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練身作用功效是什麼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種自然規律形成於客觀社會中的文化現象,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是中華民族武術寶庫中的一支奇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的作用。歡迎閱讀!

  簡述太極拳的作用

  體鬆心靜

  打拳時要求身體放鬆,心理安靜,精神集中,呼吸自然。要學會調整自己的身體,消除緊張,不但使肢體舒鬆,還要做到心理安靜。

  體鬆和心靜是太極拳的基本修養,只有消除身體的緊張和思想的雜念,不斷調整,控制自己的身心狀態,才能進入太極拳的修煉境界。

  立身中正

  打太極拳要求中正安舒,端正自然,與坐禪、氣功的立身要領完全一致。有的人長期形成了不良習慣,打拳時拱肩駝背,低頭彎腰。也有人動作緊張生硬,造成身體前俯後仰,擺臀扭胯。這些都要認真糾正,在打拳中努力保持良好的體型、體態。

  型法準確

  對每種型法的規格、要領都要清楚,一招一勢力求準確。實踐證明,改正錯誤習慣比學習新動作困難。從一開始就力求準確,寧可學得少一點,努力做得好一點的學習態度,是最紮實、最有效的途徑。

  重心平穩

  二十四式太極拳除少數動作重心有明顯升降,大部分過程保持屈腿半蹲狀態,身體好象端正坐在自己腿上。

  步法移動要求一腿半屈支撐,穩定重心,另一腿輕輕移動,邁步如貓行,這樣不僅加大了運動量,也使動作輕靈、柔和、穩固,表現出太極拳的特點。有些人腿部支撐不足,打拳忽坐忽立,時起時伏。

  甚至有人前進後退象散步一樣,以致練了一小時,身體不發熱,不出汗,大大降低了鍛鍊效果。也有人由於步型、步法不當,造成重心不穩,身體緊張、搖晃、失去控制,對此,則需要改進步型、步法,切實掌握規格。

  舒展柔和

  二十四式術極拳的姿勢和動作,既不能緊張生硬,也不能軟縮乾癟。它好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柔和而飽滿,具有向外膨脹,支撐八面的張力,太極拳稱為柔中寓剛的“堋勁”。

  初學者一時掌握這種技巧比較困難,但應做到姿勢舒展,動作柔和,柔而不軟,展而不硬,剛柔適度。在放鬆自然狀態下,輕柔飽滿地展現自身。

  俗話說家有家法行有行規,新人按上面的要求練習時剛開始會覺得有點吃力,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慢慢的體會到效果了,當你養成習慣後你的太極拳練習就會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太極拳的練身功效

  1、軀體

  太極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條線,“頂頭懸,尾閭收”即百會穴與會陰穴在一條直線上。這樣不但可使氣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頭貓腰,脊椎萎縮等病態。

  通過太極拳順頂貫頂,腳底生根,會產生上下對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隨,使頸椎左右擺動,前後搖轉等,可對頸椎疾病起到有效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2、腰

  太極拳特別注意腰部活動,要求“以腰帶脊”等等。通過腰部鍛鍊,可增強腎功能。

  同時對脊髓神經及植物神經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運動的配合,對腹內器官淤血的消除和腸蠕動功能的改善尤有積極影響,對腰背疼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

  3、眼神

  練太極拳時是否精神貫注,主要表現在眼神上。俗語謂:“神聚於眼”、“眼為心之窗”。

  練拳時眼神要隨著實手的動作向前平視,動作變化時首先要意動,指揮眼神轉向欲去的方向,然後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足到,達到“形神合一”。

  這樣的練法,不僅能使眼球神經得到鍛鍊,也有助於視力的改善和增強。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