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創新研究論文

  隨著我國教育產業的發展規模加快,培養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創新性人才變成了我國社會發展與教育發展結合的新目標,創新性人才是現代化美術教學的標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美術教學的創新

  近年來,在美術教育領域湧現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模式,這對改進美術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同時帶來了教學過程過於模式化的傾向。因此,有必要強調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因材施教,促進個性自由發展。

  一、 教材處理的創新

  教材處理的創新,是指對具體材料內容的處理要因教師而異。這個“異”就是教師教學個性和風格的體現。在教材處理中,既要堅持教材處理的一般性原則,又要根據教學思想去剪輯、拓寬教材,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另外,挖掘拓寬教材,注重興趣培養。這裡說的拓寬,不是盲目地把深奧的知識放到教學中,而是圍繞目標,把學生的目光從課本上引向自然和社會,把課內課外聯絡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教師要充分挖掘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多尋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需求的結合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適當地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把時代氣息濃,緊貼學生現實生活,符合學生“胃口”的教材充實到教學中,以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勁頭和情趣。

  二、 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方法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的推陳出新。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分為五個基本程式:1、激發學習動機;2、複習舊課;3、講授新知識;4、鞏固運用;5、檢查評價。這種教學模式的好處是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絡,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缺點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處於支配地位,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現在的學生往往喜歡主動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如果教師不是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的身份出現,把知識講透,學生被動接受,也許從短期效果來看,學生學會了,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習慣。教學的創新就是要使學生由“觀眾”變為“演員”,老師由“演員”變為“導演”,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創意識。所以教師必須潛下心來認真研究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用新穎、實用和科學的教學手段來授課。比如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引進競爭機制;利用學生喜歡形象思維的特點,可採用多示範、多對比直觀教學法;利用學生興趣易轉移的特點,可採用少練、精練、勤練的方法鞏固學生的興趣。

  這樣的例子很多,還有正誤法、電教法、口訣法、填空法、歸類法等。

  三、 教學情境的創新

  “情境”是一種以情感調節為手段,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整體發展為目的的優化了的學習環境。課堂教學情景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具體現實環境,創新化的教學情境是集情、趣於一體的,有情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作用於學生的心靈,有趣才能使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創新化教學情境的創設沒有統一的程式,它是教師創造個性的自然流露。教師應善於創設寓教於樂的情境,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為學生創設活動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給學生提供動眼、動口、動手、動腦的條件、機會,提高全員參與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或引用蘊涵哲理的詩詞歌賦、名人名言,或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這些都能為學生創造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情境氛圍的創設,拉近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通過各種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和接近生活實際的情境的創設,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

  四、 教學評價的創新

  當前教學評價的理念,更鮮明地體現了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精神,以個性發展為目標的特點。學生學習上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在評價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享受成功,得到發展。

  課堂是師生交流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及時評價的功能,把握評價的契機,審時度勢地給予恰當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學習的信心。諸如“你真會動腦筋!”“你能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真棒!”“某組同學在學習中能相互合作,積極參與!”等等。

  學生個體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繪畫天賦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同學並不善畫。我們的著眼點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善於向他們提出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風,不斷提高技藝。評價的手段與形式應多樣化,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為此,我們應該不斷創新評價的方式方法,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對於學生來說,只有真正掌握自己,駑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因此,我們可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採取教師評、自評與互評相結合。那些無法用定量表現的內容,包括情感、意志、態度、興趣等,可採用平時觀察,課餘談話等方式。這種評價,不但使少數優秀者可以得到優良成績,而且也使大多數願意積極參與美術活動、態度認真的“作畫困難者” ,也有可能達到良好成績,這就為不同層次與不同水平的學生在不同的程度上獲得成功與表現自己提供了機會 。有助於學生在自我測評中不斷認識老師對他們的期望,集體對自己的評價,從而使自我評價 能較好地與客觀評價相符合。 有利於形成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五、 教學語言的個性化

  個性化的語言應該是科學的語言,表現為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哲理情趣,並且充滿情感。美術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要厚積而薄發,要從文學、詩歌、音樂等方面汲取營養,盡力使自己的講課達到“小說般的情節,相聲般的幽默,詩歌般的激情。”

