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發展的環境治理研究論文

  旅遊產業主要指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旅遊產業要素進一步擴充套件,各要素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緊密的旅遊產業鏈。旅遊產業具有三大動力效應:直接消費動力、產業發展動力、城鎮化動力,在此過程中,旅遊產業的發展將會為這一地區帶來價值提升效應、品牌效應、生態效應、幸福價值效應。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旅遊產業發展的環境治理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旅遊產業發展的環境治理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2004~2013年,中國GDP年均增長達9.6%,但卻是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而換來的高增長。我國GDP低於全世界的10%,但卻消耗掉全球20%的能源、54%的水泥和30%的鐵礦。過度的資源消耗不但使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也限制了產業的發展空間。旅遊業被認為是不依賴資源消耗的服務產業,實際上,旅遊產業是集食、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整體需求,旅遊產業體系離不開對資源的依賴。

  1 旅遊與環境影響的相關係數

  旅遊是旅遊者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或追求身心健康、愉悅或享受高效的服務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的過程,對外部環境和服務質量有很高的要求。理論上,景區遊客增加消費相應地使景區的收入也提高了,為景區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了保障,但同時,也給環境帶了負面的影響。據中國統計年鑑、中國環境統計年鑑、中國旅遊業統計年鑑2000年以來的統計資料整理測算表明:旅遊人次增長率與國內總旅遊人次增長率、廢水廢氣排放增長率有很大的關係。

  1國內旅遊總人次與廢水排放、生活用水排放總量密切相關。國內旅遊總人次與廢水排放的總量相關係數高達0.97,國內旅遊總人次與生活用水排放總量相關係數更高達0.99。旅遊人次是影響廢水排放,尤其是生活用水排放的重要因素。

  2國內旅遊總人次與生活廢水排放量、總的廢水排放量有很高的相關係數,但與生活氨氮排放量和生活COD的排放量的相關係數不高。可能是因為技術進步或廢水治理降低了COD和氨氮排放量而引起的這一現象,也可能是因為旅遊休閒過程當中廢水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遠遠要比工業及生活廢水的小得多,如此來看就很可能實現旅遊過程中廢水的低成本迴圈使用。

  3廢水治理支出與旅遊人次關係密切,有高達0.9849的相關係數,這或許能解釋為由於旅遊人次增加引起廢水排放量的增加,因而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環境治理經費,這樣導致廢水治理支出的增加與旅遊總人次增加具有高度的相關性,這種解釋在理論上證明了廢水治理費用與旅遊人次增加的相關性。

  4影響景區環境質量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是廢氣的排放SO2、NOX、CO2等,因相應的旅遊業生活廢氣排放總量、廢氣排放總量的統計資料的缺乏,旅遊活動直接排放廢氣量無法計算。不過從資料來看,工業廢氣排放總量與國內旅遊總人次有高達0.99621的相關係數。但要從理論上來證明工業廢氣的排放量與旅遊人次相關性較高,則需對旅遊業直接或間接消耗了多少工業品來做進一步推算,因為生產這些工業品中又增加了工業廢氣的排放。

  5國內旅遊總人次與SO2的排放相關係數-0.85466,國內旅遊總人次與能源消耗相關係數很高且反向變化,說明旅遊業能源的消耗並沒相應的增加SO2的排放量,這種現象可能一是因為技術進步使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二是廢氣中的SO2排放含量通過廢氣治理來降低,這或許與近10年來中國增加了10倍的廢氣治理費用投入有很大關係。

  6國內旅遊總人次與生活煙塵排放量相關係數為0.6937,可能是由於旅遊活動帶來的煙塵的絕對排放量低,在整個生活煙塵排放的比重不高而引起的。

  通過對國內旅遊總人次與廢水排放和廢氣排放的相關係數分析,進一步證明了旅遊活動越頻繁相應的環境汙染就越大,不過10餘年來也不斷加大了對環境汙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有效遏制了其對環境的危害,解決旅遊業對環境汙染的重要手段就是通過環境治理和技術的進步。

  2 旅遊產業發展對水環境影響及其治理績效

  旅遊人次與廢氣、廢水等汙染物的排放有很大的關係,表明旅遊業的發展也增加了環境的負擔,相應的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制約了旅遊業的發展。為進一步定量論證旅遊活動與環境汙染的相互關係,在旅遊人次與生活廢水排放量存在某種函式關係假設的基礎上,根據2000年以來的中國統計年鑑資料、中國旅遊統計年鑑資料和中國環境統計資料進行函式模型擬合。

