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土木建築相關論文
在國民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城鄉建設日新月異的時下,土木建築工程可謂是比比皆是,而作為土木建築工程基礎性技術的土木建築地基檢測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木建築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土木建築相關論文範文一:土木工程建築施工階段環保管理探索
摘要:減少水汙染,水汙染是當前土木工程環保工作的一項漏洞,施工方應當注意用水量的問題,可以考慮進行分路供水的方法,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汙水和生活用水分開排放,同時實施分路計量。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築施工
1土木工程中實施環保管理的意義
1.1屬於施工必要要求
由於其必然會造成環境汙染、地形地貌改變、資源消耗等後果,故而必須要進行相關的環保管理。就一般情況而言,節能、環保二者往往互為因果,緊密相關。在整個土木工程施工活動中,應對資源材料消耗加以有效控制,從而對現有資源加以合理調配。截至如今,施工中的節能環保一直是施工方在能耗方面的一個重點研究的內容。
1.2屬於時代需求
如今,世界各國都將“可持續發展”定位為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而該思想核心內容就是盡最大可能將環境汙染、資源消耗等降至最低。而就土木工程層面來說,其活動主要在於將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環境破壞盡最大可能加以減少,而在實施過程中也應講究“防治結合”。在此過程中,還應有效貫徹環保理念,即盡最大努力將不必要的資源消耗降至最低,在生產成本的節約過程中促進土木工程發展。
1.3屬於社會必然趨勢
因為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機械作業必不可少,故而揚塵問題、噪聲汙染等都應有效加以控制。除此之外,土木工程還有著很大程度上的水資源消耗和汙染的問題,故而在其間還應將廢水排放、水資源利用等問題加以有效處理,從而形成經濟、環境二者之間的協調發展。
2土木工程施工環保管理現狀
眾所周知,環保管理也應劃入“可持續發展”理念範疇,而就土木工程層面來說,在此方面主要在於建設過程中有效協調環境和工程建設二者之間關係,盡最大可能去減少環境破壞,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其間問題還頗為明顯。
2.1理念缺失
在管理、建設過程中,為數不少的土木工程管理人員往往很難認識到整個工程的效益和環保管理之間的關係,也沒有真正認識到工程建設中融入環保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具體表現包括:生產方式中很多高資源消耗狀況有增無減,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內容僅僅停留在紙面,疏於管理和施工造成的各種形式的汙染。而上述問題往往造成了施工企業的社會形象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大打折扣。
2.2裝置落後
如前文所述,土木工程的建設施工進度和質量往往依賴於眾多機械裝置,而就施工情況而言,很多施工專案中,所應用的一系列機械裝置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陳舊問題,環保標準和相應要求相差甚遠,造成的各種形式的汙染難以得到控制,不利於開展環境保護的各種活動。
2.3技術制約
目前,中國大陸生產土木工程建築相關環保材料的技術水平和先進國家地區相比相差甚遠,此外中國大陸的土木工程環保侷限於材料層面而沒有深入到環保理念層面上,這也造成了為數不少的環保建設方式根本無法真正實施。
3土木工程環保管理措施分析
作為一項以實現工程建設與環境協調為目的的綜合措施,土木工程環保管理是一種綜合多方面管理、控制手法的活動,故而其可以從如下幾個層面著手:
3.1完善管理模式
截至如今,監督力度不夠已經成為了環保管理模式的建設和深入所面臨最大問題,為此,在環保管理措施的執行過程中,有必要將相關標準嚴格化執行,並在其間有效地建立健全獎懲條例和監督體系,作為建築方,則應配合環保行政部門工作,有效監督施工過程中的行為。並收取相關的抗汙染費用以抑制來自施工方的各種環境汙染,及時提出有關於環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式方面的各種意見和建議。
3.2制定有效措施
第一應充分分析施工所需要的機械裝置以及相關材料,對落後的機械裝置加以淘汰;第二應制定基於相關環保技術標準的施工規劃,分析其中可能出現的環境破壞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第三則是處理好各種形式的汙染,尤其是嚴禁汙水排入河道和定點堆放淤泥表土等工作內容。
3.3落實環保技術
第一應將施工過程中所需的環保技術加以明確化,並改善其中一系列的環保標準和相應技術;第二應對一系列技術加以改良,並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裝置;第三則是儘可能減少資源消耗,並廣泛應用環保材料。
1保護土木資源,筆者認為施工方在施工期間要盡力做好土地資源的保護工作。土木工程通常佔用地面的面積比較大,因此在施工的時候使用磚塊類材料相對較多,但是這種材料是經過土壤燒製而得到的,大量使用或者濫用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土地資源浪費現象的出現。所以,在使用材料方面,施工方應當儘量使用空心磚,逐漸放棄過去的實心磚。一來對部分土地資源進行了節約,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二來,在建築通風和穩固性方面,空心磚比實心磚更加具有優勢。所以,應當選購空心磚,提高資源的節約利用率。
2控制裝置汙染排放,土木工程施工離不開大型機械裝置,部分裝置老舊,部分則是存在振動問題,導致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發生比較嚴重的噪聲汙染和塵土汾陽。在噪聲汙染方面,施工方可以通過更換裝置部件來解決這個問題,淘汰老舊零件,控制裝置在電能的不必要消耗。在塵土汙染空氣問題上,施工單位可以通過在工程建設點周圍使用防塵罩,可以降低空氣中塵土散播的程度。
3減少水汙染,水汙染是當前土木工程環保工作的一項漏洞,施工方應當注意用水量的問題,可以考慮進行分路供水的方法,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汙水和生活用水分開排放,同時實施分路計量。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對於自然中原有的水資源可以多加利用,比如說雨水等,對於施工地點的水資源裝置也應當定期進行檢查,防止施工隨意進行水排放而產生水汙染的問題。
4結語
節能環保是現如今各項工程的焦點,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材料、技術、裝置的管理,培養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汙染,積極營造環境友好型社會,讓經濟發展與環境相協調。
