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相機技巧
我想大部分人在攝影之前就懂得「拍照」──居家的攝影,留念的攝影,一種純粹勾起印象功能的攝影。下面是網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探索道路上有幫助。
然後,其中的許多人卻從中發掘出一些別乎功能性紀錄的情趣──進入了所謂「攝影」的狀態,起了攝影的自覺。說實在的,當我們從將攝影視為技能改變作技藝之後,就已踏入攝影森羅永珍的視界之中,而與手中的器材無甚關係。但的確,更好的器材能夠突破更多的限制,幫助我們更容易創作出我們心中想要的景象。
器材的發展是這樣的:從最原始的手動機械開始,因為手動而往往充滿彈性與變化→自動化技術發展後,大部分的相機都流於刻板的自動化操作。而往往只有較昂貴的器材保留了「攝影師創作的彈性」。我們在挑選器材的時候,經常被營銷商的花言巧語迷惑,甚至在口頭上我們也對器材的分類與內容不求甚解。其實,我們在挑選相機時,只要先掌握好自己想要拍攝的題材、規畫預算、再挑選預算內擁有最多彈性設定的相機即可。以下膠片的味道的墨比陳將簡單提供幾點初入門者在挑選相機時可以注意的地方:
一、清楚瞭解器材的分類
當前數字消費級相機市場的相機簡單可以分為:傻瓜相機、類單反相機、微輕單反相機、單反相機。由於技術的發展,我們現在難以直接從分類上區分相機的等級。一臺類單反相機是有可能比單反相機還要昂貴,甚至在質量上也更加優異。
簡單說,傻瓜相機指的是我們一般所稱的口袋相機、數字相機DC;類單反相機指的是具備PASM程式自動、光圈先決、快門先決、手動模式四種基本模式的數字相機,其中有些長的像傻瓜相機但價格高出不少,其中長的就像常見的單反相機一般;微單反相機指的是無反光鏡,但可交換鏡頭式的相機;單反相機指的便是一般常見黑色大塊頭的職業用相機,重要特徵是有反光鏡系統。
二、瞭解器材分級
將相機分類弄懂後,我們要再知道當前分類下的器材等級。先不管傻瓜相機,在類單反相機、微單反相機、單反相機各自的分類底下,仍有不同的價位區間,區分了不同等級的使用者與操作介面。一般來說,除了少數昂貴品牌的例外,相機產品定價屬於一分錢一分貨,鮮少有越級打怪,同品牌產品以下犯上的情況。所以在規劃預算後,儘量購買預算內最高規格的產品即可。
即便是不可換鏡系統的類單反相機,其下仍分作入門、中階、進階等不同產品線。其中進階的產品其價位甚至可能超過單反相機。其他類目亦然,但只要我們瞭解到不同相機種類的侷限,就不難掌握到自身的需求與適合自己的產品。
原則上,器材分類從傻瓜相機到單反相機,器材等級從低價位到高價位入門款到進階款,越後面「攝影師擁有的彈性」越高。也就是說,器材越往單反靠攏,價格越往進階爬升,攝影師可調整的引數與設定越多。儘管器材的操作越複雜,但越能突破相機自動模式的窠臼,發揮攝影師的創意。
三、詳查器材規格
對相機種類與分級有一定的瞭解後,便要針對器材的規格進行審查。在比較相機產品時,除了一般的功課比較各個產品的測試文與開箱介紹,要事先釐清該相機的設計取向與主打特色。在消費相機市場,難有兩全其美的狀況,往往有一得必有一失。在規格上若有魚與熊掌兼得的情況,勢必價格居高不下。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拍攝的題材歸納為:商業攝影、風景攝影、人物攝影、旅遊攝影。
我們首先草草談及商業攝影──商業攝影師往往擁有最昂貴的相機,但其實拍攝商業攝影最關鍵的地方是在燈光器材,所以在此不談。風景攝影需要的是優異的畫質與廣角鏡頭,以及各種濾鏡、攝影配件。人物攝影需要的是閃光燈與補光器材,以及容易營造淺景深效果的大片幅機身與大光圈鏡頭。旅遊攝影則是包山包海,希望能在一機一鏡輕便的前提下,能夠在各題材間取得一定的平衡──出去玩總是同時需要拍人、拍風景、與各種創作需求。
傻瓜相機不談,大部分傻瓜相機都只適合拍攝簡單的團體照、紀念照。而在類單反相機類目之下,由於不可換鏡的特性,分作了不同的產品線:分別是大光圈產品線、高倍率變焦產品線。當中又因為搭配不同的感光元件片幅而有高低不同的價位。
自然,在相機發展日新月異的現在,已經越來越難簡單將相機種類做出區分,經常有破格跨界的產品出現,但他們的特徵都是相對較高的價格。
那我們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相機呢?簡單來說,如果你仍在摸索階段,就選擇高倍率變焦,能夠包山包海拍攝的旅遊取向相機。這時,擁有高倍率變焦的類單反相機較符合你的需求。如果你特別喜歡拍攝人物並要求更好的畫質,但不習慣經常更換鏡頭,就選購大光圈與較大片幅感光元件的類單反相機。
