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觀
陶藝的歷史源遠流長。關於,陶藝藝術的發展觀,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釉上淺絳彩”和珠山八友“新文人粉彩瓷畫”藝術風潮
早至清末民初,中國陶瓷藝術領域便掀起了以金品卿、王少維、程門等人和“珠山八友”分別創新的“釉上淺絳彩”和“新文人粉彩瓷畫”藝術風潮。這股向書畫界文人精英靠攏的陶瓷藝術思想,影響了之後近百年來景德鎮陶瓷繪畫藝術的發展。
在珠山八友奠定了新文人瓷畫的基礎之上,中國在上世紀下半葉相繼出現了一大批傑出的工藝美術大師,如王錫良、張鬆茂、秦錫麟、李進、王恩懷、王隆夫、戴榮華等。
王錫良系珠山八友中重要成員王大凡之子,但並未因此在藝術風格上不思革新、承襲舊式,而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新的藝術風格。和王錫良一樣,張鬆茂在50年代也進入了景德鎮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美術研究設計。在這個階段,他學習並吸收了大量優秀民間藝術:諸如青花、影青刻花、琺琅彩、半刀泥、剪紙、年畫等,並且不斷勤奮研習金石、書畫,在創作中能夠博採眾長、自成一體。
從中國釉上淺絳彩瓷繪,到之後的王錫良、張鬆茂等人的藝術,都在不斷完善並促進著中國文人瓷畫藝術的發展。這個藝術風格是整個二十世紀,甚至仍是當下陶瓷藝術創作界和收藏界的主流,為之後更加多元化的陶藝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創作風氣,是中國近現代陶藝領域十分重要的一個藝術流派。
五十年代日美陶藝運動與學院派的崛起
橫觀五十年代的世界陶藝,頗為熱鬧。幾乎在同一時期,美國陶藝家彼得·沃克斯和日本的八木一夫皆不約而同地在東西方掀起了性質相仿的現代陶藝革命。身為瓷器之宗的中國自然也在這次日美陶藝運動的餘波中,深受其影響。而在中國受這股強勁的西方陶藝革命之風影響最大的,是一些在院校陶瓷專業任教的老師們。學院派陶藝家們於是憑藉良好的資源優勢和創作環境,對西方現代陶藝理論和藝術語言形式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在困頓和遲躕中不斷開拓創新,創造了一大批十分優秀的當代陶藝作品。例如清華美院的祝大年,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周國楨、姚永康、施於人等,便是第一批學院派現當代陶藝家隊伍中的傑出代表,兼具教育者和藝術家的雙重身份。
所謂術業有專攻,根據所長專業不同,學院派各藝術家也各有自己的“實驗領地”。如周國楨主要以雕塑為藝術形式,延續了對陶土、瓷土材料自然屬性方面的實驗;施於人則是主攻釉上五彩、古彩,以十分紮實、卓越的硬彩繪畫技巧,設計並繪製了大量形態稚拙、天真,並具有構成形式的作品。
以周國楨為例,八十年代以後的他,立足於本土文脈,將自己的藝術視野擴充套件到歷史文化深厚的西北地區,著力從“黃土文明”中尋求重新喚起蓬勃生命力的源泉。將原始藝術中的“雅拙”,漢代雕塑中“力量”,唐代藝術中的“包容”與自我的感性經驗融為一體,塑造出一個充滿人性的“動物世界”。周國楨十分大膽地打破了傳統材料觀,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對材料的完整性、潔淨度、精緻感、細膩感等的慣性審美,將釉料、泥料殘缺性的追求貫穿在長期的陶藝創作中去,表現了一個返璞歸真,迴歸大自然的現代陶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