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二下學期,即將升初三,面對這緊缺的學習時間,怎麼將物理學好呢?請看下文,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一

  1. 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單獨存在;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其中被研究的物件都是受力物體。

  2. 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 力學必記的三句話:①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動←→靜、快←→慢、方向改變***③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不能說改變形變或物體形變發生改變***

  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它們都可以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 力***F***:國際單位是牛***頓***,符號是N;2個雞蛋在手上對手的力大約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種: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

  用一個帶有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同光線一樣,這個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訣為:一定點二畫線、三定比例四截線、五在末端標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寫尖邊。

  注:①力的示意圖比力的圖示少了畫標度的過程。可以這樣記:示意圖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沒有圖示詳細;

  ②在同一個圖中,如果有幾個力的話要公用一個標度和力的作用點。***作用點一定在受力物體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線段長度沒有半格的,也沒有一個格的,也就是說最少2個格,且是格的整數倍。

  8. 物體在撤去外力後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叫彈性形變。

  產生條件或依據:①物體間是否直接;②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和拉伸。

  9. 彈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彈力;k:勁度係數,和物體本身有關;x:形變數,即形變後的長度也原長的差。即彈力的大小與物體本身額彈性強弱和形變數的大小有關。形變數越大,彈力越大,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在一定範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

  10. 彈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常見的彈力有壓力、拉力和支援力。

  11. 彈簧測力計又叫彈簧秤,可測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為:①看***量程***②認***分度值和單位***③調***調零,然後拉幾下掛鉤,避免彈簧被外殼卡住***④測***拉力方向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⑤讀***視線與刻度面板垂直***⑥記***+單位***

  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象: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

  注: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量程。否則會損壞測力計。

  12. 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產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垂直於水平面***,[而非垂直向下***垂直於受力面***]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13.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生的***

  ① 丟擲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 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大氣不會產生壓強。

  14. 摩擦力***f***: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3***f滑= µN 其中f滑:滑動摩擦力;µ :摩擦係數,與物體本身的粗糙程度有關; N:壓力***固體在水平面上,壓力=重力***

  ***4***滾動摩擦力的大小也與物體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壓力的大小有關;靜摩擦力的大小等於同一直線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確定研究物體⑵找參照物***施力物體***⑶假設f不存在,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運動情況⑷f與假定的運動情況相反。

  15. 摩擦力的應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1. 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或者說,如果一個物體同時受到兩個力,產生的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那麼,能夠代替那兩個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求兩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2. 合力的大小與分力之間的夾角有關。夾角越大,合力越小;夾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180°***時合力最小,為兩個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力的方向相同***0°***時合力最大,為兩個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個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

  ***2***因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實際中即為F合=0,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3***牛一說明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4. 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注:***1***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2***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m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無關。

  ***3***慣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說慣性力,受到慣性作用,在慣性的作用下。應該說由於慣性或者具有慣性

  5. 慣性現象的解釋步驟:

  ***1***物體原來處於什麼狀態;***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變了運動狀態;

  ***3***物體的另一部分由於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4***最後出現什麼現象。

  6. 平衡狀態: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2.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

  7. 一對相互作用力和一對平衡力的區別:

  一對相互作用力:異體、共線、等大、反向;

  一對平衡力:共體、共線、等大、反向

  關鍵是受力物體是不是同一個物體

  8. 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壓力的大小:固體放在水平面上,F壓=G

  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接觸面且指向受壓物體

  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畫力的示意圖時要注意***

  下圖為重為G的物體在接觸面上靜止不動時所指出的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9.

  10. 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表示的是壓力的作用效果。

  單位是帕斯卡***Pa***,還有百帕***hPa***、千帕***K Pa***、兆帕***M Pa***。

  定義式:P= F壓/S受 ***P :壓強***Pa***F壓:壓力***N***; S受:受力面積***m2*** 1 Pa=1 N/ m2

  這種由定義引出來的公式叫比值定義法;以前還有速度、密度都是這樣引出來的。

  注:S指受力面積≠表面積≠接觸面積

  11. 帕斯卡是個很小的單位,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一顆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約為20Pa;物理意義是1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20N。

  12. 增大壓強的方法:①F壓→,S受↓可↑P②S受→,F壓↑可↑P③同時↑F壓、↑S受 可↑P。同理,反過來可以減小壓強。

  13. 液體壓強的產生原因:液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14. 液體壓強:p ***Pa*** P=ρ液 g h ***ρ液:液體的密度***kg/m3***; h:深度***m***【從液麵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15. 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16. 計算壓力和壓強的一般方法:

  ①固體:先算壓力,再由P= F壓/S受計算壓強***固體放在水平面上,F壓=G***

  ②液體:先由P=ρ液 g h計算壓強,再由F壓=P×S受計算壓力。

  17. 特殊情況:①P=ρ固 g h也適用於固體,但要求固體放在水平面上,並且上下一樣粗。

  ②F壓=G也適用於液體,但要求液體放在水平面上,並且上下一樣粗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二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當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時,可以判斷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2、塑性:在受力時發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4、力的測量:

  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

  ⑶彈簧測力計:

  A、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標是否指零;調:調零;讀:讀數=掛鉤受力。

  C、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量程。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1、物體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2、重力跟質量的比值是個定值,為9.8N/Kg。

  這個定值用g表示,g= 9.8N/Kg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的現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生的***

  ① 丟擲去的物體不會下落;② 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③ 大氣不會產生壓強;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三

  一、質量

  1、質量的定義: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3、質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量的測量:常用測質量的工具有桿秤、案秤、檯秤、電子秤、天平等。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槓桿的平衡條件製成的。

  ***2***調節:

  1: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遊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2: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指標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樑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樑右端有一隻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隻平衡螺母。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動時,相當於向左盤增加質量,或認為從右盤中減少質量。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動時,情況正好相反。

  ***3***測量: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裡,用鑷子向右盤裡加減砝碼並調節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樑恢復平衡。

  ***4***讀數:被測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大質量數。“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小質量數。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可以在天平的銘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資料就可以知道這架天平的測量範圍。

  6、會估計生活中物體的質量

  二、密度

  1.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2、定義式:P=M/V

  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係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猜你喜歡:

1.八下物理知識點總結

2.物理總複習知識點總結

3.初三物理重點知識歸納總結

4.初二物理上知識點整理

5.初二物理知識點講解大全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