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河北省公務員備考考生如何在申論寫作部分上取得高分呢?申論範文參考是關鍵的一步,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迎接科技創新的又一個春天

  歷史總在濃墨重彩中掀開新篇章。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共和國曆史上又一次科技創新盛會。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人類社會演進、中華文明發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域性高度和歷史站位,深刻闡述了國家發展和科技創新面臨的重大機遇,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和五大重點任務。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將迎來又一個希望的春天。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須牢牢抓住寶貴歷史機遇。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要強大、企業要興旺、人民生活要不斷改善,需須有強大科技。面對蓄勢待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面對迫切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髮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需然選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社會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需然選擇,是更好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然選擇。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這是我們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設計、新戰略。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哪一項都離不開創新發展。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總體佈局。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須貫徹落實好五大重點任務。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執行機制;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提出的這五大重點任務,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和鮮明的價值導向,是新時期推動科技創新的行動指南。兩院院士、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責任重大,使命重大,應該努力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建成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我國科技大師的薈萃之地,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要發揮好科技領軍作用,努力把握科技革命新方向。作為黨團結聯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引領廣大科技人員積極進軍科技創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創新發展的組織領導,善於調動各方面創新要素,善於發揮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共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凝心聚力。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無上的光榮。有多大擔當,才能有多大的事業;盡多大責任,才能有多大的成就。讓我們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航船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向著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二

  進取中不失平常 平常中常懷進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道出我們為人處事的準則,那就是不斷進取;“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為人處事不需浮躁,要淡泊寧靜,迴歸平常。進取心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氣,平常心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進取心是我們為人處事應有的態度,平常心是我們為人處事應秉承的原則。

  以平常心做人、進取心做事。做人不需過多在乎自身榮耀,做事則需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如《大學》所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就是以平常心做人,“治國”、“平天下”則是古人對進取心做事無言的宣誓。范文正公曾在《岳陽樓記》中這樣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以平常心做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身處何時、身在何處,都胸懷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做事則以進取心對待,爭氣需然!平常心做人、進取心做事證實我們中華民族經典的為人處事價值觀,我們應當踐行。

  以進取心做人、以平常心處事。做人不能庸庸碌碌,要有所作為;處事不需浮誇爭風,應百年如一日。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家喻戶曉的一句話——當我回首往事,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一生三起三落,其中經歷無限艱難困苦,這都沒有打垮他,“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他最真實的寫照。在下放期間,他成為一名真正的“工人”,受到工友們的擁護和愛戴,做事認真,把最平凡的事當一生中的事業來做,這就是以平常心做事的榜樣。

  平常心與進取心是一種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 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三

  萬山磅礴需有主峰 龍袞九章但摯一領

  ——城鎮化建設要牢牢抓住“以人為本”這一關鍵

  近三十多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一路高歌猛進,為我們書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然而,在這輝煌成就的背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城市病、貧民窟、空心化等一系列難題漸次凸顯,敲響了時代的警鐘。反思這一現狀,根源在於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一味追求速度,忽視了人的基本需求,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故此,堅持以人為本,成為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加快戶改是前提。截止到2013年,雖然我國城鎮化水平已經達到了53.7%,但戶籍城鎮化水平僅為36.7%左右。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農業轉移人口長期定居在城市,卻並不具備城市的戶籍。正是由於這尷尬的處境,使得這一部分流動人口無法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淪為城市邊緣化的群體。正因為此,高屋建瓴地指出,要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實行差別化的落戶政策,使農業轉移人口和城鎮化居民共享城市現代文明。只有以戶籍為保障,才能真正讓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地生根。

  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保障就業是關鍵。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只有充分保障城鎮居民的充分就業,才能確保他們的生活收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進而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為此,政府一方面要穩步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提高農民工的職業素養,使農民工掌握一技之長;另一方面,要加大勞動法的貫徹落實力度,用法律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就業權,讓廣大農民工工作得放心,工作得順心。

  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完善公共服務是保障。福建晉江市是一座100多萬外來人口的大城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公共服務建設不足,群眾科技、文化、醫療、衛生、交通等基本公共需求得不到滿足,使得一些優秀的科技和企業管理人才、技術工人棄晉江而去。由此可見,公共服務水平是群眾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業宜居宜家的基本標準之一,是檢驗城鎮化是否做到以人為本的一塊試金石。故此,政府要提高重視程度,把公共服務水平做為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目標。與此同時,全面規劃,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公共事業,滿足廣大居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體現以人為本。

  千條萬條,不落實就白條;千難萬難,善抓落實就不難。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要堅持落實落實再落實。一方面,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提供製度保障;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就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解決城鎮居民的生存和發展之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以人為本,提升城鎮化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