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次貸危機銀行論文

  次貸危機對各國的影響超出預期。反觀本次危機爆發的根源,銀行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在利率變動、房市逆轉的情況下無法提供資產化證券所承諾的現金流,現金鍊條斷裂使得次貸危機不斷升級和蔓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次貸危機銀行論文,供大家參考。

  次貸危機銀行論文範文一:關於次貸危機對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啟示

  論文摘要: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全面爆發,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至今為止,危機已經造成全球眾多知名的金融機構破產,並引發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通過對次貸危機原因的深度分析,提出對中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幾點啟示。

  論文關鍵詞:次貸危機;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一、引言

  爆發於2007年9月的美國次貸危機不斷向縱深發展全球經濟增速全面放緩,國際金融體系也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愈演愈烈的次貸危機,正席捲著全球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也同時考驗著各國金融體系的風險承受能力。面對尚未停歇的金融危機,中國的金融體系也在承受著各種風險的衝擊,同時我們也從這次危機中學到不少關於風險管理的啟示。本文在深度剖析次貸危機不斷升級的原因基礎之上,提出了中國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應該在此次危機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示。

  二、美國次貸危機衝擊不斷升級的原因分析

  眾所周之,次貸危機是由債券市場和衍生品市場引發的,但其基礎卻是美國的次級住房按揭貸款,產生次級債的直接原因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即“證券化”、“槓桿效應”和“政府監管不力”,次貸危機從單一的信貸市場波動發展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從現代風險管理的角度作深層次的剖析,我們不難發現造成其破壞力一再升級的關鍵原因是對信用風險管理的忽視。可以說,信用風險的大爆發,動搖了金融體系穩定的基礎。

  首先,信用社會的基礎被嚴重削弱。信用社會的基礎要求當事人要有足夠的動力來履約,當代經濟是基於契約和信用基礎上的,這對於美國等發達市場經濟尤其如此。美國經濟與社會的正常執行,都是基於大量合同契約能夠有效履行這一前提,美國的企業和個人都會發現自己其實是處在契約網路上的一個節點上。這個網路需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個人信用體系、破產製度和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外部條件。

  其次,信貸消費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特別是西方社會的普遍生活方式,這就從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信用風險的影響程度。對於美國民眾,通過銀行融資改善居住條件成了典型的美國生活方式,是“美國夢”的重要內容之一。因而,房地產業成為近十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房地產信貸快速增長讓整個美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抵押貸款市場。

  第三,信貸過快膨脹和信貸條件不斷降低。金融機構房地產信貸的過快增長和信貸標準降低形成強烈的對比。導致了信用風險膨脹並最終爆發。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房貸巨頭髮放了大量的住房抵押貸款,既有優級貸款、次優級貸款,也有大量的次級貸款,他們還對其他金融機構的次級貸款提供大量擔保,他們還享受著聯邦及州政府的稅收減免、融資支援等優惠以及隱性的政府擔保,這些向市場參與者傳達了住房抵押貸款市場風險很小的錯誤訊號,讓背後掩蓋的風險像滾雪球一樣擴大。而且抵押貸款證券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等後續金融資產應是建立在最初的貸款基礎資產之上,資產的安全性和收益都與源頭債權受償程度關聯,當基礎資產和交易對手出現問題後,大量無法受償的債務產生了集中的信用風險,並沿著金融資產和交易過程的鏈條將風險逐級傳導下去,所造成的危害必然是深入和廣泛的。

  第四,監管力度和監管手段問題。從監管者的角度,由於長期的經濟繁榮和市場繁榮,自由主義的理念在監管者的頭腦中佔據上風,放松管制、讓金融更加自由化成為這一階段監管者的核心價值觀;而普遍上市的金融機構特別是投資銀行,在追求業績的目標驅動下,片面追求業務規模和業務利潤的快速增長,而忽視風險甚至無視風險,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在金融行業更加普遍,從業人員的道德水準與風險管控水平下降,連一向嚴謹的權威評級機構也盲目樂觀、無視風險,作出不客觀的評級結論,加劇危機深化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而低收入人群在消費信貸的刺激下,對房價的上漲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自己財務能力弱小的現實視而不見,盲目貸款購買大面積住房,最終被迫接受破產的悲慘命運。

  最後,監管機構沒有平衡好事前嚴格監管和事後援救的關係也是值得警醒的問題之一。金融業很特殊,保護儲蓄存款人和各類債權人至關重要,處置不當甚至可能會出現政治風險,因此,即使在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政府幹預行為都屢見不鮮。

  三、中國商業銀行從次貸危機中得到的啟示

  第一,商業銀行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握好信用風險關口。商業銀行主要的業務是信貸業務,影響最大的還是信用風險。所以,一定要強調信貸業務經營管理中的風險控制,強調審慎、穩健的發展戰略,業務管理上要加強市場、行業和區域研究,準確掌握客戶資訊,選擇好市場和客戶,把握第一還款來源,確保償付能力,在經濟調整週期更應嚴格准入標準,並做好貸款擔保和抵押的動態管理,不斷提高風險預警監控能力,保持信貸業務持續穩定發展。我們注意到,由於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增長,預計將支撐中國金融機構有時間和空間進一步完善其內部風險管理,或會讓房地產貸款風險實現軟著陸,從而對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構成緩衝因素。

