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兩隻鳥蛋》的教學目標是讓同學們通過朗讀感悟到月亮的心願也正是孩子們的心願;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難時,有體貼、照顧父母的願望和行動。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篇1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又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我執教了本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有得有失,現總結如下:

  1、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的心理特點,為此,我首先播放一群小鳥在大森林裡嬉戲玩耍的圖片和音樂,把學生帶進無限美好的學習情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慾望。

  2、利用生動活潑的生字教學進行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

  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多種形式學習生字,如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再讀單字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在指導“捧、抬、投”等與動作有關的字時,讓學生做動作體會詞意,加深認識。通過各種方法,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和識字興趣,而且培養了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在本節課中,我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我讓學生齊讀,指名讀,分節讀、加動作讀、想象讀等形式,加強了朗讀訓練的頻率,提高了朗讀能力和興趣。

  4、對學生進行了愛鳥護鳥的教育。

  本課內容,來源於生活,能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培養了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課文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當播放鳥蛋變成小鳥的時候,學生都驚呼“太醜了”,這時,我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你們剛出生的時候,也是這樣醜醜的,皺巴巴的,可難。現在的你們多麼漂亮了,都是媽媽的辛勤哺育的功勞啊。鳥寶寶也需要鳥媽媽的愛啊。所以,應該怎麼辦啊?”

  “快快把鳥蛋給鳥媽媽送回去啊。”

  “那文中小男孩是這麼做的嗎?去課文中找找答案吧!”學生們一下子就回到課文的學習中來了,而且更能貼近課文的內容,增強學習的情感。

  當然,哪一節課都不可能完美。本節課,為了追求一節完整的課堂,我從匯入到識記生字,到課文的理解,都涉及到了。但是,這樣的話,第四小節的處理就不夠紮實,對於“彷彿”“高遠的天空”等的理解不是很到位,而且,寫字的環節也被迫刪掉了,沒有在本子上認真寫字,只是用手指書空了而已。一篇課文的教學應該有更多種設計的思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更加細心琢磨,爭取使自己的課堂更加完美。

  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篇2

  《兩隻鳥蛋》是一年級下冊書中的一首小詩,我講的是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識字和理解朗讀課文,引導比較到位,但應該的“捧、抬、投”也進行歸類識記,對生字的擴詞上也應該注意對於比較常見的多擴,不常見的不擴或者少擴,在進行課文理解過程中第一小節讓學生通過感受鳥蛋的樣子,拿在手裡怎麼樣來指導朗讀效果還好,學生的聽課習慣比較好,在指導後三小節的朗讀時我的思路有些亂,學生的狀態也有所變化,對課文的理解沒有達到我要的那種效果,在提問上不夠精練和結合學生實際,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需要提煉自己的語言特別是是在提問上。

  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鳥蛋》教學反思篇3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裡,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語言比較零碎,語言缺少感染力。聽了周老師老師執教的《富饒的西沙群島》,覺得周老師言簡意賅卻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非常值得自己學習,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己本身語言功底不深,常常是“縱有千般深情”,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卻是蒼白無力。所以,自己的教學語言,還有待錘鍊。我反省了這節課自己不足的原因。

  之一:讀的形式比較單一,讀的力度不夠。在一教中,我多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賽讀、分組讀這些朗讀形式,對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相對單一了一些。而對於“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這一教學難點,沒有通過各種形式的反覆朗讀讓學生來領會,所以造成學生對於“小男孩送還鳥蛋就是愛鳥的體現”這一點未能完全理解。在二教中,我儘管增加了教師範讀、配樂朗讀、推薦讀得好的同學示範朗讀,而且儘量給每次的朗讀都確立了目標,效果還是不夠理想,主對學生朗讀水平估計過高,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在識字教學上花費時間多了,在初讀和再讀課文的環節花費時間少了,導致學生朗讀還沒有達到“正確、流利”的程度,就直接進入了“精讀悟情”的環節。所以,在教學中需要深入把握學生學情,抓關鍵詞語“焦急不安”、“小心地”、“連忙”、“輕輕地”等詞語反覆體會來突破難點。針對學生的情況循序漸進地指導朗讀,讓學生從最初的“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到讀得“正確、流利”到“讀出味道、讀出情感”乃至達到最後的“熟讀成誦,琅琅上口。”

