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食譜

  經過40周、280天的懷孕期,寶寶終於出生了。媽媽因分娩消耗了各種體力和能量,坐月子期間吃什麼能有助於恢復呢?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坐月子期間是什麼?

  一、豆芽海帶鯽魚湯

  材料:鯽魚1條,黃豆芽200克,海帶25克,薑末、蔥末各適量,鮮湯少許,料酒1大匙,醬油、鹽、醋各適量。

  做法:

  1.鯽魚去鰓、鱗、內臟,洗乾淨,在魚身兩側斜切十字花刀,控幹水;黃豆芽洗乾淨,瀝乾水;海帶用溫水泡發,洗淨,切絲。

  2.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將鯽魚放入焯一下,撈出備用。

  3.起鍋熱油,爆香蔥末、薑末,加入鮮湯、醬油、料酒、醋,待燒開後,放入鯽魚、黃豆芽、海帶絲,用小火燉15分鐘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黃豆芽具有修復肌肉損傷的作用,還可防止產後出血,通腸潤便;海帶可以預防貧血;鯽魚可以催奶,促進產後乳汁分泌。

  二、鯽魚奶湯

  材料:鯽魚1條、牛奶100毫升、胡蘿蔔半根、蔥白1段、姜3片、鹽適量。

  做法:

  1.將鯽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備用;胡蘿蔔洗淨,切絲備用;蔥、姜洗乾淨,蔥切段,姜切絲備用。

  2.鍋置於火上,加油燒熱,將鯽魚放進去將兩面煎黃。

  3.加入牛奶、蔥段、薑絲和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20分鐘左右,加入鹽,調勻即可。

  功效:鯽魚富含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低,哺乳媽媽常吃鯽魚,不但可以促進乳汁分泌,而且母乳中脂肪含量不會偏高,不會導致寶寶腹瀉。

  坐月子飲食的注意事項:

  一、禁食寒涼、辛辣。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祕、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二、產後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後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祕的發生。

  四、中藥食療也要對症,不可自行亂補。專家認為,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症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祕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五、產後不宜多吃味精。味精內穀氨酸鈉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過量穀氨酸鈉能與嬰兒血液中鋅發生特異性組合,生成不能被機體吸收的穀氨酸,而鋅卻隨尿排出,從而導致嬰兒鋅缺乏。這樣,嬰兒不僅出現味覺差、厭食,而且造成智力減退,生長髮育遲緩等不良後果。因此,為了嬰兒不出現缺鋅症,產婦應忌吃過量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