  休閒旅遊人次增加與生活廢水排放增長散點圖分佈特徵幾乎呈一條直線除2002年以外,基於此,假設兩者是線性函式關係,進行OLS迴歸分析,結果如下:

  X生活廢水排放總量=0.162914Y旅遊總人次+0.847747

  R-squared=0.991361 S.E.=0.0237 D.W.=2.0724

  迴歸分析證明:每增加1%的旅遊總人次,就增加0.16%的生活廢水排放量,按照2000~2010年中國旅遊總人次年均18.6%的增長速度推算,旅遊活動造成了生活廢水排放高達2.97%的增長率,生活汙水是旅遊活動中排放最多的,增加了景區的環境壓力,以及汙水處理的成本,使景區環境質量降低了。

  為建立旅遊總人次與COD和生活氨氮排放量的函式關係,首先假設在技術不變和廢水治理不變的條件下,以2000年汙水排放技術水平為基期即單位生活汙水COD和氨氮含量不變,生活汙水排放量增加的同時,氨氮和COD排放總量也在增多。技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因加大了廢水治理的投入而減少了生活廢水COD、氨氮排放量與實際統計生活COD、氨氮排放量之間的差額。基於汙染治理費用投入增加額與COD、氨氮排放減少量之間的高相關關係,通過分析三者的散點圖,以2006~2010年資料進行OLS迴歸分析,結果為: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水環境的汙染以及汙水的排放是在所難免的,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旅遊業的發展。只有通過加大環境治理的投入,從而降低休閒旅遊業對水環境的破壞。   3 旅遊產業發展對大氣環境影響及其治理績效

  景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不僅是健康旅遊的必要條件,也是吸引遊客的關鍵所在,更是凸顯了景區與其他景區的競爭優勢。理論上,景區短時間內急劇增加旅遊人數,餐飲、住宿等相關的服務產業也在增加,從而導致大量物質資源的消耗,進而造成水汙染和大氣的汙染。

  從理論上說旅遊人數的增加必然帶來相應廢氣排放量的增加,然而,對近10多年來的環境統計資料分析表明:儘管隨著經濟的增長廢氣總排放量在不斷快速增加,但是廢氣中SO2、煙塵等汙染因子總量卻增長緩慢,S02的排放總量卻在逐年下降。所以,休閒旅遊人次與生活SO2排放並不相關,與生活煙塵排放量相關係數也很低,但是與廢氣治理投入的費用在統計量上密切相關。這一結果並不能否認休閒旅遊人次增加導致了廢氣總量的排放這一事實,只表明技術進步和廢氣治理投入的增加降低了廢氣中環境汙染物質的含量。

  2000~2011年《中國統計年鑑》的資料表明,生活汙染源廢氣排放量佔整個排放量的比重很低,2011年生活用的SO2排放量在總排放量中僅佔14.68%,生活煙塵排放量是總排放量的27.24%。事實上,休閒旅遊產業CO2、SO2和煙塵的排放量佔總排放量的比重更低,短期內休閒旅遊人次的增長難以改變其佔總排放量的比重。因此,假設環境治理技術和費用投入不變的條件下技術進步與空氣汙染治理費用對工業和生活排放SO2、煙塵等治理的單位貢獻是相同,休閒旅遊空氣汙染物的排放量佔生活排放量的比重是一定值,旅遊中空氣汙染物的排放增長比率必然約等於生活空氣汙染物排放總量增長比率。

  休閒旅遊人次與技術不變條件下生活SO2排放量和煙塵排放量相關係數很高,這一結果不僅證明了理論假設,而且為二者構建某種函式關係提供了實證依據。

  在技術不變和空氣汙染治理不變條件下,休閒旅遊人次的增加對空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儘管其絕對量很小,比重不高,但是增長速度很快。尤其是旅遊高峰期,短期內旅遊人次的高速增長對景區空氣環境質量的負面影響更加明顯。旅遊區高質量的大氣環境是休閒者關注的重要因素,休閒旅遊人次的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空間,控制單位時間和空間內的人流量則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