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化
摘要語言文字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思維工具和資訊載體。標準規範的語言文字是人們準確的傳遞和理解資訊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的交際範圍和交際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時對語言文字的規範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我國漢語言文字使用的現狀出發,分析研究了我國目前漢語言文字存在不規範的原因及我國需要亟待規範漢語言文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筆者的一些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規範化 漢語言文字 必要性 可能性
人類進入文明的標誌是以文字的發明和使用為起點的,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在科技、軍事、文化、衛生等各個方面都創造了很多震驚世界的“神話”,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流傳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語言文字。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正在向著世界性的強國而邁進,中國要把更多的中國文明傳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國的形象靠的也是漢語言文字。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語言之一,更是聯合國規定使用的國際語言。因此,學好用好漢語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我國漢語言文字規範性的現狀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20世紀80年代,又決定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從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我國在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為漢語言文化的規範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但是,據筆者觀察目前對於漢語言文字的使用,卻存在著大量不規範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讀音不規範。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編輯部公佈了2008年中國出現頻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十大語文差錯。這十大差錯分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用《論語》中的這句話歡迎全球來賓。然而,電視節目主持人卻將l€櫛蠖臉閃耍?鮻琛?008年,這是國人在引用名言時經常讀錯的字。社會熱詞中容易出錯的是“三聚氰胺”。今年發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讓生僻詞彙“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戶曉。“氰胺”應讀q€恚睿紜瘈啵睿???似氈榻?湮蠖廖?瘛。睿紜?。睢?
***2***用詞不當。由於人們對詞語的含義瞭解的不太確切,經常把一些經常使用的“同音異形字”或者是近義詞誤用,而造成了語言文字使用的不規範,比如以“品味”和“品位”兩個“同音異形字”為例,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嚐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質量、規格或水平,比如說誇獎某個女孩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時就應該說“這個女孩很有品位”而不能說成了“這個女孩很有品味”。儘管一字之差卻顯出了一個人的文學修養和文化素質。另外這種錯誤也經常發生在幾個近義詞之間,比如以“截止”和“截至”為例,“截止目前”“截止昨日”中的“截止”,應用及物動詞“截至”,“截止”為不及物動詞。“租賃啟示”應用“啟事”等等。
***3***用字不當。用字不當表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作者故意將“字”,寫錯,第二個方面是無意的將“字”寫錯。就地一個方面而言作者往往時候故意在玩弄文字遊戲,通過故意寫錯漢字或者是引入諧音而吸引別人的眼球。其最突出的表現是:商家為推銷商品,吸引顧客,經常引入諧音而做廣告,例如,某治療咳嗽的藥品廣告使用了“咳”不容緩的廣告語,而其真正的寫法應該是“刻不容緩”。另外還有一些人故意寫“簡化字”,
而這些“簡化字”往往是我們已經廢棄不用的漢字,其不規範的使用不但會誤導群眾,而且這也是違反《國家通用文字法》的。第二個方面是無意的將字寫錯,這種錯誤主要是由於作者在寫作時不認真而造成,而這種錯誤是完全可以通過認真的稽核而避免的。
***4***網路語言不規範。網路是一個虛擬的場所,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都需要“打字”,大量的“打字”給人們的交流到來了很大的不變,於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時候就把很多的漢字給簡化了或者賦予了某些數字以特殊的含義,比如,886***再見了!***,“7456,國慶節放假居然被關在家裡做作業,FT!”只有聊過QQ的人,才可能對這句話“理解透徹”,可一般人對此只會一頭霧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交流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對於以上語言文字使用的極其不規範確是我們應該杜絕的,它不但汙染了我們的交流環境,而且很容易造成很多作者將網路上流行的語言傳播到現實生活中來,畢竟虛擬和現實不是絕對絕是黑白分明的,而一旦這些虛擬的網路語言一旦進入實體的現實生活就會給我們規範的語言文字帶來很大的衝擊,而造成語言文字使用的混亂。
2 我國漢語言文字規範性的必要性