  第二,在經營中強化風險管理。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管理風險是銀行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在考核目標的導向上,西方商業銀行都是按實際產品、按部門核算,前臺部門實行事業部制,是相對獨立的利潤中心,總行對事業部佔用的經濟資源進行全面核算,並按照“經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考核其經營業務,將當期的風險從收益中扣除。中小商業銀行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對各行經營效益考核由目前按賬面利潤考核,改為經風險調整後的收益來考核。   鑑於目前對各支行各部門採用風險資本專案計算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考核各行利潤時,可以在收益中扣除預期損失後作為最終利潤來考核。RAROC納入銀行的資產經營和管理必將在測算公司客戶的貸款價格、綜合收益的情況,確定對客戶、行業以及銀行客戶經理的業績排名,從而為制定產品價格、授信投入與產出配比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有效配置經濟資本,同時也可以促使業務管理手段和水平的整體提升。

  第三,建立內部評級體系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中國商業銀行應借鑑巴賽爾新資本協議的相關內容,努力達到新的監管標準要求。新協議對風險的內部測算規定了最低標準,只有都達到了最低標準的銀行才具備內部評級法的資格。

  內部評級法作為一種科學的信用風險評級方法,已經成為世界銀行開展風險管理的主流模式,要為內部評級法的實施積極創造條件,需抓緊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一是做好資料採集和保護工作。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重要基礎就是銀行資料庫的支援,內部評級法對資料質量、完整性和歷史觀察期有明確要求。二是儘早建立並完善客戶信用評級系統。目前,中國大型商業銀行已有自己的客戶信用評級系統,為此中小銀行也應儘快建立自己的客戶信用評級系統。三是積極推進債項評級工作。債項評級是信貸風險管理的基礎,也是內部評級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實質是基於貸款違約損失率所進行的評級。四是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資本充足率是衡量商業銀行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標準而不是唯一標準,中小型商業銀行,要結合本地金融的現實環境,對新資本協議的影響作出整體判斷。五是快速推進資訊系統的建設。資訊系統的支援在很大程度上是推進各項業務工作順利實現的基礎。根據分析工具所採用的模型和資料需要有先進的資訊科技予以支援,如評級規則引擎和資料集市等。

  第四,處理好創新和規範、發展的關係。次貸危機中破產和受損金融機構最大的教訓就是沒有把握好創新的“度”。在風險不清的情況下盲目跟進,進入不熟悉和缺乏足夠風險控制措施的業務領域。

  美國的金融機構在此次危機中可以說是集體迷失了,但機構反應不同也導致了最終的命運迥異,有的大型投行存活了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及早撤離,受了傷但畢竟沒有倒下去。境內銀行上市以後,對業務和管理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創新一定要建立在長期、穩健的發展戰略規劃之上,樹立風險管理理念和風險管理文化,按照嚴格監管標準,確定金融機構的整體風險承受水平,據此確定業務發展規模,並集中主要資源發展熟悉並具有優勢的業務。謹慎進人不熟悉的領域,少接觸看不清的業務。推進創新和發展新業務時,打好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架構、資訊資源和人員基礎。

  第五,要認清金融改革和國際化的總趨勢,做好風險監控和管理。次貸危機發展過程中,一些金融機構逃避外部監管、放鬆風險控制和資訊披露的做法,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帶來利潤增加、股價上升,帶來資本市場上的領導地位和良好形象,但風險控制放鬆帶來的後果遲早會暴露。

  中國的金融企業在危機中遭受了一定損失,但程度和影響都比較小,並不是因為境內銀行的理念更先進、風險控制手段更完備,也不是從業者比那些華爾街精英們更精明,主要還是中國融入國際金融市場比例較小,經營活動關聯程度比較低的原因。

  四、小結

  次貸危機是對現代風險管理技術發展的一次沉重打擊,但它不會改變現代風險管理髮展的基本趨勢,更不會阻礙現代風險管理的繼續發展。次貸危機讓人們回到對風險管理髮展正確認識和審慎應用的軌道,從而更加穩健地增加經濟體系整體的風險承擔能力和系統的穩定性。

  中國金融企業的國際化是一個發展趨勢,相信這次金融危機不會是最後一次,在今後融入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的金融企業如何少出問題將是一個重大的檢驗。面對國際金融動盪局面和國內經濟調整因素,一定要認真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管,貫徹全面風險管理戰略,提升風險管理和監控能力,在各項業務中合規、審慎運作,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次貸危機銀行論文範文二:淺議次貸危機下商業銀行的貸後風險管理

  摘要: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逐漸演變成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這場“金融海嘯”的襲擊。本文正是基於此,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貸後管理面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次貸危機;商業銀行;貸後風險管理

  一、次貸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誌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兩年來這場危機似乎仍沒有見底,甚至愈

  演愈烈,形成了一種“蝴蝶”效應,引發全球金融***。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由於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外匯儲備部分損失,出口困難,失業增加,經濟增長減緩。

