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經濟發展的相關論文
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兩者既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又是相互對立充滿了矛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職業教育是教育同經濟最直接的結合部。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經濟,要求普遍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撐,是促進區域經濟產業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產業;人力資源開發
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反作用。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區域產業經濟,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普遍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因此要求職業教育健康持續發展。
一、職業教育發展是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1.發展職業教育能為區域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援
我國地域遼闊,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是發展區域經濟不可迴避的大問題。目前,我國城鎮每年需要就業的勞動力約2400萬人,富餘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的願望迫切。為了促進社會就業,加快我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步伐,必須大力發展區域職業教育,加強區域職業學校建設的同時,要特別重視下崗職工、轉崗人員以及待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區域職業教育要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勞動力就業需要發展職業培訓,區域產業改革、結構升級需要培養更多的熟練技術工人。培養區域經濟建設需要的職教人才,是區域經濟建設的當務之急,也是區域經濟長遠發展的人才保證。發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有利於提高區域勞動力整體素質,解決就業難問題,從而加快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程序。發展職業教育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質的重大舉措,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就業再就業的重大舉措;是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把我國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提升我國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2.職業教育是促進區域產業經濟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
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區域性經濟發展的主線,職業教育發展必須圍繞這一主線服務。中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重點是能源及化學工業、重要礦產開發及加工業、特色農牧業及加工業、重大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旅遊產業。我們要具體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和不同的發展特點,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區域工業發展需要培養和輸送大批技術工人,職業教育可以為工業發展培養合格人才,形成人力資本,直接作用於生產活動中。據歐洲發達國家統計,工人技術水平每提高一級,勞動生產率就提高10%—20%。而我國統計資料顯示,有三分之一明虧或潛虧企業中,80%的原因在於內部管理和工人操作技術不過關。可見,職業教育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職業教育還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各種服務性人才。第三產業發展可以更好地為第一、第二產業提供服務支援,培養各種各樣的服務性人才也離不開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培養服務性人才方面尤其具有優勢,可以根據需要快速培養行業技術人才,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職業教育是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
3.發展職業教育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職業教育發展》明確規定“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農村經濟、科學技術、教育統籌發展的需要,舉辦多種形式的教育,開展實用技術的培訓,促進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可見,發展區域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路子,必須培養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具有開拓精神和市場意識的新型農民。要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實行城鄉統籌,一方面要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此,職業教育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的戰略性問題,也是廣大農村勞動者必須積極參與的利益性問題。現代農業發展依靠的是技術,農民必須懂得一定的生產技術,以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需要加強職業教育,從而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對於農村富餘勞動力而言,外出務工需要掌握一技之長,自主創業也需要學習致富技術,這些都離不開職業教育,農民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需要接受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職業教育成為具有較高文化素質的農民,有利於解決農民收入問題,進而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是“三農”問題的重要治本途徑之一。
二、區域產業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發展對策
***一***確立職業教育為產業經濟發展服務的理念
1.明確職業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
職業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職業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作為發展區域經濟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以“立足區域實情,改革區域職教,服務區域經濟”為宗旨,推動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良性互動。我國幅員遼闊,職業教育發展千差萬別,必須把握好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職業教育指導思想,結合區域實情,對職業學校教育、企業職工培訓、農村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等進行統籌協調,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的功能,提高職業教育與產業經濟發展的關聯度。
2.職業教育專業發展要與區域產業叢集發展對接
職業院校進一步明確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加強緊缺人才重點專業建設,圍繞區域優勢產業需求辦好特色專業。如湖南職業教育“十一五”期間的重點特色專業建設規劃,一是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調整高職教育專業結構。以主導產業為導向調整專業結構,大力發展面向區域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大力推進特色專業、精品專業、精品課程和教材建設,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及人才市場變化的需求。
***二***建立區域企業職業教育新機制
1.區域內職業學校要廣泛開展以崗位培訓為重點的職業培訓
