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數學相關論文
中學數學的特點具有嚴謹性、抽象性和應用性,數學建模是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數學模型來解決,經過數學演練、驗證後再放入實際生活中這樣一個迴圈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數學相關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學數學相關論文範文一:新課改理念下的中學數學
摘要: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的最大特點是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讓每個學生自由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空間。在思考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數學
一、重視教學設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我們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以至於課堂上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是我們的教師不瞭解學生,不注重對教材的分析,忽視課堂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因此教師要在瞭解學生、把握教材的基礎上認真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將內容問題化,進而啟發學生的思考,同時,注重問題的層次性,能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入到知識的探索之中。一堂課的成敗與教師的課堂設計密切相關。課堂活動中,要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充分顯示出來,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問題要留給學生思考,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展示自己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效果。教師還要注意引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動手動口動腦,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都有學生的參與。我們知道,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展開,只有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才能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新課程理念提倡探究式教學,學生是探究的主體,但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求知慾望。
二、重視基礎,培養數學學習能力
數學基礎是學生能力提升的前提,數學基礎的好與差,直接影響著數學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要抓好學生的起始點,規範學生的學習行為,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將學生的每一個環節抓緊,將每一個基礎的內容抓實,將每一個習題都做到位,只有這樣學生的基礎知識才會牢固,才能為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數學中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想等方面,任何一個環節如果有疏漏,將會影響整個的課堂學習效果。聽就是要學生運用自己的耳朵,認真聽教師講,聽同學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師要讓學生不僅認真聽,還要善於聽,聽基礎知識,聽解題技巧,聽思維方法。在聽的基礎上,還要養成說的習慣,也就是將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用語言恰當地表達出來,用最準確的詞語表達自己對概念的理解,也要善於將自己的見解讓別人接受,也要學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效果。“讀”也是一種能力,要學會讀教材,讀解題過程,它是說的前提,善於閱讀教材和課外輔導讀物既能夠延伸自己的學習內容,又能培養自己自學的良好習慣,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寫”就是運用,就是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靈活地運用,熟練地解決問題,它是運用知識鞏固提高的重要途徑。“想”就是要發揮聯想,由已知知識推知未知知識。例如,我們在講完“圓的有關性質”後,提出“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形的”,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就能引發學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生活,體驗學習的快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儘量為學生創造有利於形成聽、說、讀、寫、想能力的條件,並不斷摸索培養的規律和方法。
三、培養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創造力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的最大特點是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讓每個學生自由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空間。在思考中,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數學課堂的開放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感受獨特的課堂效果。它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機會,讓學生通過這個平臺去思考、去交流,在交流中吸收別人的長處,在合作中促進自己的成長。數學開放式問題實際就是思維的開放。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究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展開想象,積極思維,並不斷引向深入。只要教師創設了條件,促進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那麼學生“開放式”的數學思維就會形成。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目:“已知圓的直徑為13cm,如果直線和圓心間的距離為①4.5cm;②6.5cm;③8cm,那麼直線和圓有幾個公共點?為什麼?”這是一道常規題,教學中,我們可以將這個問題改造為一道開放式問題:據氣象部門預報,一臺風中心在直徑是60km的某城市正南50km處,以北偏東30°方向前進,問該城市是否會遭受颱風的襲擊?並說明理由。一個問題形式的改變,一個由常規到開放題型的變化,使問題更具思考性和挑戰性。當然此題還可以進一步變換條件,讓學生思維朝縱深發展。如該城市遭颱風襲擊的時間有多長……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新中國中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發展變化歷程及其啟示呂世虎; 葉蓓蓓課程·教材·教法2012-09-01
