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會考複習大綱

  對於該種歷史的會考,這是一門很重要的考試。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複習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漢武帝時代

  漢武帝時代

  漢武帝“有為”的主要表現:

  1***皇帝與親信近臣形成宮廷決策核心,稱為“內朝”或“中朝”,以丞相為首執掌政務的政府機關,稱為“外朝”;

  2***設刺史制度,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控;

  3***頒佈“推恩令”,大體消除了漢初郡國並行制帶來的負面影響。

  4***三次對匈奴的戰爭,大體解除了匈奴對北邊的威脅。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內容:

  1***採用董仲舒、公孫弘的建議,設五經博士,將儒學定為官學;

  2***在長安建立太學,教授五經,從中選拔官吏;

  3***郡縣的學校也配有經師授學,以培養官吏的後備人選;實質:儒表法裡。

  :割據與分立

  割據與分立

  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

  1***黃巾起義爆發後,各地豪強憑藉私人武裝形成各霸一方、武裝割據的局面;

  2***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基本統一北方;

  3***208年,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擊敗曹操,迫使它北還;

  4***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

  5***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

  6***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定都建業,史稱“孫吳”。三國鼎立的格局最終形成。

  北方人口的南移:漢末的戰亂集中發生在中原地區,北方人口被迫向長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區轉移,使南方地曠人稀、勞動力匱乏的狀況有所改觀,而且使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向南傳播,對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生產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諸葛亮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發展與民族融合的舉措:

  1***興修水利、開展屯田、大力發展農業;

  2***推動煮鹽、織棉等手工業發展;

  3***開發少數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改變山地運輸的落後面貌;

  4***促進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貢獻。

  孫吳政權開發江南的舉措:迫使“山越”出山,與平原地區的漢族農民同居共耕。這一舉措對推動山越人經濟文化的進步,加速平原沃野的開發,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篡周建隋,為隋文帝,建都長安;5***,隋重建全國大一統局面。

  唐朝的建立:618年,隋滅,李淵稱帝,建立唐朝,為唐高祖,建都長安。

  三省六部制的內容:中央設中書***草詔***、門下***稽核***、尚書***執行***三省為最高政務機構,尚書省下設吏、禮、兵、刑、戶、工六部,分管具體事務,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實質:是皇權逐漸增強的產物,分工明確的三省互相牽制,使個別宰相難以擅權專斷,有利於加強皇權,削弱相權。

  唐朝科舉考試***一種通過分科考試形式選拔官員的制度,由隋朝開創,經唐朝逐漸健全***的常設科目:明經、進士兩科。

  秦漢至隋唐人才選拔方式的變革:

  1***秦漢:推舉;

  2***魏晉南北朝:門閥世族憑藉顯赫的聲望把持選舉大全;

  3***隋唐:科舉取士主要依據考試成績。

  :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

  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

  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唐太宗李世民借鑑隋亡的教訓,實行疏緩刑法、寬政安民、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廣招賢才,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勇於改過,開明的民族政策。表現:貞觀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民族和諧,史稱“貞觀之治”。

  武周政治延續了唐朝的發展。

  開元盛世的主要內容:唐玄宗李隆基繼承唐太宗的基本國策,銳意革新,實行寬簡、慎刑的法制原則。

  1***政治上,精簡機構,重用賢臣,鼓勵直言極諫;

  2***經濟上,重視生產,減免徭役。表現:政治清平、社會安定、經濟高度繁榮的景象,後人讚譽為“開元盛世”。

  唐朝由盛轉衰:唐玄宗晚年,朝廷政治日益敗壞,擁兵自重的邊將乘機起兵叛亂,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安史之亂***,國力大損的唐王朝從此由盛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