作者:劉廣斌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土木建築相關論文範文二:土木工程建築力學課程教改
土木建築工程,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科學研究,事故分析,都與工程結構的力學問題相關。建築結構技術是建立在土木工程建築力學上的學科,建築力學知識掌握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建築結構選型技術的學習和在實踐中的應用。過去我們的建築力學與建築結構技術課程教學環節嚴重脫節,落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造成了建築設計與結構設計間存在技術空白,直接影響到建築師創造力的發揮。為填補這一空白,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在大學的四年必須學好力學課程。
一、運用現代教學理念進行課程改革
1.針對不同的培養目標優化力學教材。在《建築力學》中,建築學專業的兩門重要技術基礎課是建築力學和建築結構選型課程,前者是後者的鋪墊和準備。以前大量的建築學專業力學教材,都是把建築結構工程中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教材加以刪減、精簡、濃縮、改寫而成,卻極少考慮兩個專業的學習目的和要求,有的甚至幾個專業共用同一建築力學教材。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有些學校教師著手進行教材改編,打破了以結構專業特點所形成的分類界限,並把所需各課程內容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新的體系,這樣教材內容圍繞以掌握概念為基礎,以強化力學在結構中的實際應用為重點,教師在教案編寫和課件製作中,就能在教學內容上合理取捨,並可以聯絡建築結構工程實際選講有特色的例題、習題和思考題讓學生掌握。
2.做好備課工作。力學相對其他課程來講理論性比較強,教師授課時要結合工程例項來講解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來力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都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而又為實踐所用,因此,要求教師在授課時儘量把抽象的概念、理論與實際的建築工程聯絡起來。如在講結構的內力分析時可以教室的結構為例,讓學生分析樑、板、柱的荷載、內力,樑的截面尺寸。在講到結構的穩定性時,可以以施工現場腳手架的搭設、腳手架的倒塌問題等,讓學生試著用力學的方法思考解決問題,學生本來對自己的專業就很期待,當發現這門課程可以用在實實在在的建築物上時,便能真正體會到力學這門課程的重要作用,體會到力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明白作為一名工程師掌握力學的重要性。這樣,即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活躍課堂氣氛,實現教學互動。除此之外,教師可採用多種方式與學生交流,如當面交流、論壇交流、E-Mail等。好的互動效果不一定就只能在課堂上體現,學生需要及時向老師反饋資訊,而老師也應主動地虛心地向他們諮詢意見,瞭解如何上課才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找到自己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這樣,師生距離拉近了,學生學習變輕鬆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也無形提高了。
二、改革教學觀念和方法
1.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天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對未來世界的探索精神。樹立教育的主要目標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複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首先教師要創設條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建築力學》的緒論課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現從古代建築到現代建築、從國內著名建築到國外著名建築,從民用普通建築到大跨度和超高層的標誌性建築的受力分析和結構造型特點,闡明建築力學知識的正確應用是這些建築的成功原因之一,從而給學生後續的學習留下了期待和想象的空間。
2.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要求對每一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從多方面尋求多樣性答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他們的終身自學提供了有利的保證。在《建築力學》課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首先要培養學生養成“多看多想”的好習慣,建築物的設計千變萬化各有特點,但萬變不離其宗。在課堂講解知識點的時候通常是多舉工程案例,然後要求學生課下自己觸類旁通,再通過自己對身邊建築的觀察在現實中去尋找。
3.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能更深刻地理解課堂知識,並在實踐中創造性的學習,以檢驗自己知識的正確性。《建築力學》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實踐條件,引導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比如在講解“約束和約束反力“這一內容時,向學生舉出在身邊處處形成的各種約束及特點,藉此培養學生由抽象到具體,再由具體回到抽象的思維方式,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建立一種良好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機會,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激發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創造的靈感、創新的能力。
4.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利用結構模型、電子課件、模擬試驗軟體、多媒體教學裝置、計算機網路等現代數字技術,建立一整套系統科學的建築力學多媒體教學體系,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資訊多樣性,多媒體軟體的互動性、整合性、智慧型和實時性等特徵。在多媒體教學軟體的闡述方式上力求淺顯簡明,少用高深的數學,力求用大量的圖解方式來說明建築結構的力學作用,充分展示力在不同結構中的荷載方式、力的分解方式、約束力的產生方式、應力狀態、力的改向、力的分散、彙集及傳遞方式。以圖表、圖書或示意圖的方式結合動畫來表達抽象的思考,培養學生對於空間及建築物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