然而,由於單反相機的價格逐漸下跌,你也可以直接選擇購買單反相機,並搭配便宜的高倍率變焦鏡頭往往被歸類為旅遊鏡系。然而單反相機經常有笨重肥大的弊病,參見「不要買單反相機的四個理由」。
因此作為折衷點,微單反相機具備一定的畫質,輕便的機身、可交換鏡頭的彈性等優點。儘管在操作上不如單反相機彈性,但仍不失為取得最佳平衡的機種。
原則上,如果你一步一步分別使用過類單反相機→微單反相機→單反相機的話,你能更深入的瞭解到他們的差異與特徵。而跨過類單反相機,進入微單反、單反相機之後的領域,需要花更多的心思瞭解攝影鏡頭的差異與分類。
四、結論
簡言之,在挑選相機時,掌握幾個基本原則:
1.不看畫素,看畫質感光元件大小
規格標示的幾千幾百萬畫素,代表的是拍攝出來相片的大小,而非畫質。攸關畫質的是「感光元件片幅」與「鏡頭質素」。在預算內選擇最大的感光元件並搭配優異的鏡頭,遠重要於選擇高畫素。
2.不看倍率,看焦段
相機包裝上的3倍變焦、20倍變焦等用語,是一種對鏡頭焦段與其視角不求甚解的誤導手段。儘管倍率越高,代表你能使用的焦段範圍越廣,但並不意味能符合你的需求。請看規格部分標示的「135等校焦距」範圍。焦段已囊括廣角焦段為佳。譬如24mm、28mm等。
3.擴充性
微單反與單反相機由於可以交換鏡頭,所以擴充性與彈性最大。那麼在挑選類單反相機時,注意其是否能夠加裝「廣角鏡」、「加倍鏡」、各式「濾鏡」等。
4.特殊功能
以類單反來說,請注意是否內建「微距鏡」、「減光鏡」。這兩者是微單反與單反系統往往需要另外添購的器材。但類單反系統為求方便,許多廠商會內建於機身鏡頭。
另外,也可注意相機是否擁有wifi、NFC、GPS、創意濾鏡等時下流行的功能。
5.檢查可用ISO值
現在相機的ISO值範圍越來越廣,從ISO100到ISO25600皆有。然而,「可用ISO值範圍」才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可用ISO值指的是你能夠接受的畫質減損範圍。ISO值越高,畫值減損越強烈。在看一臺相機優劣時,我們經常檢查其在高ISO值時的畫質表現。
6.瞭解攝影術語
在選購相機策略上,我一向建議別人遵照此SOP:
1選擇拍攝題材→選擇相機種類:
a.人物?
b.風景?
c.都要?
d.不知道?
在發覺自己喜歡的拍攝題材時,也有不同的層次。大部分人都是處於都要與不知道的階段。這時候我就會建議他們挑選進階型的類單反相機,屬於包山包海卻無法在各個領域都精進的情況。如果他很明確的有自己的拍攝興趣,但還不太瞭解整個攝影器材的優缺分佈,那麼微單反系統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什麼樣的人會建議直接買單反?那就是沒有預算,且心急的人才建議直上單反。使用單反最大的難度,我認為在瞭解不同鏡頭的特色,是比較難深入的階段。
2設定預算
我認為購買相機的大原則,就是買你預算內最好的相機。品牌無甚差別,只在操作與介面上有不同,需要消費者親自借用試用。只要不要購買特別紀念機種或少數昂貴品牌的相機,不會有買到不值得產品的情況。然而,也需要掌握好自己的需求,以避免買到不是你需求的最好相機。
3選擇公司貨或水貨:
公司貨指的是該相機品牌在臺灣的唯一官方代理商出貨的相機,水貨指的是非官方代理商進口的相機。簡單來說,公司貨較昂貴,但在售後服務上較水貨有保障。然而,近來也有較大型的水貨代理商,其售後服務堪比公司貨,但這就需請消費者審酌自身預算與衡量風險去下判斷。
4殺價
以下是隨機挑選一臺市面上已停產相機的規格表,我劃出應該第一眼注意的規格供大家參考。
以我購買相機的經驗,在觀察價格多日後,再前往臺灣有名的相機街博漢地獄問價。基本上除非你有明確的購機意圖,或者長得有錢樣,不然相機街不太搭理你,或者價格都開得沒有誠意。這時一定要貨比三家,並要適時殺價。為免被店家欺騙、價錢買高,事先一定要調查好價位。由於店家經常使用相機賣便宜、搭配套件賣貴的方法,所以一定要事先調查好你要購買配件的價位,不然就容易發生雖然相機買便宜、但配件卻買貴很多的情況。
以上是網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覺得有用處就趕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