從以上的列舉可以看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使用漢語言不規範的現象,而這種不規範的語言給人們日常的交流與資訊的精確傳遞帶來了很大的衝擊。語言文字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的載體,為了更好地進行交流,更準確地傳遞和理解語言資訊,儘可能地減少資訊傳遞過程中的誤差,就必須要有明確、統一的語言文字標準,用一定的標準去衡量語言文字實際使用是否正確、規範,並對偏離標準和違反規則的現象進行糾正。“從某種程度上說,語言文字規範化是社會群體行為趨同性的自然表現,它植根於語言本體,服從於社會交際的需要。只要有人類交際的需要,就有語言文字規範化的必要。”①從另一方面來講,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重要象徵,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重要標誌,一個統一的民族或者國家不可能沒有一種規範的民族語言或規範的共同交際語言。而大量的不規範語言的存在卻在逐漸消磨掉這種統一性,沒有一種規範的交際語言,不僅會妨礙正常的日常交際,而且還會阻礙政治經濟的發展,甚至有可能導致民族的分裂。最後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國已經加入了WTO,加入WTO以後就意味著我們的國門就要更加開放,外國在對中國進行出口的時候,不僅出口了他們的商品,而且更重要的一方面他們還對中國出口了外國的文化,而一國的文字作為一個民族最總要的象徵,必然要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而如何在這種外來文化不斷入侵的時候仍然能保持住漢語言文化的魅力,筆者認為在這個時候使用規範的漢語言文字就顯得尤為必要,只有使用純正的漢語言文字才能彰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並在對外的不斷交往中不斷把它發揚光大。因此,基於以上幾種原因,筆者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有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必要性。
3 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措施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在當下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者大量的使用漢語言文字不規範的情形,並且我們有必要對當下不規範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必要性,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漢語言文字的規範性提出一些建議:
***1***法治措施。所謂法治措施就是指通過全國人大或者是人大會的專門立法或者是在相關法律法規中作出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規定,確立特定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用國家意志來推行標準化的語言,推行規範話的文字。令人可喜的是我國已經制訂了一部權威性的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法律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法》他的公佈,既為此前的規範化、標準化工作作進行了可定,同時也開始了語言文字應用和管理法制化的新程序。使對漢語言文字的規範使用也納入了法制化的程序。因法律具有權威性,它以國家的強制力來保障實施,因此對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教學措施。所謂教學措施就是指通過學校教學活動,把規範的漢語言文字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從小接受規範的語言文字薰陶,養成正確、規範地使用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學校是傳播標準化漢語言文字的“主戰場”學校是提供標準化教學的主要場所,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明確要求課堂既是語言文字學習的主要陣地,又是學生學習的生動樂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到語音標準、書寫規範,並強調遣詞造句、標點運用、行款格式準確。
***3***宣傳措施。所謂宣傳措施就是指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其他手段,宣傳國家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規範標準,介紹語言文字規範知識,讓廣大群眾瞭解規範標準,樹立規範意識。媒體具有強大的輿論和宣傳勢力,通過媒體的宣傳作用讓廣大的人民認識到語言規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媒體作為語言宣傳的重要工具在宣傳的過程中要起到先鋒帶頭作用,要求自己要使用標準的漢語言文字。
參考文獻
[1]郭建成.漢語言文字的使用亟待規範[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10***.
[2]楊茂榮.論漢語言文字規範化[D].南京師範大學,2005.
關鍵詞規範化 漢語言文字 必要性 可能性
人類進入文明的標誌是以文字的發明和使用為起點的,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在科技、軍事、文化、衛生等各個方面都創造了很多震驚世界的“神話”,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流傳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語言文字。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正在向著世界性的強國而邁進,中國要把更多的中國文明傳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國的形象靠的也是漢語言文字。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語言之一,更是聯合國規定使用的國際語言。因此,學好用好漢語就顯得尤為重要。
1 我國漢語言文字規範性的現狀研究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20世紀80年代,又決定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從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我國在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為漢語言文化的規範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但是,據筆者觀察目前對於漢語言文字的使用,卻存在著大量不規範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用詞不當。由於人們對詞語的含義瞭解的不太確切,經常把一些經常使用的“同音異形字”或者是近義詞誤用,而造成了語言文字使用的不規範,比如以“品味”和“品位”兩個“同音異形字”為例,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嚐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質量、規格或水平,比如說誇獎某個女孩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時就應該說“這個女孩很有品位”而不能說成了“這個女孩很有品味”。儘管一字之差卻顯出了一個人的文學修養和文化素質。另外這種錯誤也經常發生在幾個近義詞之間,比如以“截止”和“截至”為例,“截止目前”“截止昨日”中的“截止”,應用及物動詞“截至”,“截止”為不及物動詞。“租賃啟示”應用“啟事”等等。
