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練習場上的四大原則

  高爾夫入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除了掌握打高爾夫的技術,我們還需要了解高爾夫的知識。關於高爾夫練習場上的原則大家瞭解多少?怎麼才能有效的避免高爾夫運動損傷?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高爾夫練習場上的原則

  在高爾夫練習場,數小時漫無目的地揮杆——除非你只希望利用高爾夫來減肥,否則絕不推薦這樣的練習方式。長時間、高強度、無規劃的揮杆練習,不僅會容易讓你感覺乏味,而且訓練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對身體帶來一定傷害。我們到練習場不外乎兩種目的:改善揮杆和保持狀態。無論基於哪種目的,在練習時都應該遵循以下四大原則。

  欲速則不達

  有些球友為了打出一記好球,會多次的連續揮杆,甚至在幾小時內的練習時間中無間歇的反覆擊球。其實,這種做法態度可嘉但並不可取。把握揮杆的節奏,並不是單靠有限時間內密集揮杆達到的。相反,這種試圖通過多次擊球,獲得良好擊球效果,從而滿足自我成就感的心態,反而會破壞自身揮杆節奏,導致與精確揮杆姿勢漸行漸遠。沒有明確清楚自己問題和訓練目的的前提下,練得越猛,越容易讓身體記住錯誤的動作,積重難返。

  所謂欲速則不達,任何事情都不能著急,應該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球友需要把更多的關注度放在尋找自身問題上。此過程中,尋求教練的意見是相當有必要的。知道問題的癥結後,有針對性的訓練。認真對待每一次揮杆,從握杆、站姿到揮杆中調節手臂與身體之間的同步與協調都要一絲不苟,而不是急於求成。忽略每次擊球質量,單純地希望用擊球數量去換取水平提升是很天真的想法。

  學會思考和調整

  球友在練習時,要排除干擾,專注自己的揮杆。如果練習場吵鬧的氛圍讓你心猿意馬,最好的辦法是儘量等身邊的人結束擊球,然後自己再調整節奏去揮杆。每一次揮杆結束,不管打的好壞,在球落地之前都應保持收杆的姿勢。如果這次擊球效果差,回憶剛才的揮杆動作,然後做出適當調整,爭取在下一次揮杆時,避免使用同樣的動作、節奏。如果你收杆過快,急於為下一杆TEE球,那麼你將很難分析出揮杆動作過程中,因細微差別而帶來的不同擊球效果。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如此描述高爾夫一點不為過。靜下心來,體會微妙的動作變化,所帶來的不同擊球距離、高度、方向,培養正確的揮杆節拍,進而後期通過目標擊球,增強立體空間感。

  不可戀戰

  在長時間的擊球練習後,如果身體出現勞累、四肢無力、痠痛,甚至手心起水泡,儘量不要繼續練習。此時,參觀一下練習場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事實上,身體處於疲憊時,揮杆動作會出現不自覺的惰性,這將影響保持正確的姿勢與節奏。時間久了,這種姿勢與節奏成為慣性,是不易被糾正的。除非你體力過人,或者練習的是短杆,否則在每次連貫的揮杆練習中,100個球可為上限。每擊打100個球后,適當休整後繼續練習,能保證更佳的練習效果。

  做筆記

  很多人覺得做筆記沒有必要,這是最多球友會忽略的,其實做好筆記有很大的作用哦。在練習時記錄下你出現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應該提高的環節,以及提高的方法,每次練習時的狀態、遇到的困惑,練習後所達到的效果如何……通過記錄,下次練習時,遇到同樣的錯誤,便有據可依。做筆記,是循序漸進、穩步提升球技的保障,恰如職場“工作計劃”,必不可少。

  避免打高爾夫運動受傷及恢復方法

  1、膝關節

  此部位受傷多發生在專業球手身上,以右手球員為例,為到達並保持在高水平狀態,往往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鞏固運動技能,專業球手能夠很好的運用到下肢力量,所以對下肢特別是左膝關節外側韌帶群有高要求,周而復始的高強度訓練易產生區域性疲勞,難免給膝關節照成不同程度的磨損,或者是韌帶、半月板的損傷,所以要想達到高水平,對膝關節的柔韌性和肌群力量的提高也是必須的前提條件。