  另外,教師還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勇於實踐,不斷探索,才能使教學不斷髮展,日臻完美。

  參考文獻:

  《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年版

  《美術教學論》 王大根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版

  範文二:淺談美術課堂的綜合創新

  美術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教師如何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如何選擇生動內容與教法,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生活中認識美術、走進美術。

  一、培養興趣,形成參與意識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主動意識的有效途徑。

  ***1***以新激趣。學生普遍具有一種獵奇心理。新奇的東西往往會激起他們探索事物的強烈慾望,這就要求教師挖掘教學內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鮮感。

  ***2***以情激趣。在繪畫教學中,有許多內容都包含著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段學生的情感發展很快,教師要努力去撥動學生學習的感情,有了與教師、作品同頻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以美激趣。“美”是美術課具有的獨特的優越之處。教學當中,應充分挖掘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需要和審美潛能,使學生沉浸在美的氛圍中,收到“唯恐聆聽之不周,不知鈴聲之響”的效果。

  2.溝通情感。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有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1***縮短師生距離。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可採用在教室來回走動的方式接近”學生,縮短與他們的空間距離,從而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為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創造條件。

  ***2***給予學生安全感。

  絕大部分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為了使學生主動地、充分地參與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要讓他們感覺到回答問題不論對錯,都不會影響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回答錯誤時不會受到批評與嘲笑。針對這點,多鼓勵學生參與各種課堂活動,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那麼,即使沒把握回答的問題,學生也會爭先恐後的參與。

  ***3***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通過一定努力完成一項任務,就會產生成就感。即對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勵自己繼續前進。但是教師如果把學習任務的難度定得過低,學生不用費勁就能夠達到,那麼,完成了任務學生也感到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難度過高,學生可能會不願去完成它或對此失去信心。因此,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應把難度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當學生失敗時,教師應給予幫助和鼓勵;當學生成功時,教師要給予表揚肯定,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學習、參與創作。 二、指導學法,賦予參與能力

  1.加強技法訓練。繪畫課對技法的要求很高,這是學生正確描繪物件,進行創作的基礎。技法訓練包含的內容較多,如蠟筆水彩的構圖、造型、勾線、上色;中國畫的筆墨、佈局;素描的透視、線條……因此,技法訓練既要扣緊每節課的重點,又要胸有全域性,點面結合;既要著眼於全班同學,又要照顧個別成績突出或能力較弱的同學,因材施教;既要表揚鼓勵,又要具體輔導,幫助他們解決技術上的困難。

  2.拓展想象空間。“想象是創作的源泉”,世界上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繪畫教學中,我們可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象空間,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創設一種“不協調”,使學生在探索的樂趣中尋求知識,培養想象力。

  ***1***實物演示。利用實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使他們明白完成任務的迫切性,聯絡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想象。

  ***2***語言表達。利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根據自身體會大膽想象。

  ***3***媒體應用。利用電視、錄影、投影、多媒體等音像手段創設情境。這一方法可視性強,時空轉換快,吸引力大,能為學生創設廣闊的思維空間。

  3.選擇創作途徑。教學的方法很多,關鍵是教師要能靈活運用。

  ***1***觀察比較法。中高段學生的觀察力比低段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能自覺地、自主地觀察事物、分析異同。學生在繪畫中觀察比較自然和具體物件後,接著以自身體驗進行繪畫就水到渠成。

  ***2***臨創結合法。學生在模擬、參考範畫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將範畫的形象加以增減、縮放、挪移等處理,組成新畫面。同時大膽用色,依照創意表現。但要告誡學生在作畫時,不要用尺畫出呆板的線條,不要沿瓶蓋畫出死板的圓圈,要讓他們知道那是一種機械的作畫方法,按照那種方法畫出來畫是無生命的。

  ***3***玩做結合法。學生天性愛玩,根據他們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培養感性認識,實現自我表現的願望十分重要。如《下雪了》一課可選擇一個下雪天,讓學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寓教於樂。在遊戲之餘有了切身體驗,創作便得心應手、各具其態。

  總之,要真正推行美術素質教育,就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的各種能力與素質在主動參與中得到培養和提高。綜合化創新是美術教學在新課改中的傾向,只要把握好綜合的度,美術教學一定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