***4***網路語言不規範。網路是一個虛擬的場所,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很多都需要“打字”,大量的“打字”給人們的交流到來了很大的不變,於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時候就把很多的漢字給簡化了或者賦予了某些數字以特殊的含義,比如,886***再見了!***,“7456,國慶節放假居然被關在家裡做作業,FT!”只有聊過QQ的人,才可能對這句話“理解透徹”,可一般人對此只會一頭霧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交流方式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而對於以上語言文字使用的極其不規範確是我們應該杜絕的,它不但汙染了我們的交流環境,而且很容易造成很多作者將網路上流行的語言傳播到現實生活中來,畢竟虛擬和現實不是絕對絕是黑白分明的,而一旦這些虛擬的網路語言一旦進入實體的現實生活就會給我們規範的語言文字帶來很大的衝擊,而造成語言文字使用的混亂。
2 我國漢語言文字規範性的必要性
從以上的列舉可以看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使用漢語言不規範的現象,而這種不規範的語言給人們日常的交流與資訊的精確傳遞帶來了很大的衝擊。語言文字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的載體,為了更好地進行交流,更準確地傳遞和理解語言資訊,儘可能地減少資訊傳遞過程中的誤差,就必須要有明確、統一的語言文字標準,用一定的標準去衡量語言文字實際使用是否正確、規範,並對偏離標準和違反規則的現象進行糾正。“從某種程度上說,語言文字規範化是社會群體行為趨同性的自然表現,它植根於語言本體,服從於社會交際的需要。只要有人類交際的需要,就有語言文字規範化的必要。”①從另一方面來講,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重要象徵,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重要標誌,一個統一的民族或者國家不可能沒有一種規範的民族語言或規範的共同交際語言。而大量的不規範語言的存在卻在逐漸消磨掉這種統一性,沒有一種規範的交際語言,不僅會妨礙正常的日常交際,而且還會阻礙政治經濟的發展,甚至有可能導致民族的分裂。最後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國已經加入了WTO,加入WTO以後就意味著我們的國門就要更加開放,外國在對中國進行出口的時候,不僅出口了他們的商品,而且更重要的一方面他們還對中國出口了外國的文化,而一國的文字作為一個民族最總要的象徵,必然要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而如何在這種外來文化不斷入侵的時候仍然能保持住漢語言文化的魅力,筆者認為在這個時候使用規範的漢語言文字就顯得尤為必要,只有使用純正的漢語言文字才能彰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並在對外的不斷交往中不斷把它發揚光大。因此,基於以上幾種原因,筆者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有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必要性。
3 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措施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在當下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者大量的使用漢語言文字不規範的情形,並且我們有必要對當下不規範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必要性,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漢語言文字的規範性提出一些建議:
***1***法治措施。所謂法治措施就是指通過全國人大或者是人大會的專門立法或者是在相關法律法規中作出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規定,確立特定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用國家意志來推行標準化的語言,推行規範話的文字。令人可喜的是我國已經制訂了一部權威性的對漢語言文字進行規範的法律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語言文字法》他的公佈,既為此前的規範化、標準化工作作進行了可定,同時也開始了語言文字應用和管理法制化的新程序。使對漢語言文字的規範使用也納入了法制化的程序。因法律具有權威性,它以國家的強制力來保障實施,因此對漢語言文字的規範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2***教學措施。所謂教學措施就是指通過學校教學活動,把規範的漢語言文字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從小接受規範的語言文字薰陶,養成正確、規範地使用語言文字的良好習慣。學校是傳播標準化漢語言文字的“主戰場”學校是提供標準化教學的主要場所,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明確要求課堂既是語言文字學習的主要陣地,又是學生學習的生動樂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到語音標準、書寫規範,並強調遣詞造句、標點運用、行款格式準確。
***3***宣傳措施。所謂宣傳措施就是指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和其他手段,宣傳國家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規範標準,介紹語言文字規範知識,讓廣大群眾瞭解規範標準,樹立規範意識。媒體具有強大的輿論和宣傳勢力,通過媒體的宣傳作用讓廣大的人民認識到語言規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媒體作為語言宣傳的重要工具在宣傳的過程中要起到先鋒帶頭作用,要求自己要使用標準的漢語言文字。
參考文獻
[1]郭建成.漢語言文字的使用亟待規範[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10***.
[2]楊茂榮.論漢語言文字規範化[D].南京師範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