  之二:情境創設不到位。我說的情境創設不到位,除了我前面說的自己語言創設情境不到位,還有方法和時機不到位。在二教中,我原本設計了在課前匯入時播放小鳥破殼的視訊讓學生來理解“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這個問題,從而讓學生感知生命的可貴與神奇。在課前匯入時,在課件出示的小鳥快樂飛翔畫面和小鳥歡唱的音樂中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交流“喜歡小鳥嗎?為什麼?你知道小鳥是怎樣出生的嗎?”如此費心創設教學情境的設想在具體實施時卻遺漏了一個重要環節:問學生“喜歡小鳥嗎?”學生興致盎然地紛紛回答“喜歡!” 學生的胃口被吊起來了,我卻沒有了下文,因為我把“為什麼喜歡?”這個問題漏掉了,而讓學生交流這個問題,就是為了喚醒學生對鳥兒的聲音、形態、顏色等印象,喚醒孩子們對大自然界的精靈—小鳥的喜愛之情。由此自然過渡到“小鳥是怎樣出生的?”把對小鳥的喜愛進而轉化為對鳥蛋的喜愛,為下面的朗讀作鋪墊。還有在教學“媽媽看見了,說:‘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這段***第二小節***時,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為什麼事情焦急不安過?從而理解“焦急不安”這個詞語的含義,然後說說鳥媽媽是為了什麼事情焦急不安?是因為丟失了自己最心愛的寶貝***這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的樣子,說一說,然後課件出示鳥媽媽丟失了寶寶淒厲慘叫的情形,再讓學生讀媽媽對小男孩說的話“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倘若我在這時能抓住時機有效創設情境:“媽媽擔心鳥媽媽丟失了寶寶著急所以就對小男孩說……”***一讀媽媽說的話***“媽媽擔心鳥媽媽丟了寶寶難過所以對小男孩說……”***再讀媽媽說的話***“媽媽擔心鳥媽媽丟了寶寶傷心所以對小男孩說……”***三讀媽媽的話***這樣在反覆的朗讀中不但讓學生深入理解了“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也理解了鳥媽媽的焦急不安,更為學生理解下文中小男孩送還鳥蛋的愛鳥行為打下了伏筆,使教學環環相扣。我錯過了這兩個創設情境的重要時機,所以把本該入情入境的朗讀感悟變成了機械重複的朗讀。

  但是在難點的突破上我課前預設不足,沒有有效達成目標。在看圖展開想象時,很多孩子都說出了圖中的景色:“看到了藍天、白雲”、“看到了大樹”、“看到了鳥媽媽”……於是我提問“彷彿”可以換成什麼詞,我覺得這對學生沒有難度,就把它作為一個階梯,引導學生想象。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生不能準確地說出它的意思,還是回答了剛才的答案。我有些著急了,說了一個句子幫助理解“彷彿”,但是很遺憾,孩子還是沒有明白意思,反覆請了幾個孩子都讓我失望了,終於有一個孩子說出了“彷彿就是似乎的意思。”我鬆了口氣,又補充了“彷彿也可以換成好像。”但是對文字內容學生還是沒有深入理解,我卻在這裡停止了。直接出示畫面,代替學生說“我彷彿看見了鳥兒在花叢中歌唱,在樹上快樂地捕食,在樹枝上無憂無慮地嬉戲,在藍天上自由地飛翔。”

  我覺得正是自己對學生的預設不足,課前沒有備足學生,才導致課堂生硬缺乏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學習第四節時,我可以先承接上一節引導學生想象,現在兩隻鳥蛋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你猜,在鳥媽媽的孵化下,過幾天這兩隻鳥蛋會怎樣?雖然它們現在還是蛋,但我們可以想到,***放鳥叫聲***聽!——說說你彷彿聽到了什麼嗎?***擊出示鳥兒在藍天中飛翔圖***看!——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嗎?然後邊讀邊想象,把自己當作小男孩讀詩歌第四節,再播放幻燈展示鳥兒自由生活的畫面、人與鳥和諧相處的照片進一步激發孩子熱愛鳥類、熱愛自然的情感,從而引導有感情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