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研究
以下是由網小編為您小猴幾整理的論文,供您參考。
[摘要] 企業社會表現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係或稱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是近30年來國外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總結了國外有關該領域研究的三種不同觀點以及六種不同的理論假設,並結合西方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發展,指出未來企業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 企業社會表現 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財務績效
隨著雪災、地震的到來,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企業應如何在贏利與社會責任之間尋找平衡點、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係如何、企業應如何分配資源再次擺在人們的面前。
“企業社會責任之父”Bowen於1953年出版了《企業人的社會責任》一書,標誌著現代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發端。針對主流企業理論忽視社會責任、只強調股東利益最大化的觀點,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和利益相關者理論均認為社會責任影響財務績效。儘管二者研究視角不同,但探討的議題均是企業對利益相關者的道德行為如何影響企業的財富。
一、三種不同觀點
關於二者之間的關係,Waddock 和 Graves1997[1]指出學術界存在三種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二者負相關。即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導致競爭劣勢,弗裡德曼等新古典經濟學家持此觀點。第二種觀點認為二者之間不相關。第三種觀點認為二者正相關,利益相關者理論持這種觀點。學者的實證研究表明,儘管任何時期都存在三種不同觀點,但大多數研究支援二者之間正相關。
二、六種不同的理論假設
關於二者之間關係的影響方向,一種認為企業社會表現影響財務績效,一種認為企業財務績效影響社會表現,並有六種不同的理論假設。
1.社會表現影響財務績效
對此有兩個影響力最廣的假說:一是社會影響假說The social impact hypothesis,認為高社會表現會導致高財務績效,企業可以通過提高企業聲譽,降低商業風險、獲得監管機構更多的支援,吸引財政市場上更多的投資,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期望會增進財務績效Cornell & Shapiro,1987。還有一種是交易假說The trade-off hypothesis,認為高社會責任表現會導致低財務績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導致財務支出,從而降低盈利能力,尤其是當其他公司不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時,會導致它們處於競爭市場中的不利地位與處境。
2.企業財務績效影響社會表現
支援這種觀點的也有兩個假說。可利用資金假說available funds hypothesis,也稱閒置資源假說the slack resource hypothesis認為企業社會表現取決於可供利用的財務資源,良好的財務績效使企業能夠在社會責任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從而導致高度的社會表現。相反,管理機會主義假說則指出高財務績效將導致低社會表現,由於管理者追求個人目標的實現以及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當企業財務績效良好時,企業經理人將減少對社會責任的投資以增加個人的短期收益。當財務績效不佳時,管理者會通過參加一些突出的社會活動以抵消令人失望的結果或使之合理化Preston&O’Bannon1997。
此外,一些研究指出二者之間是互協的synergetic。正相關互協假說positive synergy強調良好品德的迴圈,高社會表現會導致高財務績效社會影響假說,高財務績效反過來又會帶來更佳的社會表現可利用資金理論。相反也可能存在惡性迴圈,即存在負相關互協。強調良好的管理制度,將致使企業在各方面包括財務與社會責任行為方面皆表現良好。
也有學者強調,在當今的高複雜性、高競爭性的商業環境下,企業應在商業領域和企業社會責任領域都開展活動以獲取競爭優勢,使利潤最大化。
三、企業社會實踐的發展及啟示
隨著學術界研究的不斷開展,企業界的社會責任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利益相關者對組織越來越重要時,一些企業還有投資者已經意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企業社會表現已經成為一種競爭策略。同時,西方國家於20世紀90年代開展了SA8000企業社會責任認證實踐,社會意識基金和社會責任投資SRI正成為美國社會主流的一個組成部分。
大量研究和社會實踐都充分證明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關注利益相關者、提升企業社會表現,有助於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增進企業財務績效。這也勢必成為未來企業經營的大趨勢,正如Jocelyn Herridge所強調的未來行業領袖先前一定是堅定的CSR實踐者。企業經營者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同時政府相關機制如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出臺也是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