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獅子教案

  《兩隻獅子》是一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內心喜歡閱讀類似的童話故事,願意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那麼老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做好哪些工作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獅子》教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獅子》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瞭解兩隻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教學難點:

  瞭解兩隻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匯入課文

  1.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獅子是一種非常凶猛的動物,被人們稱作獸中之王。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有兩隻小獅子,他們小時候的表現可不一樣呢!那麼他們是不是都能夠成為勇猛的動物,成為獸中之王呢?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很有意思的課文。***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怎樣記住“獅”字?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2.同桌兩人合作學習本課生字。

  3.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這麼多的生字?***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換偏旁,形聲字識字,會意字識字等***

  三、 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 學習書寫生字“練、習、苦”。

  1.在田字格中出示“練、習、苦”。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每個字的比例、結構是怎樣的?

  練:左窄右寬。

  苦:上窄下寬。

  3.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部件所佔的比例大小,那我們再仔細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哪些筆畫你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同桌討論,彙報總結***

  ***1***練:第六筆是橫折鉤,不要少了橫。

  ***2***習:橫折鉤的折筆不能太向左斜。

  ***3***苦:中間一橫是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4.學生練習書寫,提醒寫字姿勢。

  右手握筆背挺直,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端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寫字小組長觀察小組成員坐姿和握筆姿勢,在本子上做出評價***

  5.同桌互相討論,把你認為同桌寫得好的字畫星,寫得不好的字,指出缺點。

  第二課時

  一、 學習1——2自然段。

  1.自由讀文,找出兩隻小獅子不同表現的句子並用直線畫出來。

  2.指名讀,彙報兩句話。

  3.觀察畫面上懶獅子的樣子,體會該怎樣讀懶獅子的話?***學生練習朗讀***

  二、 分角色朗讀3——6自然段。

  1.找出小樹的兩個問句,讀出疑問的語氣。

  2.找出懶獅子回答的兩個感嘆句,讀出懶洋洋的感覺。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4.評價。

  三、 學習第7自然段。

  1.指名讀獅子媽媽的話。

  2.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3.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會怎麼想?怎麼做?

  四、 學習書寫生字“非、常、學”。

  1.今天我們來學習剩下的三個字。***教師在田字格出示“非、常、學”***

  2.“非”的學習

  ***1***教師指導學生書空,學習“非”的筆順,強調先豎後橫。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非”的左右兩部分的部件是一樣的,怎樣在田字格中安排它們的位置,把它們寫好?***左右相等,兩豎在豎中線的兩側***

  3.“常”的學習。

  ***1***教師指導學生書空,學習黨字頭的筆順。

  ***2***這個字的時候,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黨字頭寫在上半格,要給下面的“口”和“巾”留下餘地,“巾”的最後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4.“學”的學習。

  ***1***教師指導學生書空,學習學字頭的筆順。

  ***2***根據剛才我們學習寫“常”字的經驗,寫這個字時候,你又有什麼提醒大家注意的呢?***學字頭寫在上半格,不可超過橫中線,給下面的“子”留位置。***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小組長觀察組員坐姿和握筆姿勢,在本子上做出評價***

  6.講評。

  7.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發現了什麼?

  上下結構的字,當它的下面部件筆畫比較多時,上面的部分就要往上寫,好給下面的字留有足夠的位置。所以我們在寫字的時候,一定要先認真觀帖,再動筆書寫。

  板書:

  兩隻獅子

  一隻獅子:非常刻苦

  另一隻獅子:什麼也不幹

  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獅子》教案2

  教材分析

  《兩隻小獅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7課,是一篇童話。課文通過兩隻小獅子學習本領時不同行為的比較和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本文篇幅較長,表現形式以對話為主。

  學生分析

  通過一個多學期的語文學習,班裡的學生對於課文朗讀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喜歡模仿各種語氣、神態、動作進行朗讀和表演。學生們能結合簡單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在朗讀中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說,在這方面,學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和慾望。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演”中悟。

  2.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

  教學目標

  1.通過讀中感悟,對課文進行再創造。

  2.積累ABB型的疊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明白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獅子捕殺獵物的鏡頭。

  【激發學生的興趣,並使其直觀地感受到獅子的捕獵生活需要哪些本領。】

  二、“開火車”領讀字卡。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一、二自然段,思考兩隻小獅子學本領時有什麼不同表現。

  2.自由彙報。

  3.讓學生做動作理解“懶洋洋”一詞,再讀讀相關語句。

  【根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特徵,達到使其理解詞語的目的。】

  四、合作探究學習三至七自然段,讀中感悟,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1.同桌分角色朗讀三至七段,研究討論每個角色的語氣該怎麼讀,並探討可以給這些角色設計什麼樣的動作。

  2.合作表演。

  3.學生評價表演,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學生表演新增過提示語後的課文片斷:

  小樹***撫摸著小獅子的頭,好奇地/關心地***說:“你怎麼不學點本領啊?”

  小樹***奇怪地***說:“那你以後怎麼樣生活呢?”

  懶獅子***拍著胸脯、翹著大拇指,得意洋洋地/驕傲地***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這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親切地/嚴肅地***說:“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

  教師在原文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合理建議記錄下來,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以讀為主,學生通過不同的理解和情感體驗,去體會不同的語氣,設計不同的動作,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積累ABB型的疊詞。

  學生說到“慢吞吞”或“懶洋洋”這樣的提示語時,請他們根據自己的積累,再說出幾個這樣的疊詞,並讀一讀。

  五、擴充套件活動——引導學生續編故事。

  1.同桌合作探討,續編故事。

  2.自由彙報。

  3.通過續編的故事,說說自己喜歡哪隻獅子。

  【發散思維,讓學生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滲透思想教育。】

  六、再次鞏固生字。

  學生把課前拿到的小詞卡貼在掛圖的相應位置上並帶讀。

  七、指導寫“練”、“習”兩字。

  四人小組互相評價。

  你認為哪個字你寫得很好,就請你對這個字笑一笑或對同桌誇一誇自己寫的字。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

  八、每日一積累。

  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並記住它。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現好詞、好句,並記住它們,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還可以讓學生養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

  課後反思

  真是沒有想到!課堂中,學生能把這樣長的一篇課文讀得津津有味。想一想,是有原因的。

  這節課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給原文新增提示語。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課文的理解,給“人物”設計了不同的動作,給對話加上了不同的語氣詞,課文在他們的感悟中變成了童話劇,學生讀得有趣、讀得有味。面對自己再創造的成果,學生讀起來怎麼會沒有興趣呢?這也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新增提示語有利於指導朗讀。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總是苦於朗讀指導不得法。但通過這一課的實踐,我發現,學生見到一些提示語後,會自然而然地去感悟這些語氣。比如,我在“獅子媽媽說”這一句中填寫了“親切地”一詞,學生自己就開始體會媽媽說話時和藹可親的態度,並且在讀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這種情感。

  另外,我意外地發現,新增提示語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詞彙。真可謂“一箭三雕”!

  如此看來,在教學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還真的能悟出好多東西呢!

↓下頁更多一年級語文下冊《兩隻獅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