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六合拳的槍勁與意念勁

  心意六合拳是歷史名拳,它的創立與發展,對中國近現代拳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此拳由心生意,又由意轉化為拳招。屬內家拳術之一,是中國流行拳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有人說:“勁從腰發”,這是非常錯誤的,對太極拳來說這叫“勁力漂浮”;對於形意拳這叫“發勁不整”;對於少林拳這叫“用勁無根”。

  怎樣發出最大的力呢?我們人體最大最厚最長最有力的兩組肌群:豎軀幹肌和臀大肌都是附在脊柱上連在骨盆上的。發勁雖然是全身肌肉的共同運動,但是如果把這兩組肌群徹底地啟動起來,並協同地運動起來。我們就能發出自己的最大力量------我們的脊柱尤其是我們的骨盆是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豎軀幹肌在骨盆的上緣,臀大肌在骨盆的下緣,如果將這兩組肌群一起地、連同地、協同地、徹底地運作起來,骨盆是要起著樞紐的作用的,我們是通過骨盆的旋轉來達到這個目的的。

  老師曾教一種誘導發勁的方法:

  面朝牆站立,雙腳分開,雙手扶牆,雙腿微曲。先是渾身放鬆,然後右腳蹬地,骨盆右轉。

  象心意六合拳的“鷹捉把”,形意拳的“劈拳”,就是這種發勁法。

  還有左腳蹬地,骨盆右轉。

  象心意六合拳的“雲龍裹風”,形意拳的“崩拳***拗步式***”,就是這種發勁法。

  以上只是一側的,還有左***右***腳蹬地,骨盆左轉的方法。

  還有雙腳一起蹬地,骨盆右***左***轉的方法。

  順便說一下,這就是心意六合拳中的“龍腰”的原理。

  “龍”大家都沒見過,但是大家都見過動畫中的龍------在飛騰的過程中,它那長長的身子是旋轉著的。

  這不正是骨盆旋轉的原理嗎?

  照樣做做看,體會一下“通過腳蹬地產生勁力,再通過轉腰***骨盆旋轉***產生加速度,然後通過肢體把力量傳送出去”的感覺。

  太極拳的練家們也做做看,體會一下“纏絲勁”和“發勁綿綿不斷”的感覺。詠春拳的練家們也做做看,體會一下短距離發勁------就是“寸勁”的感覺。

  武術中常用抖大杆子來誘導發勁。大杆子又叫大槍,是將3米以上,重量必須在4斤以上的白蠟杆子進行刺扎攔拿練習,而求取勁力的一種訓練方法。它裝上槍頭即為大槍,取掉槍頭便是大杆子。

  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腳尖斜向左,兩腿屈膝半蹲成半馬步。右手握槍把的頂端屈肘置於右腰側,手心向後;左手握槍桿中段,手臂微屈置於身體左側,手心向前,成半馬步端槍,臉左偏,目平視。

  要求:做到“四平”,即頂平、肩平、槍平、腳平,頂平則須頭正頸直,肩平則須沉肩墜肘,槍平指兩手和槍尖成水平線,以便攻守,出槍快而有力。腳平則須兩腳用力踏實,做到身正勢穩。兩手***,要求“前手如管”,前手是槍的支點,既要要穩固地握住槍,又要能使槍在手中自由滑動,所以前手要握成管狀,以求穩而靈活,進退便利。“後手如攥”捏住槍尾,後手握槍切記“盡棍”不能“露把”。

  攔槍:左手鬆握,兩手腕用力向上翻起,右手向下向外向上再向懷裡向下,邊絞繞邊向裡旋腕擰槍抽把,兩腳合力蹬地,腰部配合左轉、骨盆也左轉,隨著重心向左腿移動並沉身坐臀的同時,使槍尖由下向右向上再向左向下逆時針連撥帶攪劃圓圈。

