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女大學生作為女性群體中的知識分子和高等教育的特殊物件,她們的心理健康遭受著多方面因素的威脅。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不僅關係到女大學生個人的成長、社會的進步,更加影響著新時代社會女性人才的培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淺析女大學生心理障礙誘因分析及對策探討

  【論文關鍵詞】女大學生 心理障礙 誘因 分析與探討

  【論文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女大學生在高校中比例逐年上升,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而因心理障礙導致的非正常死亡也呈上升趨勢。因此,深入瞭解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根據女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特點,指導和幫助女大學生健康成長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女大學生在高校中的比例已逐年上升,心理健康問題在高校中日益顯得突出。中國疾控中心提供的數字表明,全國大學生中,16%-25.4%的有心理問題,且以焦慮不安、神經衰弱、強迫症狀和抑鬱情緒為主,而這類學生中女性佔70% 。拐有資料顯示,2007年5月7日—16日10天時間裡,全國就有11名大學生因學業壓力、戀愛失敗、就業無望等原因而跳樓身亡,這其中女大學生接近一半。岡由此可見,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

  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不僅對學生個體身心健康和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構建文明校園、和諧社會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深人瞭解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和特點,認真研究和掌握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根據女大學生群體心理特點,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使其走出心理困境,順利完成學業,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中刻不容緩的工作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義務。

  二、女大學生日常的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就是因心理因素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對來自外部環境刺激不能在最佳狀況下做出正常的應答反應。大學階段是一個人向成熟過渡的階段。在此階段,女大學生心理狀況尚不穩定,心理表現比成年人更為敏感複雜,情緒狀態較為紊亂,卻又因其女性自身特有的細膩、羞怯的心理特質而更具內隱性;同時,她們又肩負著學習文化知識的任務,且又出現大量成年人的新需求,如渴望社會交往、需求經濟上的獨立性、渴望與異性的交往以獲得愛情,以及面臨走向社會就業擇業等問題,現實與實際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受其影響,諸如失望、焦慮、優鬱、悲傷等消極情緒就直接影響到女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筆者多年從事學生管理工作,觀察和發現常見的女大學生心理障礙有以下幾種:

  1.學習障礙。學習是一個全面、系統化的過程,會受到社會環境、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家庭背景、身體狀況、學校教育等方面的綜合影響,任何一方面的缺陷或不足都需要來自其他方面的補充,以期達到整個結構的平衡,否則就會形成學習障礙。悶女大學生因為學業壓力、考試壓力、同學競爭壓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壓力、教師的壓力、就業的壓力以及自身自卑強、耐挫低等因素而造成學習上急功近利、浮躁畏難、焦慮厭倦的心理問題。許多女大學生是以中學的尖子生、佼佼者考入大學的,但入學後又失去了原有的優勢,產生自卑情緒,學習壓力很大;有的女生則因未能進人理想的大學或理想的專業心情難以舒暢,同時有不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從而導致其後悔、焦慮等不良情緒,繼而產生學習障礙。

  2.認知障礙。認知障礙是指個體對外界輸人的資訊,不能夠正確加工,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絕大多數女大學生,在中學是學習尖子,常常體驗的是成功的喜悅,優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到了大學,這裡人才薈萃,高手如林。然而,許多女大學生對此缺乏理性的認識和恰當的判斷,無法接受現有事實,因而產生認知偏差。有些女大學生因學習方法不適應,失去了原來的學習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有些女大學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進取心;還有些女大學生則因真正的大學生活與自己想像和設計的相差甚遠,現實與夢想產生巨大沖突,從而導致其對現實、對社會、對學校、對他人、甚至對自己的強烈不滿;也有些女大學生在進人大學後目標失落和低成就期望,能夠順利畢業、求份好工作、找個好丈夫、建個好家庭是這類女生的志向所在。因此,她們變得胸無大志、行為懶散、淡薄進取、意志薄弱、情緒易被他人左右。

  3.交際障礙。人際交往是新世紀大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也是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和自我發展的重要內容。rn但是,由於對友誼的理解、朋友的選擇、交往的期待有著不成熟和非理性的一面,因此,女大學生交往中普遍存在自卑、封閉、孤僻心理障礙。害羞、猜疑、恐懼、孤獨、倦怠、文飾、偏執、虛榮、嫉妒是女大學生交往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筆者曾接觸過這樣一位女生,因其與校外男生交往密切,經常無故曠課,受到輔導員的批評與教育。她同宿舍的一位女生恰好是班長,學習成績又好,但因工作要求對其曠課做如實紀錄和上報。這就使得該女生對班長產生嫉妒和不滿,多次對班長惡語相加,聯合宿舍其他同學打擊、孤立、設計圈套陷害班長。

