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練習場上的原則是什麼

  在高爾夫練習場,數小時漫無目的地揮杆——除非你只希望利用高爾夫來減肥,否則絕不推薦這樣的練習方式。長時間、高強度、無規劃的揮杆練習,不僅會容易讓你感覺乏味,而且訓練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對身體帶來一定傷害。

  高爾夫練習場上的原則

  欲速則不達

  有些球友為了打出一記好球,會多次的連續揮杆,甚至在幾小時內的練習時間中無間歇的反覆擊球。其實,這種做法態度可嘉但並不可取。把握揮杆的節奏,並不是單靠有限時間內密集揮杆達到的。相反,這種試圖通過多次擊球,獲得良好擊球效果,從而滿足自我成就感的心態,反而會破壞自身揮杆節奏,導致與精確揮杆姿勢漸行漸遠。沒有明確清楚自己問題和訓練目的的前提下,練得越猛,越容易讓身體記住錯誤的動作,積重難返。

  所謂欲速則不達,任何事情都不能著急,應該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球友需要把更多的關注度放在尋找自身問題上。此過程中,尋求教練的意見是相當有必要的。知道問題的癥結後,有針對性的訓練。認真對待每一次揮杆,從握杆、站姿到揮杆中調節手臂與身體之間的同步與協調都要一絲不苟,而不是急於求成。忽略每次擊球質量,單純地希望用擊球數量去換取水平提升是很天真的想法。

  學會思考和調整

  球友在練習時,要排除干擾,專注自己的揮杆。如果練習場吵鬧的氛圍讓你心猿意馬,最好的辦法是儘量等身邊的人結束擊球,然後自己再調整節奏去揮杆。每一次揮杆結束,不管打的好壞,在球落地之前都應保持收杆的姿勢。如果這次擊球效果差,回憶剛才的揮杆動作,然後做出適當調整,爭取在下一次揮杆時,避免使用同樣的動作、節奏。如果你收杆過快,急於為下一杆TEE球,那麼你將很難分析出揮杆動作過程中,因細微差別而帶來的不同擊球效果。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如此描述高爾夫一點不為過。靜下心來,體會微妙的動作變化,所帶來的不同擊球距離、高度、方向,培養正確的揮杆節拍,進而後期通過目標擊球,增強立體空間感。

  不可戀戰

  在長時間的擊球練習後,如果身體出現勞累、四肢無力、痠痛,甚至手心起水泡,儘量不要繼續練習。此時,參觀一下練習場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事實上,身體處於疲憊時,揮杆動作會出現不自覺的惰性,這將影響保持正確的姿勢與節奏。時間久了,這種姿勢與節奏成為慣性,是不易被糾正的。除非你體力過人,或者練習的是短杆,否則在每次連貫的揮杆練習中,100個球可為上限。每擊打100個球后,適當休整後繼續練習,能保證更佳的練習效果。

  做筆記

  很多人覺得做筆記沒有必要,這是最多球友會忽略的,其實做好筆記有很大的作用哦。在練習時記錄下你出現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應該提高的環節,以及提高的方法,每次練習時的狀態、遇到的困惑,練習後所達到的效果如何……通過記錄,下次練習時,遇到同樣的錯誤,便有據可依。做筆記,是循序漸進、穩步提升球技的保障,恰如職場“工作計劃”,必不可少。

  避免打高爾夫運動受傷及恢復方法

  1、膝關節

  此部位受傷多發生在專業球手身上,以右手球員為例,為到達並保持在高水平狀態,往往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運動技能,專業球手能夠很好的運用到下肢力量,所以對下肢特別是左膝關節外側韌帶群有高要求,周而復始的高強度訓練易產生區域性疲勞,難免給膝關節照成不同程度的磨損,或者是韌帶、半月板的損傷,所以要想達到高水平,對膝關節的柔韌性和肌群力量的提高也是必須的前提條件。

  ***1***力量練習,鍛鍊部位:股外斜肌、股內斜肌

  採用方法:負重半蹲起——雙手於肩兩側握住槓鈴,放置於後背肩帶處***最大負重值的60%***,上身直立,腳掌、腳踝、膝蓋依次發力屈膝半蹲起,不需要下蹲至最低點,保持合理的節奏,10-15個每組,4-6組。

  ***2***拉伸練習,鍛鍊部位: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及內側半月板

  採用方法:反疊法,跪在墊子上以膝蓋為反疊軸,身體向後倒直至背部靠近墊子,視個人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反疊程度,維持20秒,做3-5組。

  2、腰背肌肉群

  這個區域的大肌群受傷的概率相當高,初期和中後期都容易損傷,首先準備姿勢的站位、一個完整的揮杆過程都需要腰部的旋轉,從技術環節上看,腰背部不僅有自身部位旋轉的力量,主要還需要將下肢的力量依次傳遞至肩帶、手臂、球杆並最終將力量作用於球,從人體結構上看,腰部與腹部肌肉力量不足造成脊椎負擔加重也會引發腰背傷,當腰部肌肉發生勞損後,易產生腰椎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專項技術訓練來提升腰部肌肉力量以及伸展能力。

  ***1***拉伸練習,鍛鍊部位:大腿後側肌群、軀幹旋轉肌群、下背部

  採用方法:關節肌肉拉伸——雙腿站直體前屈,注意膝關節伸直、身體儘量繃直向腿部靠近,直至雙手抱住踝關節***視個人情況而定***。

  作用:拉伸大腿後部肌群以及達到調動坐骨神經。

  ***2***拉伸練習,鍛鍊部位:背闊肌、豎脊肌、腹內外斜肌等

  採用方法:關節肌肉拉伸——體側屈,可用一根球杆,雙手握住球杆與肩同寬伸直至頭頂上方,軀幹向一側方慢慢彎曲以達到拉伸另一側肌肉的效果,注意保持身體側屈時身體超前,以免降低拉伸效果,兩側練習方法相同,可根據個人肌肉放鬆度適當選擇兩邊練習次數的差異。

  作用:運動前拉伸可以預熱肌肉,更好的調動肌肉的工作能力,減少肌肉粘滯性;運動之後的拉伸可以消除部分乳酸,更好的恢復肌肉活力。

  ***3***力量練習,鍛鍊部位:軀幹旋轉肌群、肩部肌群、髖部旋轉肌群

  採用方法:動力性力量練習——雙腳或單腳體側位蹲跳,雙手反握於背後,雙腳併攏,左右側跳的寬度在一米以上,每次跳起後至另一側需蹲下,然後同樣方法左右連續跳20次,視個人體能4-6組即可。

  作用:增強腿部快速力量能力,從而達到更遠的打擊距離。

  打球后飲食注意事項

  1.不要暴飲暴食

  運動之後,我們身體的血液迴圈速度就會加快,心臟的跳動也會加快,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的肌肉就會被運動開,這個時候我們切記不能暴飲暴食,是非常傷身的,要先補水,喝一點水,緩一緩再吃飯。

  2.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上我們要吃容易消化又富有營養的食物,保證足夠的蛋白質,輔助性的吃一些維生素,比如魚類、深綠葉蔬菜、水果等,因為運動後我們的腸胃功能是比較弱的,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能減輕身體的壓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