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聲現象考點歸納

  聲現象是中考物理考試中的重要考點,為了幫助大家複習相關考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學習。

  中考物理聲現象考點1

  1、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2、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聲源。

  3、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介質;我們通常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4、聲音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它能使物體振動,能粉碎體內小石,這些都表明聲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作聲能。

  5、反映聲音特性的三個物理量是響度、音調、音色,人們通常將它們稱為聲音的三要素。

  6、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音調的高低決定於聲源振動的頻率,聲源振動頻率 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

  7、聲音振動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動的次數---頻率表示。頻率的單位為赫茲,簡稱為赫,符號為Hz。例如:某人的心跳的頻率是1.2Hz,其意義是:某人的心臟每秒跳動1.2次

  8、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振幅指聲源振動的幅度;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9、人們聽到的聲音的大小不僅跟振幅有關還與距聲源的距離有關。

  10、音調高的聲音其響度不一定大,同理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也不一定高。

  中考物理聲現象考點2

  11、即使在音調和響度相同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分辨出不同發聲體發出的聲音靠的是音色。

  12、聲音在15℃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m/s,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體中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在一個充滿水的長自來水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可以聽到三次聲音,第一次是在自來水管中傳播的,最後一次是在 空氣中傳播的。

  13、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是指固體廢物汙染、水汙染、大氣汙染和噪聲汙染。

  14、從物理學角度看:樂音是指物體有規則振動而產生的聲音,其波形是有規律的;噪聲是指無規則振動而產生的聲音,波形是無規律的。

  15、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或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屬於噪聲。

  16人們用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人耳剛剛能聽到的聲音為0dB。不同級別的聲音對人們的影響不同。為了保證人的正常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了保證聽力不受損傷,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 。17、減弱噪聲的途徑有***1***在聲源產生處控制***改變、減少或停止聲源振動***

  ***2***在傳播過程中***隔聲、吸聲和消聲******3***在人耳處減弱澡聲***戴護耳器,如耳罩、耳塞、頭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聲源產生處控制。

  18、各種材料的隔聲效能是不同的,除隔聲材料外,物理學還利用“以聲消聲”的方法來控制噪聲,這種技術叫“有源消聲技術”。以聲消聲是利用兩個聲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進行的。

  19、人耳能聽到聲波的頻率範圍在20Hz至20000Hz之間,把它叫做可聽聲。

  20、超聲波是指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是指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21、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等特點。超聲波已廣泛運用於探傷、定位、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次聲波具有可以傳得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且無孔不入等特點。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監測和控制次聲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並將它作為預報地震、颱風的依據和監測核爆炸的手段。

  22、超聲波測速根據多普勒效應;聽到回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不能區分則回聲加強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