  4.就業障礙。隨著高等教育分配製度改革的不斷深人,一方面市場帶給大學生更多的擇業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擇業難度,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和心理壓力。而就業中性別歧視嚴重製約著女大學生就業擇業的自主權。有研究顯示,某省婦聯針對本省《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十週年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下發了1300份調查問卷,在回饋的1100多份答卷中,有80%的女大學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職過程中遭遇性別歧視,有34.3%的女生有過多次被拒經歷。對於少數女大學生來說,畢業甚至就意味著失業。這一變化對受“進人大學門,就是國家人,就可以端鐵飯碗吃皇糧”的傳統觀念影響,性格內向,心理承受力較差,心理適應力弱的女大學畢業生來說,是難以解決的現實矛盾。恐懼、焦慮、煩躁打破了他們的心理平衡,使他們對生活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對處境無能為力,更有甚者覺得生存沒有意義。

  5.適應障礙。女大學生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學習生活方式的改變、人際關係的再建立、升學既定目標的未實現、對新學校失望感、情感的無歸屬、原有優勢的喪失、城鄉文化的差異、貧困生的經濟壓力等均會使剛進校門的女大學生們產生心理落差,如果調節不當,不能及時排解內心的不良情緒,便會產生心理偏差,繼之則會形成心理問題。考上大學本是人生一大樂事,但有些同學進人大學後,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新的生活和新的老師同學,不僅沒有產生自豪感、愉悅感,反而內心鬱悶,情緒低落,無所適從,甚至會出現軀體上的不適症狀,進而導致學習及生活能力減退,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這便是常見於大學新生的適應性障礙。

  6.情感障礙。所謂情感障礙是指情感活動的規律受到破壞,人在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某種態度上的紊亂。情感是大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保持和增進他們的身心健康、促進其社會化起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的情感寄託物件主要有家庭、同輩群體、戀人以及網路。大學生情感都是基於現實而產生的,而一旦當他們不能從一種理性的角度來對自我情感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時,矛盾和衝突就會增多。就戀愛而言,進人大學,由於身處思想活躍的驕子之間,生理的成熟,周邊環境的影響,對愛的渴求使得女大學生渴望與異性交往。但是,由於缺乏經驗和處理戀愛問題的能力,一方面,女大學生常會為感情糾葛而產生焦慮情緒,造成學習成績急劇下降。另一方面,有些女大學生可能陷人單戀或三角戀的感情漩渦中而不能自拔,甚至產生毀容、他殺或自殺等高心理危機。

  三、心理障礙的誘因分析

  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和形成既非一朝一夕,也非單一原因所致,更非偶然。這裡既有社會客體原因,也有學生主體原因。瞭解分析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有利於提高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1.社會客體原因

  1社會現實的影響。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和形成與殘酷的社會現實有著密切的關係。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改革開放給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隨之出現的一系列社會不良現象亦使女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會轉型期的陣痛,這使得女大學生人格弱點泛浮出來,形成心裡疾患。學校非真空地帶,它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這個聯絡過程中,形形色色的社會不良現象不斷衝擊著、影響著女大學生的心理。就業市場中性別歧視使女大學生揹負著越來越沉重的包袱,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直接影響大女大學生的健康心理。

  2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之一就是重集體、輕個體的社會取向性,它導致了“非個性化”的自我結構,自我往往被壓抑、受歧視。這種文化取向性造成了個體人格的從眾性、依賴性,窒息了個性的張揚和獨立人格的成就,迫使自我萎縮,甚至產生自卑自憐、自輕自賤意識。在培養個體的從眾性、依賴性的同時,又使個體形成對他人的不信任感和戒備心理。在這種實質為男權文化的傳統文化中,女性沒有自我獨立的價值系統,女性生命意義的標準就是男性的需求。男尊女卑、男強女弱、三從四德、男主女從等封建傳統道德觀念,世代壓迫抑制著女性,女性的自尊、個性和人格深受踐踏,被嚴重扭曲。在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容易誘發強迫、抑鬱、焦慮、社交恐懼等神經症傾向,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偏狹心理,敵視同性心理以及懷疑心理。

