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經銷商的經營之道

  做生意沒那麼多的一帆風順,各式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亦屬正常。當然了,在商業領域,任何問題在在技術層面都能解決,核心是問題的解決成本而已,同時,解決問題之前,先的搞明白問題背後的問題,或是核心所在。做生意賺錢有兩個來源,開源和節流都能創造利潤,但大多數老闆認為這做生意賺錢,主要還得是要開源來賺錢,至於如何通過節流,實現成本控制,省下來錢,則考慮的較少些。無論什麼級別的經銷商,也不管當前外部市場是繁榮還是冷淡,都要保持對內部管理工作,也就是節流工作足夠的關心,開源促進公司發展,做大公司,節流確保公司穩定,做強公司。

  節流工作的目標是控制成本,省出來錢,這省出來的錢也算是賺的,也許有的老闆會認為,沒什麼地方能省錢的,或者是再省下去,就要影響正常的外部經營工作了。其實,在商業領域,效率是存在無限提升的空間,換而言之,成本也是可以無限節約的,那麼,具體在哪方面,通過哪些工作,可以實現成本的控制呢?

  一、員工的技能

  什麼是公司最大的成本?缺乏配套職業技術的員工,在大部分經銷商公司裡,缺乏成體系的員工技術培訓體系,對員工的職業技術,更多是指望員工自身的前期積累,或是在進公司後,讓老員工給帶一帶,或是更簡單的,完全依靠員工在實際工作中慢慢積累。

  職業技術不到位,工作效率低,損耗浪費嚴重,直接帶來無謂的成本增加,在當前市場淡季的時候,是不是把這個工作給抓起來,在外部請專業老師給員工作專業培訓也好,在廠家請業務員過來培訓也好,內部老員工的經驗分享會也好,那怕就是買些相關技術書籍光碟發放給員工。同時,利用當前市場淡季,相對時間較為寬鬆,可考慮加大內部培訓和技術培訓的頻率。

  二、內部管理的透明化

  公司有些規模之後,部門,員工,事情,也都多了起來,問題也同步多了起來,在解決問題之前,先得要把相關的情況都進行透明化,所謂透明化,就是把當前的實際狀況,或是存在的問題,全部展現出來,讓老闆和員工,對工作中的所有情況和問題都能做到一目瞭然,然後才能為接下來的解決方案設計,做出方向性的指引,這就像上醫院看病,先得去做個體檢,體檢就是把全部的身體狀態進行透明化,接下來才能以此來制定治療方案。

  那麼,哪些情況需要透明化:

  1. 公司的運營體系

  2. 當前的工作規劃

  3. 個人實際工作進度的情況

  4. 部門或是特定專案的實際進度情況

  5. 公司內外部當前存在的問題

  6. 辦公室檔案物品的存放情況

  7. 倉庫貨物的實際存放和進出情況

  8. 員工的真實技術水平

  9. 現骨幹業務工作的作業標準與流程

  10. 客戶資源狀況

  三、工作標準與流程的清理

  每項工作應該做?執行標準是什麼?推進流程是什麼?這些情況應該明確並統一化,這樣才能確保工作的執行效率,當然了,每項工作具體應該怎麼做,每位涉及員工也都有標準,只不過這些標準都是員工自己認定的標準,麻煩的是,這每位員工之間的往往標準還不一樣,這必然會導致管理指揮方面出現問題,及資源利用率難以提升,甚至導致內部糾紛的出現。

  趁當前市場淡季的時候,把公司當前各項工作標準進行清理,進行硬性統一,避免各自標準不一導致的內耗增加,再有,相關工作流程,也趁此機會清理明示,通過內部討論會的形式,把當前實際運用的流程都列舉出來,基於實際執行情況,逐項進行分析討論,對流程環節進行確定和次序排定。

  四、客戶資源的清理

  嚴格來說,沒有一次性的客戶,即便是零售客戶,也有回頭的可能,最起碼還能有個口碑傳播效應的價值,所以,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對客戶資源也有個積蓄和盤活的體系,不管是下游分銷客戶,零售客戶,還是普通消費者,都得進行記錄,整理,分類,及安排對應的維護工作。平常生意忙,沒太多時間清理這麼多年以來積累的客戶資源,現在有空了,把客戶資源都清理一下,按照價值度,分個三六九等出來,消費者建立會員制,分銷和零售客戶,安排客情維護工作,進行維護和盤活。

  做生意要賺錢,可當前又是市場淡季,開源困難,那就要趕緊轉移方向,在內部管理方面提高效率,減少內耗,從而實現省錢的目的,這省下來的錢也是賺的。也許有老闆會認為,做生意還得要靠在外面做業績賺錢,這省能省幾個錢下來,其實,粗放的管理,必然導致內部實際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有些經銷商每年在內部管理方面浪費的錢,比賺的還要多,也就是說,經銷商內部管理所存在的成本控制空間還是很大的,擠的話,還能擠出不少出來。

  再者,放眼許多國際型大企業,他們新產品的推出頻率也不高,業績遞增也很一般,其實,當企業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開源已經很難了,利潤的持續穩定和增長,往往更多是在公司內部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這也就是為什麼公司越大反而越小氣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