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真人故事

  想必不少的人都喜歡看一些關於真人的故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瑪麗亞·凱莉的音樂道路

  3歲那年,她的父母離婚了。因為家庭的貧困,加上血統的原因,一家人備受歧視。母親帶著她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她們因無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這樣,她卻從未掉過眼淚。因為母親曾是一名歌劇演唱家,小小年紀的她受母親影響,4歲時,就迷戀上了音樂,常常跟在母親身後學唱歌。

  上學後的她,學習成績並不優秀。一次測試,她的數學得了6分,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責備了她,但她卻理直氣壯地站起來,說:“數學對於我沒用,以後我要當歌星。”此語一出,立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在同學的嘲笑聲中,她緊緊地握緊了拳頭。

  13歲起,她開始了音樂創作,14歲,她找到了幾個錄音棚,擔任他們的後備試音歌手。高中畢業,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稚嫩的夢想,到了紐約。

  剛到紐約時,她只能在酒吧裡做招待,與人合租狹小的房子,自己常常在客廳地板上鋪一張床墊過夜;她每週常常只能靠一包乾酪通心粉艱難度日,在經濟極為拮据的幾個月,她甚至只能靠附近熟食店老闆施捨的硬麵包和冰水填飽肚子。

  然而她沒屈服,在昏暗的燈光下,她不停地寫歌,寫到手發麻,累得趴在桌上睡著了。她熱切地盼望著有一份合約,出一張唱片。然而她跑遍了紐約街頭所有的唱片公司,都被拒絕在門外。

  18歲時,她終於在一家熱門的俱樂部獲得了登臺表演的機會,她的完美的嗓音和創作才華漸漸為人注意,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以35萬美元的合約成功將她攬入旗下。35萬美元,對於她是一個天價,那一刻,她熱淚盈眶。

  她很快在公司嶄露頭角,為公司創下排行榜的十大熱門歌曲。她的歌曲也越來越成熟,而形象也變得性感自信,她頻頻出現在各大雜誌的封面。這些雜誌認為她在音樂和形象上的轉變帶動了整個樂壇的潮流,並將此種潮流命名為“蝴蝶效應”。20歲,她就獲得了格萊美音樂大獎最佳女歌手,此後的10年間,她在世界音樂大獎、全美音樂獎、靈魂列車音樂獎、美國作曲家協會獎、歐洲音樂白金獎等大獎上收穫頗豐。

  然而,就在她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30歲時,她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分道揚鑣,只得尋找新的公司,但不幸的是,兩年後,新公司也決定終止她的合約。原因是他們認為她失戀後,精神上出現了問題。

  那時的她備受爭議,然而在低谷中的她沒有放棄音樂,她堅信,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一年後,她與環球唱片公司旗下的Island唱片簽下合約。在新公司,她很受賞識,兩年後,她憑藉新專輯重新迴歸到樂壇的巔峰。這張專輯的銷售量位居當年全球銷量第二位,國內冠軍。此後她的歌曲一直在各大音樂榜單上排名第一,她的歌曲受到全世界各地樂迷的喜愛,她因此被稱為流行樂壇天后。

  蝴蝶有一個特點,它的翅膀上佈滿了鱗片,鱗片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彷彿給蝴蝶穿上了一件“防水雨衣”。她一直相信自己是一隻美麗的蝴蝶,雨再大都不會打溼為夢想而飛的翅膀。終於,她成功了,迎來了自己絢麗的春天,她就是瑪麗亞·凱莉。

  :朋友,只想陪你坐一坐

  1962年,作家劉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當時他的長子濱濱正患風溼性心臟病,他放心不下,便讓濱濱也到上海看病。遺憾的是,由於治療效果不佳,濱濱的病情不見好轉,他本人也要返回北京。萬般無奈的劉白羽只得讓妻子汪琦送病危的兒子回家。母子倆回北京的當天下午,劉白羽心神不定,煩躁不安。

  這時,巴金、蕭珊夫婦來到了劉白羽的病房。兩人進門後,誰都沒有說一句話,默默地坐在沙發上。其實他們非常瞭解濱濱的病情,都在為他擔憂,生怕路上發生意外。病房裡靜悄悄的,巴金伸手握住了劉白羽微微發顫而又汗津津的手,輕輕地撫摸。蕭珊則一邊留意劉白羽的神情,一邊望著桌子上的電話。突然,電話鈴響了,蕭珊忙搶在劉白羽之前拿起話筒。當電話中傳來汪琦母子已平安抵達北京的訊息後,三個人長長地舒了口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原來,巴金估計那天北京會來電話,怕有噩耗傳來,劉白羽承受不了,於是攜夫人蕭珊專門前來陪伴他。當兩人起身告辭時,劉白羽執意要送到醫院門口,他緊緊地握著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謝。巴金卻擺了擺手,淡淡地說,沒什麼,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這是最好的訊息

  羅伯特.德.溫森多是阿根廷著名的高爾夫球手,他是一個非常豁達的人。

  有一次溫森多贏得了一場錦標賽。領到支票後,他微笑著從記者的重圍中走出來,到停車場準備回俱樂部。這時候一個年輕的女子向他走來。她向溫森多表示祝賀後,又說她可憐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許會死掉,而她卻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貴的醫藥費和住院費。

  溫森多被她的講述深深打動了,他二話沒說,掏出筆,在剛贏得的支票上飛快地簽了名,然後塞給那個女子,說:“這是這次比賽的獎金。祝可憐的孩子早日康復。”

  一個星期後,溫森多正在一家鄉村俱樂部進午餐,一位職業高爾夫聯合會的官員走過來,問他前一週是不是遇到了一位自稱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輕女子。

  “是停車場的孩子們告訴我的。”官員說。

  溫多森點了點頭,說有這麼一回事,又問:“到底怎麼啦?”

  “哦,對你來說這是一個壞訊息,”官員說,“那個女子是個騙子,她根本就沒有什麼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還沒有結婚哩!你讓人給騙了!”

  “你是說根本沒有一個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這樣的,根本就沒有。”官員答道。

  溫森多長吁了一口氣,然後說:“這真是我一個星期以來聽到的最好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