  2.學生主體原因

  1女性心理特質的差異。從男女性差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成年男性自尊、自信、獨立意識較強,自我評價較高,而女性則不同,往往過低估計自己的能力,自卑感、依賴性強,在傳統的自卑感裡又蘊藏著強烈而脆弱的自尊心,極易為外界刺激所傷害,也更有極力維護自尊的需要,對任何破壞自尊需要滿足的外因,常報以非理性的發洩,行為的情緒化表現強烈。作為女性的大學生,程度不同地具有這些心理特質,雖然她們接受過良好的系統教育,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但囿於應試教育的某些弊端,缺乏對自身心理特質的瞭解和正確認識自我的能力,加之膚淺的社會閱歷,狹小的三點一線寢室、教室、餐室的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極易為其固有的心理特質的弱點所左右,導致過激行為的發生。

  2自我認知與評價的差異。自我認知與評價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思想、動機、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態度的統一。自我認知與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人的個性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進人大學後女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提高,對人生、社會的探索精神在加強,喜歡辯論,提出自己的“高見”。

  但是由於社會閱歷淺,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和判斷能力也不夠成熟,因此,容易過分誇大自己的能力,自以為了不起,或低估自我,產生自卑感。於是表現出自我認知與評價的兩極性:高枯自我和低估自我。自我評價偏高,會使大學生產生驕傲情緒,無根據地高估自己的能力。結果是認識問題往往帶有一定的偏激和固執;評價他人往往求全責備;觀察社會易於簡單化;行動目標往往力不能及。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實際行動中的失敗和衝突,引起情感損傷。嚴重者還可能喪失自知之明而導致自我擴張的變態心理。而過低的自我評價則會使女大學生產生自卑心理,低估自己的能力。這不僅對自己的發展和完善不利,對社會也無益。因為過低的自我評價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和才能,在學習與工作上也就不可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績。

  四、對策探討

  調查瞭解和分析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突出表現以及形成原因,其目的就是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也為和諧校園的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女大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維護心理平衡,使其健康成長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強女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出現,不論其表現如何,都與其心理素質直接相關。悶因此,針對女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意識地引導其提升自己的未來成就的期望值和個體的自尊需要,通過人際交往以及獲得課業和活動任務的成功經驗來增強它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幫助女大學生學會悅納自我,不苛求自己,不用“理想自我”去苛求“現實自我”;掌握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技巧,克服人際交往中的個性障礙;正確對待挫折歸因,減少受挫。

  2.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諮詢服務機構。構建符合女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課堂教學、教育活動、指導諮詢、危機干預、調查研究“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地開展女大學生健康教育工作。依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諮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

  3.建立優美的校園環境,營造積極的校園氛圍。人的身心健康與周圍所處的環境有著密切關係。乾淨衛生、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有助於女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培植和心理間題的消除。因此,一方面,學校應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加大校園環境的硬體建設力度。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為女大學生自由交流、相互學習、平等競爭、團結協作、展示自我提供一個廣闊平臺。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女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增強女大學生自尊、自強、自信、自愛;消除女大學生內心優愁、舒緩緊張情緒、排解孤獨寂寞,使其逐步形成健康快樂的心理。

  4.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保障女大學生平等就業。針對用人單位對女大學生工作的一系列問題的擔優,國家應出臺相關具有可操作性的兩性平等就業政策。企事業單位不願聘用女大學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女性特有的生育責任和家庭責任。政府一方面應當將生育保險費用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實行社會統籌,另一方面則要促進家務勞動社會化,發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化家庭服務,使女性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從而提高其在就業上的競爭力和切實保障用人單位的利益。也可借鑑國外有關女性就業的相關政策和經驗,即:通過立法對女性從業者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在稅收上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從而鼓勵企業吸納女性就業,提高女大學生的就業率。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一項複雜而有艱鉅的系統工程,無論國家和社會、學校和家長都應該為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惟有如此,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德才兼備的一代女性新人。

  範文二:關於女大學生不良心理狀態及預防措施

  [論文摘要]女大學生是大學生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心和維護女大學生這一重要而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無論是對女大學生自身,還是對社會整體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針對女大學生存在的不良心理狀態,應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預防為主,積極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有效地幫助女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

