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四大勁源

  有拳界人士在理解和表述太極拳“用意不用力”時,往往把“意”解釋為本身具有巨大能量的無形物體,甚至把它視為太極拳需要修煉追求的核心勁源.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太極拳四大勁源

  太極拳勁源的第一個組成部分,來自人體按照“一身備有五弓”的練拳要求,首先力求從外形上,形成最有利於發揮肌肉與骨骼協調運動和發揮能量的“動力定型”。這類通常在競技推手比賽中被十分倚重的勁源,具有“主動***發***勁”的鮮明特徵。這一勁源運用的常見變型之一,就是體重力大的推手比賽者,往往依仗自身“本力”優勢,採用特定形態的肌肉骨骼組合“框架”,通過緩慢而沉實的所謂“老牛勁”***又被貶稱為“僵柔勁”***,鎖壓擠迫對方跨線出界,或者陷於“失勢失態”窘境,來為自己製造得分機會。

  這一勁源在其高階修煉和運用階段,表現為脊椎骨與周身關節高度連通狀態下的節節蠕動,以及人體腰、胯、背等處大量“不隨意肌”代替胳膊大腿“隨意肌”的功能,滿足太極拳“動不露形”的高層次對抗要求,更為精細巧妙而迅速隱蔽地釋放克敵制勝的能量。

  太極拳勁源的第二個組成部分,來自借用交手對方發放的勁力。太極拳所注重的“借力打力”,“牽動四兩撥千斤”,以及“粘隨沾連”和“採捋”勁等,其主要目的,均是圍繞避免“正面頂抗”和合理有效借用對手來勁這個著眼點,創造各種必要條件和提供相應手段。能否高度熟練和成功借用來自對手的第二類勁源,就必須理解和掌握太極拳“小力勝大力”的理念和技術。

  “第二勁源”的效率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手出勁的狀態。對方出勁越是僵拙死板、缺少變化,“引進落空”的效果就越好。而在高階運用階段,則會更多采用“化一半、留一半”的做法處理變化多端的來勁;化得越少、留得越多,就越少留給對方隨機應變的機會,越能借到更多來勁提高反擊效率。這一操作不復追求完全“引進落空”的效果,而是在瞬間接勁的交匯點上,力求通過微細的角度變化和高速,“摺疊”旋轉,改變對手正面來勁的突進方向,以“即化即打”形式有效截擊對方勁源。

  顯而易見,如果施勁者同時具有上述第一、第二兩部分的優勢,在借用對方之力巧妙引動和***部分或全部***“落空”對手重心情況下,再補加“摧枯拉朽”的“本力爆發”,或者輔之以順勢而為的摔技跌法,其效果均會相當精彩乃至震撼。而綜觀當今競技推手比賽中的奪冠者,無一例外均對上述兩大“勁源”拿捏把握得很好,甚至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太極拳勁源的第三個組成部分,是人體借地球“萬有引力”的作用,以完整合一的“墜落”形態,完成對地面反彈力的有效借用。與前兩種勁源的運用方式相比,以自身體重墜擊地面換取地面反彈力之後,必須能夠“低損耗、高速度”地把能量及時傳遞作用於對方被打擊部位,也就是必須通過行之有效的修煉方式,把自己全身整合成一個能夠毫無阻礙輸送“人體自墜”能量和地面反彈能量的“導體”,這是對此類勁源使用者最關鍵的要求;第二個要求,就是必須變“主動”為“被動”,才能精確把握自身“墜體”下落的合適時機。施勁者在把自己全身整合成一個能量“良導體”的同時,也可以把這一“導體”,理解為一個內部材質結構高度完整均勻的柱體。人們很少討論的太極拳勁力運作機理之一,就是如何最佳發揮人體“一柱頂千斤”的作用。在充滿動靜變化的太極拳內勁修煉和推手較量中,怎樣有效培育提高這一“柱體”的內在質量和“傳遞能力”,是尚待深入探索的課題之一。

  真正的太極拳功夫高手,能夠把第二種勁源的借用,與對第三種勁源之地面反彈力的借用,天衣無縫地接合在一起。可以想象,當把來自交手對方發放的勁力借用過來,再跟自身體重對地面的撞擊反彈力有機結合,這種來自三個勁源的複合勁,無論怎樣碩壯的對手,也會難以抵擋。對手越是體壯力大,通過地面反彈***反***作用於他身上的複合打擊力,就會越顯強大,從而體現了“用對方的力打對方自己”的太極拳理念。那些太極拳高手能夠展示令人不可思議的“神力”,驅除種種神話誇張,其實就是這種迄無專文描述過的內勁,合情合理、適得其所運作的結果,並無絲毫神祕玄妙的成分。

  太極拳勁源的第四個組成部分“內氣鼓盪”,跟拳界人士時常談論的“內氣”有關。這個話題涉及廣、爭議大,因此表述起來也比較煩難。有關“內氣”***又稱“悉”***,有拳界人士如此描述歸納:

  提到人體內氣,也就是丹田之氣,由四種氣組合:一是秉承父母先天的元氣,二是人體內臟兩腎生成的氣為真氣,三是吸納自然空氣氧化生成的氣為輕氣,四是納人食物化合的精微之氣為精氣。元氣、真氣、輕氣、精氣混合成內氣,在外表現於肢體的鼓漲。人有內氣,再讓內氣暢通,就精力旺盛,思想敏捷,祛病強身。這是太極拳愛好者追求的最終目標。

