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道法自然包含三個層次***2***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

  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臺。

  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三、坐忘

  "坐忘"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 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鑑""澄心味象"的審美觀 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四、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處世態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 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臺 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極參與,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五、道法自然,返樸歸真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 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製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行為方面,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為美,以樸實為美,動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絕無造作。

  茶道所表現在精神方面我們所享受品茶中給我們帶來的心境上的清淨、無為,到達“人茶”合一的境界,這也是茶道養生中的道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