  [論文關鍵詞]女大學生 不良心理狀態 預防措施

  女大學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也是高校學生群體中重要的群體之一。高校女大學生的共同的特點是:學習刻苦、積極向上、樂於助人、吃苦耐勞、有韌性,遇到困難盡最大努力去克服。但也有部分女大學生,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她們不能正確對待學習、生活中的諸多矛盾和因失戀、就業等問題上存在的各種不良心理狀態,甚至是心理疾病。

  一、女大學生存在的各種不良心理狀態

  一人際關係失調

  女大學生在人際關係的處理方面還不夠成熟,尤其在大學一年級時出問題的比較多。她們面臨著重新認識別人,確立新的人際關係的問題。她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變化。她們雖然充滿青春和活力,但是因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和方法,造成人際交往困難,產生孤獨感,缺少安全感,出現焦慮不安、寂寞失落和注意力分散等症狀。這使得她們中的一些人感到空虛無聊,內心困惑,學習、生活失去了動力,整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她們在教室、寢室等場所與同性交往時,在面對有不同生活習慣、性格、興趣的同學時,往往不如同異性群體相處時處理得那麼完好。在與同性同學交往時,經常發生摩擦、衝突,使她們感到無所適從,增加了孤獨感。有些女大學生是獨生女,性格內向,自我為中心,她們在與他人相處時,往往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更不能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他人嚴格要求,對自己放鬆要求,心胸狹窄,不能正確審視自己,逐步暴露出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弱點。

  二情緒化比較突出

  很多女大學生學習刻苦,她們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所以,女大學生之間在學習上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在每年的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和學校勤學獎等各類獎學金的評定中,所有獎項的獲得者幾乎全是她們。因此,她們之間敵對性較強,部分女大學生情緒不夠穩定,時常出現與他人爭名奪利的情況。女大學生多愁善感、膽小、嬌弱,遇到困難時會退縮、恐慌,表現出心理意志上的不健全。

  三攀比心理嚴重

  在這個女大學生群體中,還有很多女大學生來自農村,其中,一部分女大學生來自貧困山區。由於家境貧寒,很多女大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卑感,這些女大學生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強烈的自卑心理使她們希望與人平等,不被別人輕視。有的女大學生看到別人穿名牌服裝、使用高檔手機、膝上型電腦,不顧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而千方百計地向家裡索取,甚至不惜讓家裡變賣家用物品來滿足個人的物質慾望。物質上的貧乏,使她們感到在其他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沒面子,甚至產生自卑心理。當前這種虛榮心和攀比心理是造成高校女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學生在校園裡談戀愛司空見慣。有些學生是因為心裡空虛,以此為消遣;有些學生是迫於心理對異性交往的需要而談戀愛,但在戀愛中出現許多心理問題。當有的女大學生接二連三地接到男生的邀請約會時,因不知道如何應付而陷入苦惱之中;有的女大學生因看到周圍的人紛紛交友結伴而自慚形穢;有的女大學生因失戀而長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輕生。情感方面的困惑是女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之一。

  五擇業的自卑心理

  自2003年以來,擴招以後的畢業生尤其是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2008年下半年出現的國際金融危機又對她們的就業產生了一次很大的衝擊,使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殘酷的現實打破了她們原來對就業的美好憧憬。很多女大學生認為,作為一個大學生找個理想單位就業應該不成問題。但隨著年級升高、社交範圍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學生之間在就業觀念、擇業機會等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大,面對激烈的競爭和一些用人單位偏重男生等情況,有的女大學生表現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懼社會等心理問題。同時,當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時,她們的心理狀態往往會出現失衡,從不同側面流露出悲觀情緒。以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較容易,但在當前的情況下,普通大學生要想順利就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較困難。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場上,由於競爭負擔加重或因求職屢次受挫,所以,女大學生在面臨畢業時顯得特別焦慮,使得她們尚未成熟的心理很容易因心理脆弱而感到自卑。

  二、預防措施

  當前,女大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已成為影響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也影響了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此,對女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勢在必行。

  一正確引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大學生也會受到市場經 濟所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放鬆思想政治工作,社會上的不良思想將會乘虛而入。高校歷來重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女大學生。洛陽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依靠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來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新生入學開始,我院就正確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們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同時,不斷優化德育工作隊伍,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