  太極拳練到最高境界時,會出現虛靜空靈的感覺,精神集中,靜得頭髮豎起,眼神顯靈眼。身體鬆軟得氣沉腹下,感覺身體沒有重量。但是,肢體仍然勁不丟,氣貫周身。在太極拳動作轉換時,氣柱下沉到地,襠走下弧,梢節領進,身體轉動,領內氣旋轉。

  不管上述說法現在得到當代科學理論的多少認可,很多人通過太極拳等內家拳修煉的體悟,卻能夠接受“是人都有內氣”這個結論。筆者切身體悟:在經過一段時間練拳或推手而身體發熱時,“內氣充盈”的典型表徵,就是按拳架起勢要求意欲抬手時,雙臂就會自動出現上浮之勢。這就能使人聯想起熱水煮達沸點後,蒸汽會把鍋蓋頂得“噗噗”作響的情形;或者是熱氣球帶著載人籃筐在空中盪漾的電視畫面。此時如欲發勁,意念一起,出掌就如離弦之箭,爽快凌厲,似乎勢不可擋。而在內氣不足時發勁,則似有滯阻牽連,所起所落,感覺明顯不爽。

  由此理解,太極拳內氣的技擊功用,是否類似蒸汽機的作功原理?當內壓達到一定程度時,輔之於正確的身法技法和有效時機把握,就能發揮上述三種勁源之外的第四種輔助勁力。而光有內氣而沒有內壓,或許就是養生氣功培養感受的“氣”吧?哪怕遍體氣感強烈、熱流如湧,也打不了人。有了內壓,如沒有上述三種勁源“墊底”,缺乏有效的身法技法和時機把握,即使對增加太極拳的技擊功效會有一定作用,恐怕也會很有限吧?

  有資深太極拳人士在談到“意氣”在拳架中的運用時,曾明確指出:“意氣從中向四周舒散,達於四圍,形成空、虛、散、圓的大氣球,前後左右都圓了,手腳都有氣感,再瞄姿勢。手不是伸出去的,而是由裡向外鬆散出去的,內氣催外形,節節貫串。……變換是向下一個姿勢過渡。先把意氣收回,換腰,再進行下一個姿勢的起點。......每個動作開始前都要先合,要合了再開。從預備式到起勢開始,要先合,包括意氣、身體都要合,合到中心。……合是氣球收縮,恢復原狀,全身自然舒服。不是關節、肌肉緊縮。

  依據筆者的太極拳拳架和推手習練的體會是,如果把以上對“氣球”擴張和收縮狀態的描述及要求,長期貫徹落實到習練太極拳架和推手的每個階段和具體狀態中去,就會在身體內部,逐漸積累起太極拳功夫修煉所要求的“內氣鼓盪”能力能量。通常在接收對手來勁的過程中,上述“氣球”就會順其來勢同步進人相應的“收縮”狀態。在這種“收縮”導致對手之來勁無所適從或倉皇后撤乃至“落空失重”時,“氣球”就會以急劇“擴充”之態,順勢“擺盪”或突然撞擊對手的“中心***線***”,而使其完全失去自我掌控能力。

  以上狀態,或許還可以描述為能夠適應各類複雜情況的液體流動滾湧狀態。筆者在跟一些太極拳同行推手交流接收來勁時,可以真切感受到一種驚濤拍岸之勢,這或許就是類似“液體”鼓盪才會產生的能量吧。而所謂“鼓盪”,借用一個不甚確切的比喻,就如一個大玻璃瓶子***或大水袋***裡存了很多水,當瓶***袋***體被使勁晃盪和加熱時***推手交流較量通常會導致體溫明顯上升***,類似瓶***袋***中液體受熱膨脹鼓盪的“內氣”,就能構成太極拳克敵制勝功夫中又一重要勁源。

  筆者認為,以上“內氣鼓盪”作為“第四勁源”在太極拳推手和技擊中的功能和效果,即類似“液體在水瓶***袋***中來回急劇晃動”時所呈現的速度頻率,以及大海驚濤拍岸時那種“虛實相間”的渾厚氣勢和連續節奏,僅依靠肌肉骨骼協調配合運動基礎上的“第一勁源”,“借力打力”的“第二勁源”,以及“地面反彈”的“第三勁源”,顯然無法產生。任何一名有志於修煉太極拳技擊功夫者,只要能夠掌握上述四種勁源型別中的任何兩種,便可獲得不容輕視的推手實力。如能掌握三種勁源型別並融和一體,便會顯示更高層次的太極拳功力。能夠完整掌握四類勁源並且運用自如者,就是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了。如果能把體力消耗極小的後三種勁源之培育訓練,作為中國傳統內家拳功夫融人現代搏擊散打教程的重中之重和突破點,就能大大延長武僧一龍等《武林風》散打高手的運動壽命。

  最後特別強調,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從意念上訓練培育對這四類勁源的控制協調能力。

  太極拳中的“意***念***”,如果運用得法,可以指導和幫助體能的高效傳遞,但其本身卻並不轉換和儲藏任何物質效能量。弄清“意***念***”的內在屬性和特定功能,明確太極拳的勁力來源構成和運作機理,對如何摸到跨人太極拳功夫神奇殿堂的門檻,或許具有值得進一步深人探討和研究的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