開展崗位培訓是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區域經濟以中小型製造企業為發展龍頭,對操作崗位的從業人員要求較高,需要員工具備過硬的操作技能。職業院校大力加強技術工人,尤其是高階工和技師、高階技師的培訓,逐步形成初級工、中級工、高階工、技師、高階技師梯次結構,這有利於企業人力資本的累積。也有利於職業院校直接對接區域產業培養人才,對管理崗位的職業培訓應集中在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通過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職業培訓機制,從而使企業職業教育規範化、正規化。根據不同的培訓型別,企業必須做到職前培訓與職後培訓相統一、在崗培訓與轉崗培訓相統一、技能培訓與素質培養統一,努力構建學習型企業。
2.企業要積極構建與職業學校的溝通合作機制
企業需改變只追求經濟利益的短視行為,從企業的長遠發展著眼,注重人才培養。一是積極開展與學校的合作,根據行業規範、工作任務分析和崗位任職資格,為學校人才培養提供合理建議,並提供行業最新資訊,使學校教學課程與企業需求想適應。二是企業要積極尋找產業佈局調整、結構升級的途徑,與學校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促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企業可探索建立職教聯盟,實現資源共享,互幫互助,完善企業職業培訓網路。
3.走職業教育集團化經營之路,實現辦學主體多元化
職業學校以政府學校為主,更需要鼓勵企業、行業辦職業學校。企業要樹立科學的用人觀和效益觀,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聯合區域內同行業企業建立職業學校或職業教育集團,利用技術力量、資金優勢促進職業教育主體多元化,為本行業發展培養技術人才。這種高度集約化的辦學方式,是職業教育實現質的飛躍發展。實現集團化辦學,可以有目的、有重點地集中資金投向,保證重點工程的建設,保證實習基地建設規範化、一體化、現代化;可以加強職教內部諸要素的融合,進一步密切職教與自身以外的經濟建設的聯絡,不斷培植新有利於職教發展的增長點,達到辦學效益最大化。
***三***構建農村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堅持以人為本的農村職教發展指導思想
我國有九億農民,佔我國人力資源的絕大多數。傳統思想往往重視農村自然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人力資源的軟指標,沒有把職業教育納入農村整體發展規劃。造成勞動者素質偏低,難以實現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近幾年,農業產業和規模化經營模式和富餘勞動力轉移的經驗,充分證明了農村職業教育和農民培訓的先導和基礎性作用。只有依靠農村職業教育發展。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才能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城農民工的收入情況也充分證明,人力資源的投資具有較高的回報率,是見效最快,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項投資。近年來,大量農村務工青年湧入城市,他們不同於上一代,一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二是具有相應的專業或技能;三是要求更高的經濟回報;四是他們的思想、目標更趨同於城市人,更想在城市發展,農村青年到職業學校學習知識、學習職業技能,正是由人力資本轉化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方式,這是縮小城鄉差別、現實指導思想創新的關鍵。
2.貫徹中職涉農專業免費政策,增強農村職業教育吸引力
2009年12月24日,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和人社部聯合下發《關於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費工作的意見》指出,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對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免除學費***財教
〔2009〕442號***。來自農村的低收入和收入困難家庭的子女,往往因為學費問題輟學到外地務工,補貼家用。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對於減輕農民負擔,增強中等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嚴格執行涉農專業免費政策,擴大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要適當引入高校助學金、獎學金政策到職業學校,取消年齡限制,實行彈性學制,使廣大農民有機會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為新農村建設培養新型農民。
3.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
針對農民的職業教育要大膽跳出“農門”,不侷限於傳授種植、養殖技能。教育、人社、農業、林業、農辦等系統教育培訓機構要充分發揮其各自的主導作用和優勢,建立起立足本區域實情,符合當地第二、三產業發展狀況和勞務市場變化的勞動力轉移培訓網路。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和經濟發達地區有序轉移,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生產經營水平。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構築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加強縣城職教中心建設,與政府、企業保持良好的溝通,掌握當前市場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制定專業教學內容,增設“短、平、快”的專業。通過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方式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總之,大力開展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對促進新農村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保持農村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在理論層面,還是現實層面,抑或是在政策層面,既有現實需求又有發展需要。
4.做好農科教結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這方面可以借鑑韓國“後繼農漁民農村經濟發展”的經驗,對在校立志學農、畢業後願意務農者,政府給予創業資金上的支援和稅收政策上的優惠。中央政府應加大隊農村職業教育的轉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地方財政要多渠道籌集職業教育經費,按國家規定的教育經費投入支援農村職業學校建設。農村職業學校和職教中心應加強與涉農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合作,提高農業技術指導水平,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發展區域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路子,必須培養適應區域經濟建設需要的職業教育人才。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競爭中搶佔領先地位,各區域地區在培養核心競爭力方面積極尋求新的突破口。有的定位於現代製造業,有的潛心於現代服務業,有的著眼於現代農業產業,更多的則是幾者兼顧。但無論如何定位都離不開職業教育的發展。只有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技術成果轉化、產業結構的調整、產品升級換代和現代服務業的需要。區域職業學校要立足區域經濟,創新專業設定、辦學模式等,形成良好的職業教育氛圍。農村職業教育要抓住歷史機遇,以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以提高農民素質為本,從而真正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業鬆.在零下百度重溫縣域經濟[J].現代鄉鎮,2004***7***.
[2]國務院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我國勞動力就業的潛力對策[J].巨集觀經濟論壇,2007***11***.
[3]姜?蕙.當代國際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概論[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
[4]虞城縣教育局.虞城縣2009—2012年職業教育攻堅計劃的通知[EB/OL].
[5]李紹鶴.惠安多措並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N].泉州晚報,2009-05-15***13***.
[6]陳滿明.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促進縣域經濟發展[DB/OL].
- 教育與經濟發展的相關論文
- 關於愛情的英語故事欣賞
- 父親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 滑鼠不靈的常見解決方法介紹
- 辦公室沙發擺放風水是什麼
- 夏天為什麼容易得皮炎
- 新年新氣象文章作文
- 那種祛痘方法好祛痘有哪些方法
- 新手下雨天有哪些開車技巧
- 生肖屬牛的人命運好不好呢
- 空間最火說說男生霸氣
- 小學三年級英語怎麼學
- 高一新生如何學習地理
- 一學一做徵文團員徵文
- 生產車間班組長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 關於堅持就是勝利議論文
- 周公解夢夢見飛蛾意味著什麼
- 各年齡段的美白方法有哪些
- 高血壓的成因與防治方法吃什麼降血壓
- 餐廳收銀辭職信怎麼寫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