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育兒知識

  大多數的嬰兒都有可能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開始他們可愛又開朗,但他們變成另外一個人的瞬間,他們成為粘人、膽小,往往不明所以地哭了起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篇一

  面對分離焦慮症 安撫BB有高招

  大多數的嬰兒都有可能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開始他們可愛又開朗,但他們變成另外一個人的瞬間,他們成為粘人、膽小,往往不明所以地哭了起來。讓他們獨自和保姆或親戚呆在一起,他們便不再是尖叫和大哭那麼簡單了。

  焦慮反應,你的孩子長大了

  這是分離焦慮症的症狀,這意味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瞭解自己是和父母還是外人呆在一起。雖然家長們會覺得讓寶寶感到孤獨,會非常捨不得、非常難受,但家長要明白的是,這是他們成長必不可少的步驟。你需要幫助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幫助他們通過這個過渡時期。

  瞭解孩子焦慮原因

  當寶寶開始以更好的方式感知這個世界時,他們將面臨分離焦慮的問題。理查德•加拉格爾,紐約大學醫學中心教授說:“他們開始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父母責可以對嬰兒表示暗示,表明沒有問題,並將嬰兒與父母的分開時間降到最短。”

  分離的時長

  在寶寶一歲半到兩歲的時候,分離焦慮會逐漸消失。在此之前,家長們百感交集,為了寶寶的焦慮而感到自責,因為他們的粘人而感到擔心。我們可以試著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父母愛他們,讓他們可以減輕壓力。不要猶豫嬰兒有分離焦慮症而不讓他和其他人接觸。過度放縱和保護將使他們不能夠接納新朋友和親戚。對於這個困難的時期,我們提供一些建議給家長。

  如何緩解嬰幼兒分離焦慮

  安撫自己:要了解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現象,而不認為這是因為自己造成的過錯。

  短分離練習:可能你進入廚房泡一杯茶的時間,孩子可能就會出現焦慮。當他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可以等上十幾分鍾,然後把它們抱回來,讓他們探索新事物。你可以去房間的其他地方,可以提前告訴他們,你很快就回來。如果他沒有看到你,他會開始哭,你可以留在原地對孩子進行語言上面的安慰,而不是馬上衝出去安撫。

  與和他人聯絡: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群人關心他們,當他們被除父母之外的人抱起來開始出現難過表情的時候,父母不要立刻將孩子抱回來,應該給孩子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睡前安撫:分離焦慮發生在夜間是常見的,所以哄他們睡覺更需要溫柔耐心。讓他們知道,我們愛他們,一直會在他們周圍。

  寶寶不舒服時不要離開:當寶寶累了,餓了,生病的時候,他們單獨呆著會更傷心。因此,如果不是不得已,儘量不要在這種時候離開他們。 注意轉移法:當你離開的時候,保姆或其他人可以幫助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然後把事情做好,你就可以很快回來。

  要注意他們的反應:雖然這些事情對父母非常困難,但不要把它看作是一個多嚴重的事件。如果你每次離開大驚小怪,寶寶更難以安靜下來。

  延遲分離過程:讓他們在託管中心,花了一點時間和他們一起玩,告訴他們你很快就回來。

  果斷離開:你離開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停止哭泣,因為他們的眼淚只是為了讓你關心,你走了,他們就沒什麼好苦的了。所以你果斷離開後,你可以放心,他們會很快安靜下來。

  篇二

  五個小祕籍 讓寶寶學會獨自入睡

  對於寶寶睡覺問題,相信準爸爸媽媽們都有同感,孩子總是不喜歡一個人睡,總是是該睡覺的時候卻不睡覺,需要爸爸媽媽哄著才肯睡。事實上針對這種情況,是有很多方法和技巧的。那麼下面小編就來給家長們支幾招。

  其實,讓寶寶學會自己入睡很簡單,例如說:媽媽一定不要說寶寶一哭就不忍心,就馬上去抱他哄他。你只需要學會輕輕地拍哄他他,這樣他就會慢慢的安靜下來並進入睡眠狀態。平時媽媽一定要多注意觀察寶寶打呵欠和揉眼睛等動作,以便於安排寶寶固定的入睡時間,像早上10點,飯後2點等等。

  讓寶寶學會自己入睡5招:

  1、營造獨自入睡的環境

  在睡前一定要保證讓寶寶吃飽,同時心情愉悅。當小寶寶入睡前,你需要把房間的燈光調暗,而且要保持安靜,之後可以給寶寶播放或是哼唱搖籃曲。搖籃曲可以選擇寶寶比較喜歡的一些歌曲。只要是慢拍子、平緩的曲子就可以了。

  2、學會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可以在寶寶的小床上多掛一些非常好玩、好看的玩具,例如說:像氣球、動漫造型的玩具不需要擺的太高,只要他不會碰到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自己自娛自樂,當寶寶玩累了自然就會睡著了。

  3、慢慢的區固定寶寶睡覺的時間

  雖然說幾個月大的寶寶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而且每天的大部分時候都需要睡覺,但是這時候新媽媽也可以有意識地去培養寶寶在某幾個固定的時間睡覺。

  4、側身睡覺能給寶寶安全感

  讓寶寶脫離媽媽的懷抱躺到床上,寶寶可能會大哭。但媽媽不要寶寶一開始哭就不忍心,就趕緊去抱他。你要輕輕地拍他,並試著給他側身,然後媽媽也貼著寶寶的身體側睡,安慰他哄他,通常寶寶睡在爸爸媽媽旁邊一會就會睡著了。

  5、記得每次都說“寶貝,睡覺了

  把寶寶放在她們自己的小床上,開始幾次,爸爸媽媽可以在旁邊先陪小寶寶一會兒,一邊輕輕地拍拍小寶寶,一邊溫柔地摸著他的頭、背等部位,然後輕輕地說“寶貝,睡覺了。”不管他是否能夠聽懂,你都要堅持每次睡覺前都輕聲對他說同樣的話,這樣以後他就明白了,這個聲音就是說要睡覺了。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只需要把寶寶放在床上,告訴他“寶貝,睡覺了”,然後你就可以走出房間,他很快就會咿咿呀呀的安靜下來並且進入睡眠。

  看完小編總結的幾招,相信媽媽們都知道該如何做了吧。千萬不要看著孩子一哭就亂套了,一定要按著正確的方式方法,而且要堅持,這樣你的寶寶一定會乖乖自己睡覺的。

  篇三

  家長要規範孩子的作客之道

  當我們帶著孩子去拜訪親戚好友的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否得宜有禮貌就顯得很重要了,這反映一個家庭的素質,孩子們很聰明,在幼時只要細心教導往往一點就通,而高素質的養成在於點滴間的進步。

  第一、 不要亂摸他人的東西

  孩子應該從小有一種自我和他人的概念,明白別人的東西在未經他人允許下不能夠隨意的觸碰,在帶著寶寶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如果孩子能夠有這種意識,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卻能夠忍住好奇心,先詢問主人是否可以觸碰,那麼這會讓叔叔阿姨對寶寶有很好的印象,覺得這個寶寶很有禮貌,做媽媽的你也會覺得面上有光。

  第二、 不要到處亂跑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在別人家到處亂跑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家長要明確的示意孩子在出去做客的時候要認真的對待自己的行為,不可以在客人家裡隨便亂跑亂跳,這不僅是讓孩子學會懂禮貌,也是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第三、 懂得禮貌用語

  生活中孩子應當多接觸些禮貌用語,因為禮貌的用詞會讓人心裡很舒服,而且也能夠減少摩擦和隔閡,一個習慣於用禮貌話語的孩子也是更加招人疼愛,帶著寶寶去朋友或是親戚家做客,孩子表現的落落大方讓人很驚喜。

  第四、 收起好奇心

  在未經主人的允許隨意探索他人的私人住所是不禮貌的,雖然很多叔叔阿姨不會跟孩子們一般計較,但是這個行為依然是不被認可的,即使是孩子也是一樣的,故而在帶著孩子做客的時候,要事先跟孩子說明,不要隨意的走入叔叔阿姨的房間。

  總結:在規範孩子的行為時也要細微的體察到他們的心理變化,成人們的話題孩子插不進去,如果讓孩子呆在自己身邊一兩個小時無所事事確實也很無聊,也是比較難為孩子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備遊戲,讓孩子也有事可做,另外談話的間隙,多跟寶寶互動,讓他們知道爸爸媽媽也在關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