  拿槍:攔槍結束,兩腕用力下扣向外旋腕反擰槍,兩腳合力蹬地,腰部右轉、骨盆也右轉,槍桿靠近腰部,使槍尖由下向左向上再向右向下順時針邊絞繞劃個立圓。

  抽槍:扎槍結束,左腳蹬地,身體隨即右轉變為預備式的半馬步,骨盆也右轉,同時右手後抽,左手握成管狀使槍在手中自由向後滑動,同時翻腕下扣,使手心向下。回覆成預備式。

  抖大杆子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劈、挑、內掃、外掃。不外乎腳底蹬地發力、轉腰、骨盆旋轉。其實這也是遵循發勁的原則:“勁從腳底發”。就是把豎軀幹肌和臀大肌這兩組肌群徹底地啟動起來,並協同地徹底地運動起來。發出自己最大的勁力,對敵人施以重擊。

  在這我要說一下,“槍勁”非為形***心***意一門所獨有,許多拳種都有抖大杆子誘導發勁訓練。鬆胯也非為太極一門所獨有,因為鬆了胯,骨盆才能完全徹底地轉動起來,能發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不管是什麼拳種,不管是內家拳,還是外家拳,都必須遵守這個原則。

  用抖大杆子來誘導發勁就叫槍勁。

  在練“壓丹田”功的時候,我們要同時配合意念訓練:在手上舉的時候要想象抓住天上垂下的一個把柄,然後直線用力向下猛拉,把天扯塌!扯它個大窟窿!

  在向下猛拉的同時,再配合呼氣。

  這樣,心理演習***意***;往下的拉力***力***;呼氣***氣***。三者協調一致,達到 “內三合”。

  這就是心意拳六合拳十二把勁意之一的:恨天無把***塌天落***的訓練法。

  這是其拳譜的歌訣:凝神意,拽天環;力碑塌,一瞬間;手落聲,隨意領;雷驟降,躲身難。

  什麼意思?大家別看,看了也沒意思,這已是謬誤百出了。在我們中國,尤其是舊中國,那些老拳師的文化水準是不高的,大多數是文盲,他們無法正確地描述自己的練功體會。而那些有文化的記錄者,往往又缺乏習武經驗。所以一個說得是“雲山霧罩”,而另一個記得是“似是而非”,那些歌訣就是這麼“以訛傳訛”地傳了下來。

  再介紹心意六合拳中的丹田功***我所知道的***中的提丹田的功法:

  在練提丹田功的時候,我們還要同時配合做意念訓練:想象雙手抓住大鐵錨的錨鏈,猛拉!把錨鏈拉斷!

  在兩手由掌變拳經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衝提時,配合呼氣。

  這樣,1.心理演習***意***;2.兩手由掌變拳經腋下朝出腿方向猛力向上衝提的拉力***力***;3.呼氣***氣***。這三者協調一致,也達到 “內三合”。

  這就是心意拳六合拳十二把勁意之一的:“拉錨斷鏈”的訓練法。

  再看看這個勁的拳譜歌訣原文:虎歸窩,尾作頭;臂尖打,藝難求;拉錨斷,纜疾意;前後崩,神鬼愁。------無意義,不值得一看。

  心意六合拳是一種“拳功一體”拳術,就是在練拳的同時,把內功***丹田功***也練了。如鷹捉把,一頭碎碑等都包涵著壓丹田,折丹田等功法;而野馬奔槽就包涵著提丹田,射丹田的功法。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可以邊練拳邊體會,在練拳的時候配合“心理演習”,體驗“形”------練拳,“意”------心裡演習的結合,有許多勁力是可以通過意念訓練激發出來。

  人們常說:內家拳的發力是很強勁的。但是,再強勁,它也是通過肌肉發力,超自然的發力是不存在的,也是不科學的。

  同樣是內家拳,太極拳的勁力也是可以通過意念訓練激發出來的。

  當我們練掤勁的時候,要想象:眼前有一堵大牆,要把它掀翻!

  當我們練捋勁的時候,要想象:抓住一條大蟒蛇的尾巴,把它從蛇洞裡給拽出來!

  當我們練擠勁的時候,要想象:眼前一棵大樹,要把它給擠倒!

  當我們練按勁的時候,要想象:有一個大牛頭,要把它給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