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踐報告

  計算機各硬體組成部分的作用、技術引數的認識;掌握計算機拆裝的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技巧;整機硬體部分的拆裝練習;BIOS引數的設定及軟體部分的裝機練習;掌握整機軟、硬體故障的分析判斷方法及處理方法;常用工具軟體的應用;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處理;系統維護的原則與方法;計算機綜合性維護。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方法/步驟

  實訓目的和要求

  1實訓目的:計算機拆裝操作實訓是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的應用技能,通過實訓強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得到提高,掌握計算機拆裝的基本技能;能夠熟練進行計算機各部件的正確安裝、主要技術引數的掌握與應用;對計算機硬、軟體故障的分析判斷與排除。

  2實訓要求:使學生具有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機拆裝的方法及基本技能的;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技術引數、組裝的合理搭配;能對機硬、軟體故障的分析判斷,對磁碟的分割槽格式化、工具軟體的應用,WINXP作業系統的安裝,對各板卡驅動程的安裝,在實訓過程要求學生裝多動手,多實踐,多總結。按時按量完成實訓內容。

  主機板的認識

  主機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systembourd系統板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機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片、I/O控制晶片、鍵盤和麵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機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外掛等元件。主機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機板上大都有6-8個擴充套件插槽,供PC機外圍裝置的控制卡介面卡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區域性升級,使廠家和使用者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機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機板的型別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型別和檔次,主機板的效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效能。

  CPU

  1CPU的工作原理及功能介紹

  CPU是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那麼大,幾十張紙那麼厚,但它卻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譯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CPU的主要運作原理,不論其外觀,都是執行儲存於被稱為程式裡的一系列指令。

  在此討論的是遵循普遍的架構設計的裝置。程式以一系列數字儲存在電腦記憶體中。差不多所有的CPU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提取Fetch、解碼Decode、執行Execute和寫回Writeback。

  2CPU的效能

  主頻:主頻也叫時鐘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資料的速度。

  CPU擴充套件指令集:CPU依靠指令來自計算和控制系統,每款CPU在設計時就規定了一系列與其硬體電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統。指令的強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標,指令集是提高微處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拆裝機

  1拆裝過程

  A:拆開過程及所準備的工具:尖嘴鉗、散熱膏、十字解刀、平口解刀

  B:開啟主機箱,把相應的資料線和電源線小心的從各個介面處拔下來整齊的放在工作臺上。

  C:用十字解刀分別把顯示卡、網絡卡、硬碟、記憶體條、電源、光碟機分別取下來輕放在工作臺上。

  D:先把CPU上面的散熱器取下來放到一邊,然後再把CPU從主機板上取下來單獨放在一邊,此時不要讓灰塵弄到CPU上面也不要用手觸控CPU的下面部分。

  E:最後用十字解刀把主機板上的螺絲旋轉下來隨後把主機板取下來放到一邊在整個過程中最主要的一點是從各個地方取下來的螺絲要分別放開

  組裝機

  2組裝過程

  A:準備材料: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機箱電源、鍵盤、滑鼠、顯示器、各種資料線和電源線等。

  B:現在主機板上安裝CPU和相應的風扇,首先扳開固定杆,將上蓋開啟,注意要完全開啟以便之後好放入CPU,取下LGA 775插槽上的黑色塑料保護蓋,把CPU平穩地放到的插槽中,然後把保護蓋上並且扣上固定杆。

  C:安裝散熱器:將風扇蓋在CPU上方,並將散熱器釦環壓入主機板孔位中,向下壓緊扣環,以鎖定散熱器。另外,為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可以在CPU核心表面塗抹一些散熱矽脂或者散熱矽膠。

  D:安裝記憶體條:掰開記憶體槽兩側的固定卡。對準記憶體條上金手指處的缺口與記憶體條插槽上對應的隔斷位置,垂直向下用力,將記憶體條垂直地插到底。每一條記憶體條插槽的兩旁都有一個卡齒,當記憶體缺口對位正確,且插接到位之後,這兩個卡齒自動將記憶體卡住。

  E:安裝主機板:開啟機箱的側板,把機箱平放在桌子上。把已經安裝好CPU、記憶體條的主機板放進機箱中,將主機板有PCI插槽的一方對著機箱後板放下,並大致將使串、並口、滑鼠、鍵盤介面大致對準機箱背板上的對應插口。

  F:安裝硬碟:首先IDE介面硬碟驅動器的安裝,將硬碟固定在安裝架上。機箱中都設有安裝硬碟的位置,把硬碟放到硬碟固定架槽中,輕輕地將硬碟往裡推,直到硬碟的4個螺孔與機箱上的螺孔對齊為止,然後用專用螺釘一般為粗絲將硬碟固定在硬碟架上,擰緊螺釘。然後連線硬碟電源線。硬碟電源插座為大的4芯電源線,顏色分別為紅、黑、黑、黃,在電源上選擇一根4芯硬碟電源線,將電源線“D”形插頭與硬碟電源插座相連線,應注意方向,反了將插不進去。

  G:SATA介面硬碟的安裝,在主機板上找到相應的介面連線號資料線。安裝光碟機:將光碟機裝入機箱。先拆掉機箱前方的一個5.25in固定架擋板,然後把光碟機從外向內推入機箱,用相應螺絲應十字解刀固定好,依次接好訊號線和電源線。

  H:安裝顯示卡:首先移除機箱後殼上對應顯示卡插槽的擴充擋板及螺釘,將顯示卡很小心地對準PCIe插槽插入。注意,務必確認顯示卡上的金手指的金屬觸點與PCIEe插槽確實接觸在一起。用旋工具將螺釘擰緊,使顯示卡固定在機箱殼上。

  I:機箱內部連線:硬碟指示燈的兩芯接頭,1線為紅色。在主機板上,這樣的插針通常標有IDE LED或H.D.D LED的字樣,連線時要紅線對1。這條線接好後,當系統讀/寫硬碟時,機箱上的硬碟指示燈會亮。這個指示燈只能指示IDE硬碟,對SCSI硬碟是無效的。

  H:安裝顯示卡:首先移除機箱後殼上對應顯示卡插槽的擴充擋板及螺釘,將顯示卡很小心地對準PCIe插槽插入。注意,務必確認顯示卡上的金手指的金屬觸點與PCIEe插槽確實接觸在一起。用旋工具將螺釘擰緊,使顯示卡固定在機箱殼上。

  J:最後把主機外部的連線對應的連線起來了。

  BIOS設定

  進入BIOS設定程式,在BIOS工作時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進入BIOS設定程式:在啟動微機後立即按〈Del〉鍵。當螢幕上顯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資訊時按〈Del〉鍵。如果沒有按鍵提示,也沒有正常啟動,螢幕上將顯示“Press F1 To Continue, Del To Enter Setup”。此時表示BIOS檢測到了某些錯誤,按〈F1〉鍵忽略錯誤繼續啟動,按〈Del〉鍵進入BIOS設定程式。利用方向鍵選擇Standard CMOS Features按Enter鍵進入介面

  安裝Windows 作業系統

  首先在BIOS引數設定完成後就可以安裝系統了,插入一之前準備好的安裝盤到光碟機中,按F10選擇是或者按Y鍵再按enter鍵開始安裝,當系統進入一個讓你選擇不同操作的介面時選擇啟動Windos PE作業系統,進入分割槽介面如下,在分割槽介面中可以對磁碟進行刪除、新增、調節大小以及格式化,此時你可以瞭解此介面的應用以及功能。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在此介面中進行瀏覽設定例如下操作影象 。然後在Windos PE作業系統選擇安裝光碟GHO映象到C盤開始安裝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