  首先,雷曼破產對於國內各大銀行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截至目前披露的情況,八大行持有的雷曼債券,不完全統計在8億美元左右。其中,工行1.52億美元、中行1.29億美元、招行7000萬美元、交行7002萬美元、建行1.91億美元、興業銀行3360萬美元、中信集團1.59億美元,其他銀行正在核對所持雷曼債券,相信還會不斷增多。這就直接影響了我國商業銀行的投資收益。其次,我國大型商業銀行海外機構的經營活動會受到影響。當眾多著名金融機構受次貸衝擊損失嚴重甚至陷入危機時,消費者對金融機構的信心肯定會受到打擊,進而影響整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銀行海外機構在當地開展業務時很難避免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最後,次貸危機導致我國的出口需求下降,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盈利將下降,部分中小企業甚至會面臨生存危機,我國商業銀行先前對此類企業發放的貸款的風險上升。

  次貸危機雖然重創了全球經濟,但在我國政府靈活的巨集觀調控政策指導下,只要我國商業銀行對次貸危機的影響保持清醒的認識,切實加強風險管理,就能將次貸危機的不利影響控制在較小的範圍內。

  二、商業銀行貸後管理存在的問題

  金融機構沒有正確評估其面臨的一系列風險是其在次貸危機中遭受重大損失的重要原因。這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敲響了警鐘。相較於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還不夠完善和成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本著審慎的基本原則,來看待我國商業銀行貸後管理的現存問題:

  1.不夠重視貸後風險管理。由於短期利益驅使和考核機制不合理,銀行信貸人員對貸後風險管理認識不深不透,仍然存在重視貸款營銷和貸前審查,忽視貸後管理的現象。目前推行的貸款“五級分類”標準約束力不強,本來可以發現的貸款風險隱患,卻由於“輕管”,而使其變成實際上的風險。

  2.貸後管理經常流於形式。貸後信貸資產檢查作為信貸業務風險控制的重點環節,需要相關人員深入企業監控其經濟活動和資金流向、認真分析其貸款風險變化情況。可實際情況是信貸人員對不少貸款企業的後續管理放鬆,無法隨時把握企業生產經營變化情況。貸後管理主要是為了應付日常制度檢查的需要,失去了貸後檢查的真正意義,這是造成貸款預警機制失靈的主要原因。

  3.沒有建立起直觀科學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目前銀行對信貸業務貸後風險控制的內容多是定性分析,這些分析因素很難建立起直觀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雖然財務狀況分析中涉及定量分析,但是對企業財務指標的風險預警、監控資訊體系過於複雜,不易於操作。而且這些指標基本上是零散的而非系統的,而且缺少針對性,不易於實踐操作。   三、金融危機下商業銀行貸後管理的新對策

  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日常運營過程中面對的最大風險之一,每家銀行都很關注信貸資產是否安全,然而相對來說貸後管理是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軟肋,在金融危機來臨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重視信貸資產的貸後管理。

  1.及時更新國家及地方政府對各個行業***特別是銀行發放信貸的主要行業***的相關政策舉措。明確巨集觀經濟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為全面完善的進行貸後管理建立一個良好的認知環境。

  2.新建或完善客戶資訊系統,橫向和縱向瞭解行業指標以及上下游企業的財務和運營狀況,並及時更新,保持對企業客戶的密切關注;並嘗試瞭解企業的銷售渠道和管理環境及管理模式,從而進一步瞭解企業客戶的實際經營情況。

  3.客戶經理應對受危機影響的信貸客戶予以高度關注。經常與客戶保持聯絡,每季度及時完成貸後檢查,定期瞭解貸款使用情況,若貸款投入再建專案,可以實地核查;並觀察客戶的主營業務波動情況以及現金流是否充足;是否有裁員或不完全用工等現象;以及在其他銀行的貸款、授信是否有被壓縮或解除的情況發生,並及時向分行反應相關情況。

  4.調查發放信貸的主要行業在危機發生之後相關指標***行業的市場風險、企業的存活率、收益率等***,再與往年比較,若指標大幅下降,應特別關注,可以考慮對該行業限額重新設定以及下調該行業的信用等級;關注客戶的融資情況及其流動性風險。調查客戶的相關財務指標***短期償債能力、收益率等***,再與往年比較,若指標大幅下降,應特別關注;若在其他銀行還有大部分借款,可以考慮調整其授信額度以及下調信用等級。

  5.關注信貸客戶***特別是外資企業***的資金賬戶,防止資金抽逃和挪用,必要時實行封閉管理,審查資金用途。對抵***質***押物的價值進行調查確認,若在此次危機中損失減值,應通知客戶儘快彌補該差額。擔保人的情況也要跟蹤瞭解,若其不再符合擔保人條件,應告知客戶再選擇一位擔保人。

  在當前的巨集觀經濟背景下,即是挑戰也是機遇,對於風險要嚴格把控,對於優質企業要堅決扶持。在風險管理過程中注意及時對客戶跟蹤回訪以及企業的上門調研,都有助於信貸資產貸後風險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方紅光:完善貸後管理體系的思考,銀行家,2004***11***.

  [2]王青:美國次貸危機及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啟示,經濟師,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