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期養生食譜

  中醫認為,月經病與腎功能、脾、肝、氣血、子宮等都相關,而且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分,可以痛感來分類。那麼,經期有哪些養生食譜介紹呢?

  1、歸地燒羊肉

  材料:羊肉500克,當歸、生地各15克,乾薑10克。

  做法:羊肉洗淨,切塊,放砂鍋中,併入洗淨之藥及醬油、鹽、糖、黃酒,清水各適量,紅燒至肉爛,可常服。

  功效:溫中補虛,益氣攝血;適用於氣虛所致月經量多,色淡質虛,面色無華,神疲氣短,懶言,舌質淡,脈弱無力。

  2、烏骨雞湯

  材料: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

  做法:將雞洗淨,去髒雜,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砂鍋內煮熟,去藥渣,加入調味品後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l劑,連服3—5次。

  功效: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而致月經過少,經色稀淡,頭暈眼花,心悸怔仲,面色萎黃,少腹空墜,舌質淡紅,脈細。

  3、母雞艾葉湯

  材料:老母雞1只,艾葉15克。

  做法: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功效: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舌淡脈細。

  4、地黃煮酒

  材料: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做法:將黃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功效:活血止血;適用於血瘀所致之月經過多,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

  5、兩地膏

  材料: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蔘、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做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加白蜜,置文火上調,候涼,裝瓶。每服 2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滋陰養血;適用於肝腎陰虛,虛熱內擾所致的月經過多,色紅,頭暈,心煩口渴,舌質紅,脈細弦。

  6、枸杞燉羊肉

  材料: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調料適量。

  做法:羊肉整塊用開水煮透,放冷水中洗淨血沫,切塊;鍋中油熱時,下羊肉整塊,用開水煮,薑片煽炒,烹入料酒熗鍋,翻炒後倒入枸杞子、清湯***2000毫升***,鹽、蔥,燒開,去浮沫,文火婉約l—1.5小時,待羊肉熟爛,去蔥、姜,入味精。

  功效:補腎養血;適用於腎陽虧虛而致月經少或點滴不淨,色淡紅或黯紅,質稀,腰膝痠軟,頭暈耳鳴,或少腹冷,夜尿多,舌質淡,脈沉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