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突的管理策略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併購成為可能,但有些企業併購因為文化衝突與管理以失敗收場。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析企業併購後文化衝突的管理戰略。

  : 注入式

  當購併雙方強弱分明,尤其是目標企業經營不善、瀕臨破產時,併購企業的優勢文化容易把優秀文化注入目標企業,利用優秀文化去啟用閒置的資產,達到企業併購所追求的“1+1>2”的最佳績效。

  海爾集團在併購過程中提出“吃休克魚”的獨特思路,使其擴張之路取得了極大成功。所謂休克魚,是指硬體條件很好,管理卻滯後的企業,由於經營不善掉到了市場的後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場機會就能重新站起來。

  : 適應式

  有些目標企業的文化雖然整體品質不高,但健康、積極在其中仍居主流地位,可能在某些方面還優於主並企業文化,在這種情況下,併購企業可考慮採用文化適應戰略,吸收目標企業文化中合理、有效的部分,通過文化交流和溝通將異質的、有益的因子引入到本體企業文化中。

  在IBM併購Lolus公司的例項中,IBM留住Lolus的原任總裁併承諾維持Lolus的自主地位,就意味著對其文化的認同和吸納,以此留住Lolus的優秀軟體設計人員,這是IBM實現併購預期目標的有力保證。

  :滲透式

  併購雙方企業實力相當,企業文化雖有差異,但總體上都積極進取,富於競爭性,有較強凝聚力。此時,兩種優秀文化應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形成包含雙方文化要素的混合文化,從而建立更優秀的新型企業文化。

  上海貝爾公司是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比利時阿爾卡特公司和比利時王國政府合作基金會合資建立的,從公司成立起,各方就堅持互惠互利原則,加強溝通,精誠團結,逐步形成了全新的“團結、奮進、為大家”的貝爾文化。

  : 分隔式

  這種策略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併購雙方分屬不同行業,行業差異性較大;主並企業文化本身屬於多元文化,目標企業文化有很強的吸引力,其成員都極力維護它,保留它,不願接受主並企業的文化,而且這種文化也不會給併購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帶來負面影響。在跨國併購過程中,由於國家間文化差異通常較大,因而這種模式應用較為普遍。

  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控股日本五十鈴公司時,通用公司並沒有向五十鈴公司輸入自己的文化模式,而是採用了文化隔離的方式,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可能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