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與不良情緒的相關論文

  有研究發現,不適當的憤怒表達可導致身心健康下降、破壞人際關係、影響問題的解決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憤怒情緒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關係》

  【摘要】

  目的:探討大學生憤怒情緒的性別差異及其對抑鬱、焦慮以及總體心理健康的影響,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使用修訂的狀態-特質憤怒表達問卷STAXI-2、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鬱自評量表SDS和總體健康問卷GHQ-28,對隨機抽取的248名山東省在校大學生進行測試,運用Pearson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結果男生的內向怒和憤怒外控高於女生P值均<0.05;狀態怒、特質怒及憤怒處理方式都與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相關;特質怒、內向怒和憤怒控制對抑鬱和總體健康回歸達到顯著水平P值均<0.05,特質怒對焦慮的迴歸達到顯著水平。

  結論:應對存在抑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大學生的憤怒情緒進行有區別的干預,同時考慮性別因素。

  【關鍵詞】 怒;情緒;精神衛生;迴歸分析;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6-0683-03

  我國當前正處在社會轉型與變革的關鍵時期,一些來自社會的負面影響和自身的缺陷使得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漸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有研究發現,不適當的憤怒表達可導致身心健康下降、破壞人際關係、影響問題的解決等[1]。而Spielberger等[2]認為,憤怒不僅包括即刻的狀態怒,還包括在各種情境中體驗憤怒傾向的特質怒,同時把憤怒的處理方式分為內向怒、外向怒和憤怒控制3種[2]。本研究試圖討論憤怒特徵對心理健康抑鬱、焦慮及總體心理健康等的影響,從而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 物件與方法

  1.1 物件

  隨機抽取山東省2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為被試,共發放問卷248份,收回有效問卷225份。被試的年齡為17~22歲,平均19.57歲;其中男生120名,女生105名。

  1.2 方法

  主要採用問卷調查。1狀態-特質憤怒表達問卷STAXI-2[4]。該量表由Spielberger於1999年編制,共57個專案,分狀態怒、特質怒和憤怒表達3個分量表。憤怒表達分量表又分4個因子:內向怒、外向怒、憤怒內控對內向怒的控制、憤怒外控對外向怒的控制。該量表以4級評分。其信度和效度較高,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73~0.95之間。本次測驗中,總量表及3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係數依次為0.787,0.901,0.702和0.826,憤怒表達分量表4個因子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依次為0.627,0.600,0.889和0.884。2抑鬱自評量表SDS[5]。該量表由Zung教授於1965年編制,共由20個條目組成。其在本次測驗中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係數為0.788。3焦慮自評量表SAS[6]。該量表由Zung於1971年編制而成,由20個條目組成。其在本次測驗中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係數為0.724。4總體健康問卷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28, GHQ-28[7]。又稱一般健康問卷,由Goldberg於1979年編制的,可分為軀體症狀、焦慮/失眠、社會適應障礙和嚴重抑鬱4個因子。該量表在國際上使用較為廣泛,信度和效度都較高,其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78~0.91之間。在本次測驗中,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係數為0.869。

  1.3 統計分析

  使用SPSS 16.0,通過獨立t檢驗,比較大學生憤怒各因子的性別差異;通過Pearson相關分析,考查憤怒各因子與心理健康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利用多元逐步迴歸分析,考查特質怒及3種憤怒處理方式對心理健康的預測作用或貢獻情況。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學生憤怒各因子得分比較

  男、女生的狀態怒和特質怒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男生的內向怒得分高於女生。在總的憤怒控制方面,男、女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在憤怒外控上,男生高於女生。見表1。

  2.2 憤怒各成分與抑鬱、焦慮以及GHQ的相關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憤怒成分都與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相關。其中狀態怒和特質怒與抑鬱、焦慮以及GHQ等負性心理健康指標均呈顯著正相關;內向怒與焦慮及GHQ呈正相關;外向怒與抑鬱呈正相關;憤怒的內外控與3者的相關程度和總體憤怒控制的基本一致,都與抑鬱及GHQ呈顯著負相關。見表2。

  2.3 憤怒及其表達對抑鬱、焦慮、GHQ的逐步迴歸分析

  據調查顯示,憤怒各因子都與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相關性,除狀態怒外,其他憤怒因子都反映的是個體傾向性,是較穩定的憤怒特質。因此將特質怒、內向怒、外向怒及憤怒控制一起納入對抑鬱、焦慮以及GHQ的逐步迴歸中,以考查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特質怒、憤怒控制和內向怒依次進入抑鬱的迴歸方程;只有特質怒對焦慮的迴歸顯著;特質怒、內向怒以及憤怒控制依次進入GHQ的迴歸方程中。由於憤怒的內外控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程度和憤怒控制的基本一致,因此只將憤怒控制納入迴歸方程。