  在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及時配備、補充管理隊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於貧困家庭的女大學生,及時編入學校貧困庫,鼓勵她們努力學習,必要時給她們安排勤工儉學崗位,減輕她們的經濟負擔,使她們順利完成學業。另外,幫助她們做好貧困助學貸款的申請、評定、發放工作。

  在每年的國家助學金評定中,我們對貧困庫裡的女大學生也給予傾斜。此外,我們還正確引導貧困女大學生把貧困當成一種財富,真正做到自信、自尊、自強,“窮而不墜青雲之志”。我院還積極為她們創造就業機會,給她們創造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向用人單位介紹女大學生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用自己真正的實力選擇自己理想的工作崗位。

  二積極開展心理素質教育

  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諮詢講座,對女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我院注重加強對女大學生心理控制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幫助女大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各類人際交往的遊戲、活動,包括每年春季的“洛陽牡丹花會”和秋季的“關林廟朝聖大典”等。同時,還組織她們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如龍門石窟志願者服務,擔當白雲山、小浪底水庫等景區的外語導遊等。針對女大學生在情緒方面的諸多問題,我院組織了各類團體活動,如合唱隊、英語協會、日本語學會、舞蹈隊、外語演講等,讓她們在身心愉悅的活動中加深與同學的情感,力圖幫助女大學生加強與他人的交往,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調節心理。使女大學生能夠成為一個人格更加完美、人際關係和諧的人。

  三適時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

  根據我院小班上課、多媒體教學和女生多等特點,我們選用以精讀課為主的任課教師來擔任班主任,對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培訓。讓班主任在與女大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著她們。若班主任人格不健全、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也會影響著人格尚未定型的大學生。但反過來班主任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也許會改變一個女大學生的消極心理,激發起她們的學習興趣和生活動力。我院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門從河南大學引進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教師來做輔導員工作。通過給學生開辦心理健康講座的形式,告訴他們青年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以及預防和矯正辦法。同時,我院還利用牆報、廣播、電視、報紙、小冊子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心理衛生常識,以便讓大學生們初步瞭解自己的心理情況以及學會各種心理自我應對與求助的能力。

  四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健康調查

  為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我院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來源進行分類,有意識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查研究,並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整理,採取積極、主動的辦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對新生進行生活、學習環境適應性方面的調查;對大二、大三年級的學生主要了解他們在適應大學的環境後,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對大四學生調查的側重點放在適應社會、加強對未來職業適應方面等問題上。就性別而言,男生性格比較堅強、衝動,女生相對溫和、性格內向。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高校不僅應該研究男女學生心理特點的差異,而且要加院系之間的資訊交流,預防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通過院系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方面的交流,從而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方法。

  五有效開展心理健康諮詢

  通過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可以及時疏通女大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心理衝突以及其他心理疾病,以幫助她們走出心理困境。通過面對面、電話、手機簡訊和書信等形式的交流更加直接、親切和有針對性。為了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我院專門設立了心理諮詢室,配備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品德高尚的專兼職人員。

  聘請我院畢業於河南大學心理學專業的一名輔導員教師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利用PPT教學課件,圖文並茂,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我們還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如檔案櫃、電腦、印表機、電話、攝像機、數碼照相機和有關書籍。利用課餘時間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併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幹部隊伍在心理諮詢中的作用,壯大了我院的心理諮詢隊伍。

  如果發現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女大學生,心理諮詢人員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諮詢指導,對她們在生活上關心、心理上指導,對她們在各方面做出的成績予以肯定,幫助她們樹立自信心。有條件的還可以通過社會求助熱線幫助學生儘快解決心理問題。若發現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諮詢人員應做到:一是早判斷,判斷其是否人格有部分受損、是否處在泛化邊緣。二是早報告,心理諮詢人員向本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報告心理問題異常的學生情況,使其能夠得到學校心理諮詢專家更好地心理諮詢和指導。三是早干預,在學校心理諮詢專家的建議下,通知其家長勸其休學,到當地醫院進行藥物治療。

  為了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諮詢活動,我院還在每年新生入學後,對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這一方面有利於及時掌握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的心理髮展狀況,瞭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及心理健康狀況;另一方面有利於高校及時發現學生中有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以便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

  總之,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除了採取多種預防措施幫助女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外,還應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陶冶性情。要用更多的關愛與尊重,堅定她們的信心,鼓勵她們,引導她們在心理上、品質上發揚優勢,克服不足,使她們在大學校園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