  ***1***力量練習,鍛鍊部位:股外斜肌、股內斜肌

  採用方法:負重半蹲起——雙手於肩兩側握住槓鈴,放置於後背肩帶處***最大負重值的60%***,上身直立,腳掌、腳踝、膝蓋依次發力屈膝半蹲起,不需要下蹲至最低點,保持合理的節奏,10-15個每組,4-6組。

  ***2***拉伸練習,鍛鍊部位: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及內側半月板

  採用方法:反疊法,跪在墊子上以膝蓋為反疊軸,身體向後倒直至背部靠近墊子,視個人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反疊程度,維持20秒,做3-5組。

  2、腰背肌肉群

  這個區域的大肌群受傷的概率相當高,初期和中後期都容易損傷,首先準備姿勢的站位、一個完整的揮杆過程都需要腰部的旋轉,從技術環節上看,腰背部不僅有自身部位旋轉的力量,主要還需要將下肢的力量依次傳遞至肩帶、手臂、球杆並最終將力量作用於球,從人體結構上看,腰部與腹部肌肉力量不足造成脊椎負擔加重也會引發腰背傷,當腰部肌肉發生勞損後,易產生腰椎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專項技術訓練來提升腰部肌肉力量以及伸展能力。

  ***1***拉伸練習,鍛鍊部位:大腿後側肌群、軀幹旋轉肌群、下背部

  採用方法:關節肌肉拉伸——雙腿站直體前屈,注意膝關節伸直、身體儘量繃直向腿部靠近,直至雙手抱住踝關節***視個人情況而定***。

  作用:拉伸大腿後部肌群以及達到調動坐骨神經。

  ***2***拉伸練習,鍛鍊部位:背闊肌、豎脊肌、腹內外斜肌等

  採用方法:關節肌肉拉伸——體側屈,可用一根球杆,雙手握住球杆與肩同寬伸直至頭頂上方,軀幹向一側方慢慢彎曲以達到拉伸另一側肌肉的效果,注意保持身體側屈時身體超前,以免降低拉伸效果,兩側練習方法相同,可根據個人肌肉放鬆度適當選擇兩邊練習次數的差異。

  作用:運動前拉伸可以預熱肌肉,更好的調動肌肉的工作能力,減少肌肉粘滯性;運動之後的拉伸可以消除部分乳酸,更好的恢復肌肉活力。

  ***3***力量練習,鍛鍊部位:軀幹旋轉肌群、肩部肌群、髖部旋轉肌群

  採用方法:動力性力量練習——雙腳或單腳體側位蹲跳,雙手反握於背後,雙腳併攏,左右側跳的寬度在一米以上,每次跳起後至另一側需蹲下,然後同樣方法左右連續跳20次,視個人體能4-6組即可。

  作用:增強腿部快速力量能力,從而達到更遠的打擊距離。

  高爾夫球的好處

  1.打高爾夫球好處之一,鍛鍊身體。

  高爾夫是英文Golf一詞的譯音,在蘇格蘭方言中是“擊、打”的意思。但有人發現它也是綠色***Green***、氧氣***Oxygen***、陽光***Light***、和腳步***Foot***的組合,這恰恰與高爾夫球要在充滿新鮮空氣和陽光的綠茵草地上漫步擊球不謀而合。

  打高球對身體一生受益,高球運動量強弱適中,老中青年人都合適,年青學會了,老了也可以打,這不像其它激烈運動的球類,老了就不能打。另外,打高球對減肥也很有效,打高球的女子都是好身材,這是毋庸置疑的。

  2.打高爾夫球好處之二,可獨自行動。

  許多球類都要有兩人以上才能打,但高球一個人就行,自己有空想走就走,不需人陪,自由自在,這對那些想一個人獨自冷淨一下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方法。

  3.打高爾夫球好處之三,與不良愛好分手。

  許多高球朋友都有這個體會,打高球后都不太會受其它不良愛好的影響,因為有空就想去練習場打幾筐球,調整一下動作,為打好下一場球作準備,打完球累了,累了就想休息,不會去想一些沒用的東西。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