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心理健康論文

  高職新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6-19歲,生理和心理正處於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就業競爭的加劇,人際關係的日益複雜,高考的不如意,大學新環境的不適應等等,給新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地方高校師範類

  摘要:綜上所述,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對少數有心理問題學生,地方政府及高校應高度重視,在社群開展留守家庭健康教育,高校要建立學生檔案,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諮詢工作,針對性進行心理干預,提高教師隊伍建設。

  關鍵詞:新生;心理健康

  1物件與方法

  1.1物件

  採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甘肅省3所地方高校***蘭州城市學院、河西學院和天水師範學院***2013年入學新生,共12000名,收穫有效問卷9875名,有效問卷回收率82.3%。其中男生3869名,女生6006名;農村7414名,城市2461名;文科生3263名,理科生6612名。調查時間為入學1個月內的大學新生,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人員進行指導,說明調查的目的、問卷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最近1年的實際情況獨立完成調查,最後由調查員統一收回調查表。

  1.2研究工具

  採用樊富珉大學人格問卷***UPI***量表進行調查。UPI是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編制的大學生精神衛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PI由3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是問卷本身,共60個專案,從不同維度反映了學生焦慮、苦惱、壓抑、人際敏感和矛盾衝突等身心症狀,作為衡量心理不健康的尺度,其中5、20、35、50是測偽尺度,不記分,其他題目選/是0記1分,/不是0記0分,各專案得分相加得到總分,總分越高說明存在的心理問題越多;第三部分為輔助題,用以瞭解被調查者對自己身心健康狀況的評價及主要心理困擾問題。在測試的所有專案中,共有56個專案反映學生苦惱、焦慮、矛盾及與身體有關的症狀,分為神經症、抑鬱症、精神分裂3個維度。根據問卷的篩選標準,可將參加調查的學生分成以下3類:第Ⅰ類***A類***學生有較明顯的心理問題,集中表現為各類神經症。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者應歸其為一類:總分在25分以上者***包括25分***;第25題做肯定回答者;輔助題中至少有兩題作肯定回答者;明確提出諮詢要求且其諮詢要求屬於心理問題者。第Ⅱ類***B類***學生存在一定心理問題,如人際關係不協調、新環境不適應等。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者應歸其為二類:總分在20~24分者;8、16、26有一題作肯定回答者;輔助題有一題作肯定選擇者。第Ⅲ類***C類***表明心理健康,沒有任何心理衛生問題。

  1.3統計方法

  運用SPSS10.0統計軟體進行卡方檢驗。

  2結果

  2.1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新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新生大多數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但有少數新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心理問題***Ⅰ類和Ⅱ類***發生率為4.88%。男女生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0.09,P<0.01***。不同性別和來源的學生在Ⅰ類問題檢出者方面存在差異,與所讀專業方面沒有差異;不同性別好所讀專業在Ⅱ類問題檢出者方面存在差異,與來源沒有差異。

  2.2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新生常見心理問題

  根據檢出率的高低,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大學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依次為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表現,過於擔心將來、愛操心,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差及缺乏自信等。

