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醫療作用

  太極拳的醫療和保健作用現在已經是舉世公認的了。那麼,太極拳為什麼能夠在祛病延年方面取得非藥石所及的效用呢?過去,人們對這方面的解釋帶有許多神祕的色彩。近年來,國家衛生部對此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作出了一些合乎科學的解釋。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更系統地進行。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第一,太極拳的動作特點:

  從健身方面說,太極拳運動是綜合古代的“導引、吐納”和“禪功”,而構成的體系完整的體育運動。太極拳在行功時的要求是按拳譜中所說的“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斷續處……”可見,練拳時首先要全身放鬆,動作柔緩,不能稍有僵勁,一舉手、一投足都要輕利靈活、節節連貫。每一式的銜接處不能間斷,均勻一致。太極拳是一種圓運動,要求每一個動作都要保持圓形,  而不能有

  一點凸凹,這種圓形正符合“行氣***注***如九曲珠,無微不至”。這與中醫著眼於從整體出發辯證施治的道理是一致的。太極拳的圓運動對臟腑經絡可起到特別的鍛鍊作用。因為它要求“形神合一、內外俱練、動靜結合”、“順乎自然求自然”。

  第二,太極拳能祛病的道理:

  氣、血、精、津是人體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又是其具體表現。氣、血、精、津旺盛,人體就健康。人體發病,不是真氣不足就是氣鬱不行。太極拳“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能使身體內部培蓄真氣,疏通全身經絡,使肌體產生抵抗力,以祛病延年。人們練一段太極拳之後,會發現自己有氣血通暢、精神振奮、津液滿口、兩腿輕飄、行走如行雲流水之感。

  太極拳基本動作共有三十七式,各式既有技擊作用又有醫療作用。現只敘述對治療下列病症有直接關係的各式:糖尿病、神經衰弱、失眠、神經官能症、關節炎、消化不良、胃下垂、高血壓、心臟病等。
 

  糖尿病:文化革命前,我在北海教協和醫院糖尿病患者練太極拳共有百人之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學員告訴我通過練拳病情有好轉。有的患者原來血糖是210、220,現在則降為185、17l、160,即原來三個加號***+、+、+***逐漸降到兩個加號,甚至沒有了。特別是劉××。他病情較重、難進麵食,只能多食菠菜、雞蛋、瘦肉。通過練拳病情逐漸好轉,身體逐漸恢復。該患者堅持練拳不輟並學會了推手,糖尿病得到了完全治癒。醫院糖尿病組負責醫生說:“糖尿病患者由於其胰島素分泌不正常,使血糖

  增高,而分泌胰島素的胰臟屬於內分泌消化器官,內臟之平滑肌系不隨意肌,因此一般運動遠沒有太極拳那樣奏效”。

  我認為吳式太極拳的“攬雀尾”一式最適於活動腰部,既可以調理脾胃,又能鍛鍊胰臟.並對加強腎功能也很有用***如命門火衰、尿頻、腰腿痠軟無力等***。譬如說想擦洗一個小口大肚子的罐子,必須做曲線運動,直來直去便擦不完全。做“攬雀尾”一式,宛如擦洗罐子一般,使臟腑能得到均勻、深入、細緻地按摩和調理。攬雀尾一式開始兩掌指尖銜接相合之動作對心窩部***胃區***導心火下行,給脾胃增加熱能。脾胃如有虛寒、消化不良病症,可謂之對症施治,有的放矢。

  失眠、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我在北京工業學院體育教研室教體弱組時,其成員均系長期患病、免修體育課的學生,其中有不少人患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關節炎等病。一經習練太極拳,特別是“雲手”一式,效果顯著。“雲手”可促使大腦皮層得到調養,使其興奮與抑制達到平衡,從而使神經系統功能正常化。

  做“雲手”一式時取意於靜,意念集中,思想恬靜,精神內斂,神態悠然,舒展大方,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得到調節,在意念的引導下,動作與行氣相結合,呼吸深長,以增大肺活量,給機體提供充分的氧氣,橫膈膜對臟腑做輕微按摩。上體做橫立橢圓運動,使肌肉群圓活盤繞,以腰脊為主軸做平園運動,左旋右轉,既增加腰脊活動,又有益於中樞神經;下肢隨重心平移,可增強腿力,使周身血脈流暢***上起百會下至會陰,使督脈暢通***。    打通督脈使腎上腺與腦垂體等功能神經、內分泌器官

  功能增強,彼此協調,使腎氣入腦,補益腦髓,增強再生力,由衰轉壯,返老還童,恢復並增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因而可使神經衰弱,包括失眠、健忘、夢遺等病得到治癒。拳書說:“要得不老,還精補腦。”就是這個意思。

  太極拳的功能還遠不至於此,隨著練拳的深入發展,全身面板毛竅都翕張蠕動,遍體通調,氣機流暢,使人體內外氣體進行交換,即中醫說的“胎息” ***體呼吸***。胎息旺盛了,鼻呼吸自然會深細勻長,若存若無,每分鐘有4~5次就夠了。從而使心臟、肺、神經有了充分的休息時間,疾病日漸消除,身體得到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