餐飲行業創業致富人物故事

  做好創業最好是選擇一個合適的想法,看看那些餐飲行業創業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方法,找到自己的致富道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西少爺肉夾饃的網際網路思維

  西少爺的創始人,孟兵,在騰訊和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都有任職經歷,雖然自己在上學期間也搗鼓過創業,但都是小打小鬧,可以說經驗與前兩位高大上的前輩來說***黃太吉煎餅和雕爺牛腩***,差得太多,但高階有高階的玩法,低端有低端的策略。雖然做的是程式設計工作,在使用者體驗方面的經驗並不多,但這幫西少畢竟是浸潤在網際網路企業裡的,耳濡目染之間,也會對使用者體驗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於是,在2014年4月8號,西少爺肉夾饃開業。在開店之前,他們不忘用衝擊性話題來開路,一篇名為《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的文章悄然產生,文章裡,北京的繁華、高懸的房價、物質的愛情、平凡枯燥的工作,一切都太有代入感,處處都敲擊著白領和即將就業的大學生的心,於是,文章一夜之間被瘋傳。

  孟兵說,自己團隊所做的,就是對於使用者體驗的把握與對極致的追求。“很多行業追求的是使用者滿意度,但我們追求的是‘使用者尖叫度’,就是產品一定要超越大家的預期。”話雖如此,他拜師學藝只用了一個月便出師了,此言此行,不得不說多少還是有些浮躁。而火爆的名氣,更多的靠是名校高學歷、名企高薪職位,對應的卻是小攤、肉夾饃,這些奇妙的組合來引爆的,一時間西少爺成了各個網站的熱點,尤其是被各種教育網站看重,成為網民討論的熱點,西少爺也扶搖直上,利用自己網際網路人的身份優勢,進行起了身份營銷——凡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員工來這兒都有優惠,一系列營銷做法效果顯著,西少爺生意很是興隆。

  由於品類極其簡單,所以,西少爺的產品質量一直保持地不錯,但致命的缺陷依然在這裡,過於簡單的品類,很容易讓使用者產生倦怠。過量的宣傳導致了使用者預期高漲,而一個肉夾饃的體驗邊界增長成本越來越高,滿足使用者不斷增高的體驗期望越來越難。另外,通過過度宣傳造成的人為稀缺感,很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對產品的暢銷產生懷疑。

  總之,接地氣兒的西少爺過得還不錯,但如何解決擴張中的問題,產品品質和口碑如何保證,網路營銷還有哪些新招數、還有漫漫長路需要探尋。

  二

  85後在校大學生餐飲創業,還沒畢業已是百萬富翁

  在鄭州大學新校區,共有十多個大型食堂餐館、咖啡店,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有3家店的老闆是該校一名在讀的學生,熟悉他的人笑言他是校園“餐霸”,大四的時候,當室友們都在忙著找工作,尚未畢業的他就已靠自主創業賺了上百萬。

  他叫向銳,1987年出生,是鄭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二學生,他經營的兩家餐館、1家咖啡店總經營面積約3000多平米,擁有20多個包間、50多張散桌,3家店每年的營業額達300多萬元,手下員工***包括大學生兼職***已達百餘人。講述這位80後在校大學生的餐飲創業故事。

  初衷:開咖啡店不單是為了賺錢

  說話不緊不慢,邏輯性強,自信滿滿,是向銳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6月14日中午,在鄭大新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2樓,一間裝飾很低調的咖啡店裡,不時有大學生情侶攜手來此就餐。這間咖啡店是向銳在2013年10月份開辦的。

  前來就餐的藥學院研一學生小陳說:“一杯咖啡十多塊錢,一份義大利麵也不到20塊錢,對學生來說很實惠,比到校外的咖啡店划算多了。”

  向銳說,當初開這個咖啡店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校園裡有同樣創業夢想的人提供一個交流的地方,在這裡,會不定期舉辦各種小型的學術講座、藝術沙龍,為鼓勵在校學生創業,校方也對該店提供了很多幫助。

