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的現狀與防範

  企業要想贏得未來,良好的內控體系與財務風險防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的現狀及防範。

  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的現狀

  一內控的制度

  當企業的內控制度執行不力時,組織架構間的牽制與監督不嚴,內控力度弱化。執行內控制度的相關管理人員對於自身工作的重視性不足,而制度上的缺失也會導致獎懲機制的發揮失靈,甚至沒有基本的制度來監督這方面的工作。這就形成一種內部控制制度"執行與不執行一個樣,執行好與執行壞一個樣"的現象。當內控手段形如一紙空文時,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概率就會提升。

  二監督與落實

  有些企業有內控方面的制度與條文,但由於執行不到位或者根本沒有執行,監督與落實根本就不存在。在工作中只講求靈活處理,而不強調原則性。甚至在處理過程中把內控視為形式化的存在,這樣就直接提升了財務風險的可能性,也是造成企業經營事故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有一些企業在內控制度上有相當詳細的條文,但由於缺少監督與落實的制度,也沒有形成統一性的監管體系,那麼就會造成監督效果差,內部監督與審查存在空白和不足。

  三意識與措施

  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於企業的內控管理不重視,把內控管理視作可有可無,只集中精力用於企業的經營與經濟效益目標達成上。這在於企業管理人員沒有深刻認識到企業科學的管理體系與內控制度對企業的積極意義,沒有意識到健全的內部制度對企業潛在效益的促進力。甚至有些企業只是在面臨上級檢查時臨時應付一下,走個過場。這些錯誤的意識直接讓內控管理形同虛設,不僅發揮不了內控的作用,甚至會出現反作用,形成大量的"面子工程".再加上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於內控工作的責任心不強,意識不足,甚至不具有一定的外部風險敏感度,如果此時內部管理人員對企業形勢形成了錯誤的認識,輕則造成內耗,重則影響企業經營的正常運作。

  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控制的防範

  一營造環境

  在企業的內控過程中,塑造良好的企業內控環境,提高風險意識,形成一個互相監督互幫互助的內控氛圍將有利於企業內控措施的執行。基於此,在企業的管理上,應根據現有的經營情況,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內控管理措施,建立起適合於企業自身的風險防範機制。如,先激發與提升領導層在內控方面的責任意識,提高其關注度,讓企業領導層認識到內控對於企業經營效益的作用。再結合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篩選出風險點,對其進行評估與預測,並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制訂出應對措施。根據企業的管理體系制訂出對內控與風險的考察制度,把內控工作與財務風險防範工作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主要內容中來。通過獎懲制度端正內控部門與員工的工作態度,提高其工作主動性。加以配合以良好的企業文化宣傳,如內控方面與風險防範的知識宣傳,內控過程中的管理案例等,普及企業內控知識,讓企業人員從意識上重視內控工作,在工作中重視操作規程,重視業務流程,形成良好的內控原則。當然,為了實現內控與財務風險防控的有效性,還應在年度預算、重大發展決策、重大合同簽訂時發揮民主精神,發動群眾監督力量,彙集集體智慧,提高企業發展決策的科學性。

  二提高權威

  企業的內控工作開展得如何與企業內控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息息相關。基於當下很多企業都缺少獨立內控部門與風險防範部門的情況下,應設立專門的內控管理部門。擺脫過去企業財務部門兼職內控管理的情況,提高內部管理的實效性。並引入第三方評估,提高內控與財務風險管理的透明度,賦予內控與財務風險防範工作權威性,保障其工作的客觀性與獨立性,切實提高內控管理與風險防範工作的質量。

  三有效溝通

  在企業內控與財務風險防控中,企業得到的資料與資訊是否真實有效,是否及時全面,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內控與財務風險防範水平。考慮到企業的內控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與崗位,內控工作需要進行大量的溝通與交流,那麼就應把握交流質量,確定資訊的有效性與全面性,以提高內控與財務風險防範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內控與財務風險防範過程中,資訊傳遞的渠道是否暢通,資訊的傳遞是否及時,資訊的質量高低都會影響到企業的管理部門與決策部門的工作方向。所以在這方面的管理應把握住資訊稽核的原則,多方面,多層次地分析資訊的來源與真實性,提高內控與財務風險防範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