2、中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李佳陝西師範大學2014-05-01
中學數學相關論文範文二:數學史與中學數學教學研討
摘要:加強大學數學師範生的數學史能力培養,高校數學教育類課程教師與中學數學教師換崗教學大學數學史的授課不是讓學生記著幾個形象的例項,讓學生讀一下這些材料就行,而是把這些數學史材料怎樣才能更好的為中學數學服務,而大學的數學史教學往往忽略了這點,受教學任務的限制,老師只需要把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違背了開這門課的初衷,使學生不能自如地將所學理論運用於教學實踐。
關鍵詞:數學史;中學數學
1數學史能使學生正確的理解數學概念和定理
2003年,張奠宙先生提出:數學教育要注意選擇正確的形式,要講清楚它的來龍去脈,要有頭有尾,不能老是“燒中段”。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本質,為分析、處理和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指導方針和解題策略,如果學生能夠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會對其終身學習、工作有很大幫助,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數學素養。數學史作用於數學教學設計,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設計安排教學順序。比如,數學概念的產生,傳統的方法是直接把概念展示給學生,然後舉出不同的例子讓學生去辨識,學生很難去進行主動構建,只能是囿圈吞棗式的死記硬背。歷史告訴我們,新概念的產生往往經歷了很艱辛的過程才得以發現。因此,應把教材上敘述的順序顛倒過來,按照數學主題歷史發展順序去設計教學,並儘可能地引用歷史背景,讓學生自己經過努力去發現。分析數學主題的歷史,發現數學史與中學數學之間的內在聯絡。歷史的發展過程可以告訴我們,在一個專題、一個概念或一個結果的發展中,哪些思想、方法代表著該內容相對於以往內容的實質性進步,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它。歷史還可以告訴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困難以及克服該困難的可能的途徑。
2數學史應用於中學數學教學的建議
2.1加強大學數學師範生的數學史能力培養,高校數學教育類課程教師與中學數學教師換崗教學大學數學史的授課不是讓學生記著幾個形象的例項,讓學生讀一下這些材料就行,而是把這些數學史材料怎樣才能更好的為中學數學服務,而大學的數學史教學往往忽略了這點,受教學任務的限制,老師只需要把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違背了開這門課的初衷,使學生不能自如地將所學理論運用於教學實踐。不具備指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合作式學習的教學技能。有些數學史老師也有意識進行數學史技能訓練,但技能訓練流於形式,技能訓練課時太少;技能訓練僅侷限於簡單的模仿,對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新技能研究的力度不夠。訓練內容僅停留在傳統教學技能上,訓練模式一般按教師為中心模式進行,常常只注意如何教,而較少訓練如何指導學生學。所以我認為大學數學史要首先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為了讓學生們接受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這一教學模式,比如我們拿中學的具體某節課,結合數學史,給師範生具體的示範,我們首先要做一些實際調查,比如說,教師可以在相鄰的幾個課時的教學設計時,有計劃地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對這幾節的教學課堂氛圍,學生的積極參與程度,課堂教學成果,學生掌握知識的積極性等進行對比研究,最好是在幾節課結束之後,師生共同探討這幾節課教學模式的異同,學生更喜歡哪一種教學模式,然後再找一節具體的內容,讓師範生有意識的進行數學史穿插進去的訓練,老師點評,其他同學提出自己的看法。當然這可能會導致數學史課本上的知識無法按照進度講完,老師可以抽出一部分材料讓學生自學。可能還有部分數學史老師說自己對中學內容不是太熟悉,這時其實我們採用換崗教學,可使高校、中學教師增進對彼此教學內容的瞭解,非常有利於在新課標要求下,對數學教育類課程內容的改革。只有瞭解了不足,才知道應該如何去改哪裡;只有瞭解了為什麼會出現不足,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地改,這樣即有利於師範生的培養,也使中學教師進一步學習數學史,也有利於數學史教師在瞭解中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更好的進行數學史的教學。這樣的話數學的學習不再是一個只有講課與做題的單調過程,數學的學習可以像其它學科一樣,充滿文化底蘊和學習樂趣,所以作為數學史課程的教師一定要言傳身教,自己在講課的時候就要首先做到這一點,讓我們的課堂生動起來、活起來,有意識的進行數學史教學,從而感染師範生,讓他們學習這種課堂感染力,培養他們以後從事中學教學,這種不可或缺的課堂調動能力。
2.2數學史資料要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有很多老師認為自己手裡很多數學史資料,上課時隨便一個小故事運用進去就行,其實讓數學史真正的為中學服務,應該需要每位數學老師一生不懈的努力,因為每段時期,學生不同,情況不同,都有可能需要你改變教學模式。當然我並不是說不需要這些小故事,這寫歷史材料是數學史運用於中學教學的基礎,我們要大量閱讀這些東西,例如數學史學家嚴敦傑先生所撰寫的《中學數學課程中的算術史材料》、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所撰寫的《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還有姜伯駒先生撰寫的《一筆畫和郵遞路線問題》等[2]。這些數學史方面的著作都是十分適合數學教育工作者們閱讀的著作,通過對這一類著作的通讀,教師們可以在無形之中使數學史在具體的教學中得到體現,從而更加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成果。數學史具體應用於數學教學,並不是生硬地將二者捆綁和拼湊,而是需要數學教育工作者們在課前做出大量的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應用多媒體技術優化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柴玉英內蒙古師範大學2008-01-18
2、極限與極限思想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陳中華海南師範大學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