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學設計
《蜜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蜜蜂》優秀的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學習。
《蜜蜂》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並能積累好詞佳句。
2、學習法布林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體會法布林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法布林為什麼要做這個試驗呢?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聽說
2、同學們,我們校園裡有一朵花,它的花瓣與眾不同,是五顏六色的。聽到這件事後,你想說什麼?或做什麼呢?
3、法布林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後是怎麼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說明他不盲信,講究事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出示課件,介紹法布林。
三、學習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麼他是怎麼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2、抽生彙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後……最後……”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裡多路放飛蜜蜂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再在小組裡討論一下。然後全班彙報。體會法布林嚴謹的科學作風
4、讀到這裡你想對法布林說些什麼?
5、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麼?為什麼“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
從這裡你體會到了什麼?法布林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麼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8、已經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論呢?為什麼?
9、那作者最後是怎麼得出結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論的句子。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10、誰來讀一讀這一句。並請說一說你這樣讀的原因。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的意思。
11、二十隻蜜蜂中有十七隻飛回來了,能說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了嗎?還有三隻蜜蜂去哪了呢?
四、反覆朗讀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裡,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麼法布林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裡,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麼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 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裡,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佈: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裡,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五、學習最後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林還得出了什麼結論。齊讀最後一段
2、在這個結論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無法解釋的是能辨認方向的本能。
3、對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4、根據學生的提問,著重理解“本能”的意思。並舉例說明。
5、自由讀讀資料袋裡的內容,裡面說的蜜蜂會跳舞,它們就是這樣認路的嗎?怎樣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六、拓展延伸:
看來,自然界的確有無數解不開的奧祕。由於法布林生活在離我們現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後,有一種研究結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裡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七、作業佈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
《蜜蜂》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個詞語。
2、反覆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得出什麼結論,是怎麼得出的。
3、學習作者法布林留心觀察、善於發現和積極探索的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研究作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討論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難點:培養觀察習慣,學習探索精神。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匯入
1、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
2、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物件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⑴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⑵ 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⑶ 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4、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讀一讀。誰願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⑵ 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試驗嗎?
⑶ 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 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⑵ 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⑶ 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⑷ 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⑸ 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⑹ 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蜜蜂》教學設計三
一試驗過程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來讀讀第一自然段,為什麼法布林一定要加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齊讀後,回答。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嚴謹
2、請默讀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可以分哪幾步。
3 、學生畫,回答,教師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路??放飛蜜蜂
4、請男同學齊讀第二自然段他做實驗的步驟,你能從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林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5、其實,法布林寫到“開啟紙袋,把它們放出來”,就已經說清了試驗的過程,為什麼還要後面的內容呢?自由讀讀,跟同桌討論一下。出示該段文字
說明法布林邊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情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起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林的實驗過程和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二試驗結果
1、法布林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證明:蜜蜂飛回來了。繼續默讀第3、4、5自然段,試驗結果部分,蜜蜂是什麼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彙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衝過來 ,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裡,滿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兒很激動,為什麼?沒想到,而且,我也推測它們可能會不了家了
指導用激動的語氣讀。
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又發現十五隻背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的回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麼?是的,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境沒有讓他們偏離方向,他們準確無誤的回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蜜蜂不僅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還很強。請同學們看第五自然段。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呢?出示句子那個詞語最能體現蜜蜂辨認方向能力強?準確無誤、確確實實、儘管……但……
請同學們看看這個詞,這是一組關聯詞,儘管他們逆風而飛,儘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的飛回來了。
指導讀出重點詞。
課文中第一自然段還有一組關聯詞也強調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請你找出來。
“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聯詞都說明了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很強,所以,試驗的結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這麼強,但是還有三隻蜜蜂怎麼沒有回來?學生髮揮想象,自由討論、彙報
三研究結論,激發探究
1、法布林通過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出示、齊讀最後一段為什麼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強的記憶力?你從課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裡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颳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為蜜蜂認路靠得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麼是本能?當時法布林為什麼無法解釋?
“本能”指人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
3、在我們課本57頁的資料袋也給我們介紹了蜜蜂的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四、總結
法布林出生於法國南部山區一個貧苦家庭。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它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他沒有上過正規大學,主要靠自學成才。法布林的成功來源於他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林那樣做事抱著嚴謹的態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於自己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