  3討論

  良性的心理適應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順利完成大學學業的關鍵。本調查結果顯示,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大學新生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較好,但有少數新生存在心理問題,Ⅰ類和Ⅱ類心理問題檢查率為4.88%,男生和女生之間,男女生Ⅰ類之間和Ⅱ類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城市和農村,文科和理科之間心理問題存在差異。與有關報道不一致,也有研究顯示女生在適應新環境時更敏感,更迫切,同時面臨擇業等問題困擾,女生表現出更大心理壓力;農村學生大多由於父輩外出務工長期處於“留守家庭”,嚴重缺乏親子關係的溝通維護,在成長過程中造成父愛缺失,缺乏安全感,同時由於城鄉經濟發展失衡,造成青春期學生身心發展不平衡,對新環境的適應將面臨巨大的考驗,有研究顯示農村學生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者較多,佔49.59%,也和國內有關研究一致。理科學生學習適應能力較文科生強,可能和理科生就業相對容易有關。但也有報道理科生由於學習難度大,學習任務重,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以宣洩心中的負性情緒,同時,由於理科生強於感性思維,不擅長言辭,缺乏情感的共鳴易出現人際交往問題。且近年來理科生心理問題有逐年增長的趨勢。甘肅省師範類大學新生心理問題主要有:神經衰弱問題,主要症狀為思想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問題,主要症狀為過於擔心將來、缺乏自信心、愛操心、情緒易被破壞、缺乏熱情和積極性、缺乏耐力;強迫問題,主要症狀為對任何事要反覆確認、對髒很在乎。這與國內一些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大學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是複雜的,第一,客觀環境因素、社會環境是影響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地方高校大多數招生本地區學生,部分來自調劑生。甘肅省是我國相對貧窮地區,經濟較落後,大多數父輩經歷下崗或外出務工,對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等不良情緒;青年人的思想、情感、行為充滿了複雜的矛盾,諸如自我意識增強與認識發展不協調的矛盾、激盪的情緒與自控能力相對差的矛盾、情感豐富與穩定性相對差的矛盾、強烈的求知慾與鑑別力不強的矛盾、樂於交往與自我閉鎖的矛盾等。如遇矛盾激化,就會產生心理問題,當進入大學生活後面對新的環境及新的學習模式,面對的是適應問題。由於目前大學擴招,加之家庭地位及經濟水平較低,社會支援相對薄弱,就業壓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本研究顯示,甘肅省師範類大學新生有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差的表現,對負性情緒不能及時調整,與國內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綜上所述,甘肅省地方高校師範類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對少數有心理問題學生,地方政府及高校應高度重視,在社群開展留守家庭健康教育,高校要建立學生檔案,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諮詢工作,針對性進行心理干預,提高教師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研究——以西安市高校為例魏青松西安科技大學2012-06-30

  2、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許岱民山東大學2011-08-14

  範文二:醫學院校高職

  摘要:進一步加強構建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高校要營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注意與宣傳、新聞、文化、公安等部門的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有效性。

  關鍵詞:醫學院校;新生;心理健康

  l資料與方法

  1.1研究物件

  某醫學院院校高職新生,有效被試總數為978例。其中,男生72例***佔7.36%***,女生906例***佔94.64%***;獨生子女338例***佔34.56%***,非獨生子女640***佔65.44%***;城鎮學生416例***佔42.54%***,農村學生562例***佔57.46%***。

  1.2工具

  本研究的測查工具是《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該問卷由104道題目組成,包括軀體化、焦慮、強迫、自卑等12個因子。每個因子反映出被試某方面的症狀嚴重程度。通過因子分析可以瞭解某一群體某一症狀的分佈特點。1.3統計學方法:問卷資料採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通過平均數顯著性差異檢驗反映高職學生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等方面的狀況。

  2結果

  2.1通過篩查

  結果顯示共有問題學生37例,其中男生9例,女生28例。具體各因子問題人數如下:軀體化5例、焦慮7例、抑鬱23例、自卑11例、社交退縮6例、社交攻擊9例、性心理2例、偏執12例、強迫4例、依賴7例、衝動6例、精神病傾向13例。

  2.2分別從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兩個方面做以比較

  結果如下:

  男女新生CCSMHS各維度評分比較,男生在軀體化、焦慮、抑鬱、自卑、偏執、強迫、依賴、精神病傾向方面均高於女生,且差異顯著,

  3討論

  本文結果顯示:我笑2013級新生絕大部分新生的心理健康,但也有部分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受測學生978例,出現心理問題學生37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抑鬱、自卑、偏執、精神病傾向。另外,男生群體整體心理健康水平要低於女生,這在本人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也有所察覺。除此之外,非獨生子女學生在某些因子分上也要高於獨生子女。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及建議:

  3.1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領導要統一規劃和安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隊伍的建設,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工作,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專業水平,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並舉辦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諮詢常識講座,組織、協調各高校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專業活動,提高大學生對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的認識。

  3.2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在此次2013級新生心理普查的基礎上,對學生當中比較突出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有效的干預和引導,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實施預警干預。可將他們推薦給專業諮詢人員,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心理測試或交談並給予專業的分析和心理輔導。當確認某個學生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時,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進行監控,並通知其家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預警干預工作要慎重,主要通過側面瞭解個體情況。同時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班主任應協助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做好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學生能得到及時有效地幫助和指導。

  3.3充分發動學生組織的有效力量

  進一步加強構建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高校要營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注意與宣傳、新聞、文化、公安等部門的密切合作,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觀能動性,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獨立學院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健康教育對策周逸萍; 張毅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06-30

  2、論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王彬武漢大學200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