  3 討論

  在憤怒特質及其表達的性別差異方面,目前的研究結論不盡一致。Doster等[8]發現,在中層管理者中男性的內向怒和憤怒控制高於女性。而有的研究發現,大學男生的外向怒高於女生[9]。本研究顯示,男、女生在狀態怒和特質怒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在憤怒的處理方式上卻存在性別差異,主要表現為男生的內向怒和憤怒外控均明顯高於女生。即在憤怒情緒的表達上,男生較女生更不愛表露自己的情緒,一般壓抑自己的憤怒情緒,將其指向於內;而在憤怒控制方面,男生也會為防止憤怒表露在外而做出的認知努力更多一些,即對外向怒的控制較多一些。

  有研究指出,憤怒特質是引起心理疾病的決定因素之一[10]。Deffenbacher等[11]發現,高特質怒個體體驗憤怒的頻率高,強度大,傾向使用不當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憤怒,從而影響其心身健康。有人曾提出焦慮是憤怒的後果,通過認知努力可以降低憤怒表達水平,從而降低焦慮水平[12]。而在憤怒的表達方式方面,早期精神分析曾指出內向怒或憤怒受到壓抑,可引起抑鬱[13]。國外不少有關憤怒表達方式的研究都支援壓抑負性情緒的習慣可引發一些心身症狀[14-15]的觀點。另外,有關憤怒控制的相關研究發現,較差的憤怒管理會為個體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16]。本研究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憤怒指標與心理健康指標顯著相關,證實了這種憤怒的特質、表達和控制對各項心理健康水平的關係。

  進一步的迴歸分析發現,這些較穩定的憤怒特質及處理方式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產生不同的影響,其中總體心理健康水平和抑鬱主要與特質怒、內向怒和憤怒的控制有關,而焦慮則主要與特質怒有關。提示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時,可以進行憤怒管理教育,通過干預降低大學生的憤怒表達傾向、疏洩內向怒和增強憤怒自我控制能力等多個方面,來提高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特別是改善抑鬱狀態。而對大學生焦慮狀況的改善則主要是降低其憤怒表達傾向。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憤怒控制是3種憤怒處理方式中唯一對心理健康有益的因素,是指個體在狀態怒情境下,試圖使用認知策略以處理或解決矛盾衝突,從而減少衝動行為。因此,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如寬恕干預等改善個體對憤怒情境的認知,提高大學生的憤怒控制能力,以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另外,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也應該對男、女生的憤怒干預有所區別。男生有較高的內向怒傾向,應對男生的干預要多關注於其內向怒的表達,及時發現其內在的憤怒情緒,引導他們合理疏洩,防止長期的內在怒的積累導致的情緒爆發以及由此引發的不良社會後果。

  4 參考文獻

  [1] 邱鴻鍾. 大學生心理衛生.2版. 廣州: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8-119.

  [2] SPIELBERGER CD, JOHNSON EH, RUSSELL SF, et al.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anger: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Anger Expression Scale//MA C,ROSENMAN RH.Anger and hostility in cardiovascular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1985:5-30.

  [3] HAZALEUS SL,DEFFENBACHER JL. Relaxation and cognitive treatments of anger.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86, 542: 222-226.

  [4] SPIELBERGER CD. STAXI-2 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2: Professional manual. Luts,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9.

  [5] 舒良. 抑鬱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1999,13增刊: 194-196.

  [6] 吳文源.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 1999,13增刊: 235-238.

  [7] GOLDBERG DP, HILLIER VF. A Scaled vers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Psychol Med, 1979, 91: 131-145.

  [8] DOSTER JA, PURDUM MB, MARTIN LA. Gender differences, anger ex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J Nerv Ment Dis, 2009, 1977: 552-554.

  [9] KOPPER BA, EPPERSON DL. Th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of anger: Relationships with gender, 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 depression, and mental health functioning. J Couns Psychol, 1996, 432: 158-165.

  [10]LARA DR, AKISKAL HS.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the spectrum of mood, behavioral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based on fear and anger traits: II. Implications for neurobiology, genetics and psycho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J Affect Disord, 2006,94 1-3: 89-103.

  [11]DEFFENBACHER JL, OETTING ER, THWAITES GA, et al. State-trait anger theory and the utility of the Trait Anger Scale: Anger. J Couns Psychol, 1996, 432: 131-148.

  [12]HAZALEUS SL,DEFFENBACHER JL.Relaxation and cognitive treatments of anger.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86, 542: 222-226.

  [13]FREUD S.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STRACHEY J.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London: Hogarth Press,1957:152-170.

  [14]KOH KB,KIM DK,KIM SY,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anger management style, mood and somatic symptoms in anxiety disorders and somatoform disorders. Psychiatry Res, 2008, 1603:372-379.

  [15]QUARTANA PJ, YOON KL, BURNS JW. Anger suppression, ironic processes and pain. J Behav Med,2007,306:455-469.

  [16]PETKOVA M, NIKOLOV V, PANOV G.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anger and aggression. Trakia J Scienc,2005,3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