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武術的發展之路

  武當武術是一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漢族武術流派。元末明初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被尊為武當武術的開山祖師。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前段時日,餘結束北京、天津等地個人畫展暨武當武術交流活動,返回成都之際,收到邀請得知第三屆傳統武術節由國際武術聯合會和中國武術協會主辦,十堰市人民政府承辦,將於10月28日至11月2日在十堰市武當山舉辦的訊息,頓時令人心潮澎湃,無比興奮!

  武當武術,是中華武術的一大流派。歷來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武當拳又以“內家拳”為主。武當武術與道教淵源甚深,道士修煉悟道,往往伴以練習武功。宋代以前,武當道士中就有無數武林高手的出現。北宋,曾在武當山修煉的張三丰集其大成,他按中國道教文化的“三經”在武當山開宗立派,命名為武當派。復經數百年流傳發展,後來繁衍派生出許多武當派拳種門類,為武當武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武當武術的內家拳,明至清初,盛行浙東一帶,歷時約兩百年,其間高手迭出。清末明初,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在北京一帶流傳甚盛。民初以降,後經過開辦拳社,著書立說,推廣到一些城市和高等學府。1928年南京成立中央國術館初期,曾開設武當拳、少林拳兩門課程。
 

  

  新中國成立以後,武當武術得到了廣泛推廣,尤其是1978年以後,更有長足進展。1982年舉行全國武術工作座談會後,散在各地的武當派各門拳種拳法被逐步挖掘出來。湖北省率先挖掘出拳種8門,後來蒐集到各地挖掘整理的武當派拳種功法30多門。有關部門還成立了武當武術拳法研究會,出版了會刊《武當》雜誌。1987年6月,武當山舉行全國武術擂臺賽,來自九省20多個武術代表隊的160名武術好手登臺獻技,觀眾達15萬人次。1991年11月,中國湖北武當武術文化節在武當山舉行,在群眾中產生了強身養身愛國的良好影響。武當武術一些拳種還流傳到鄰近各國及歐美和非洲許多國家。武當山地區還把武當武術列為中小學必修課,培養後繼人才。

  武當山是天下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武術流傳至今,形成諸多拳種門類。自宋代武當丹士張三丰真人觀蛇雀爭鬥、夜夢“玄帝”授神拳,參悟道家陰陽變易之理,象形取意,開創武當仙蹤。形成了南以張松溪為宗師,北以王宗嶽為代表的內家拳宗。武當派武功開始揚名四海。

  餘作為武當南宗松溪派神意內家拳法研究會會長、武當紫霄派第三代、南宗松溪派內家拳12代正宗傳人、武當南宗松溪派神意內家拳法一代宗師、掌門人。深感時逢盛世,雖年已66旬,猶覺精力充沛,既感謝武術帶給我健康的身體;更感恩偉大的時代賦予武術更好的發展,使武術能更好地造福人類。

  世界傳統武術節每兩年舉辦一屆,前兩屆由河南鄭州承辦,吸引了全世界130多個國家3000多名運動員參加,是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武術賽事活動,成為對外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本屆選定在湖北十堰市舉辦,武當山作為我國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在世界武術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密不可分割的作用。這對武當武術的發展,傳播、弘揚,對中華武術文化事業的推動與發展,無疑都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

  武當武術的發展和弘揚,必須走武術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以武當武術的發源地武當山為核心,武當派各門拳種向外輻射,廣泛開展與武術各流派的交流和競技活動,通過商業包裝、文化和經濟結合現代傳媒推向國際。除主辦大型賽事活動、出版發行報刊書籍、影視光碟等外,建議借鑑拳擊、跆拳道等推廣模式,在全球逐步建立起“武當武術研究院”、“武當武術會館”和“武當武術發展基金會”等,統一形象標識、教材、科學評判規則等,藉助社會力量,廣納英才,廣聚財源、廣收門徒,更好地普及、推廣武當武術!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武當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其發展與政府的高度重視是密不可分的。武當武術作為溝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橋樑,帶給武當山、十堰旅遊、招商及地方經濟的發展,無疑將是一次巨大的飛躍。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迎接第三屆世界傳統武術節在湖北省十堰市的勝利舉辦,並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