  成績:三家店年營業額達300多萬元

  除了咖啡店,向銳還在鄭大的荷園食堂、柳園食堂樓上開了兩家大型餐館。

  在荷園食堂的3樓,有一家名為“校園美味工廠”的餐館,這是向銳2012年在鄭大校園開創餐飲生意的第一家店。這個面積1000多平米的餐館,雖然裝修普通,但闢有十多個包間,菜價便宜,成為很多大學生生日聚會、畢業聚會的首選之地。為了吸引更多顧客,向銳還在一家網站上開通了團購業務,經常有不少校外顧客來該店吃飯。

  位於柳園食堂3樓的“同和昌”餐館是他的第二家餐館。向銳介紹說,這家餐館平時主要接待老師及社會人員就餐,所以裝修檔次高一些。

  在友人的再三追問下,向銳透露了他開辦的2家餐館和1家咖啡店的年收益:3家店每年的營業額達300多萬元,創業至今,除去給合夥人的分紅外,他已賺了上百萬元。

  低谷:之前創業曾失敗賠了十多萬

  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向銳說,他也曾遭遇過失敗,併為此交了學費。

  2008年,他開始到河南工業大學讀大一,發傳單、當保安、做促銷,各類兼職工作他都有所嘗試,隨後又開始擺攤賣牛津詞典,因為不好意思在自己學校當眾賣書,他就跑到鄰校擺書攤。大四那年,他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代課老師,並用積攢的幾萬塊錢入股,這家培訓機構由最初的幾個學生髮展到了幾百名學生,一年幹下來賺了10多萬,這也是他做生意撈到的第一桶金。

  隨後,他與一名社會人員合夥在河南工業大學校門口做餐飲生意,因為多種原因,最後不但沒賺到錢,還賠進去了十多萬元。但家裡人沒有埋怨他,反而資助了他幾萬元,鼓勵他把生意做下去。

  在做生意的同時,他還認真準備考研,並最終考上了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

  執行力很強卻很低調

  雖然創業幾年賺了不少錢,但向銳在校園還是很低調,沒買車買房,因為他想用這些錢去投資更多的創業專案,現在,他正準備在信陽老家再開一家餐館。

  與向銳住在同一個宿舍的室友呂陽說,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向銳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因為他曾經在本科期間擔任過校辯論隊的領隊,所以,說話很有條理和邏輯性,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平時,同學們都喊他“向總”。

  “他的飯店每次出什麼新菜品,經常會喊室友去試吃、提意見。”呂陽說,他們一個宿舍住著4個人,向銳跟大家聊的都是一些白手起家的名人奮鬥故事。向銳經常給室友談起他的創業夢想:做出一個在全國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

  他的合夥人黃璐說,雖然現在已是老闆,但是碰到餐館的下水道堵了、餐桌垃圾該收了等髒活累活,向銳還會親自去幹,“對朋友也很講義氣,樂於助人!”

  2013年,向銳從百餘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評為鄭州大學年度“創業之星”。

  向銳給有志創業的師弟師妹的8條建議:

  1、選擇你所關心的,選擇你喜歡的。

  2、創業是個體力活,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3、創業初期,堅持下去是最重要的品質。

  4、建議選擇自己喜歡並且能夠把握的專案,不能看到什麼掙錢就幹什麼,那樣有些盲目,結果也未必會好。

  5、大學生創業,儘量運用科技降低成本,儘量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這樣能夠減少創業成本。

  6、一個好的合夥人比一個好的專案還重要。

  7、合夥創業中,合夥人之間要簡單一點,財務一定清楚,關係要好,執行力要強,這樣能成為一個好團隊而不是團伙。

  8、永遠不要相信神話、暴富這樣的成功學,踏踏實實做事,一定會有好結果。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