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預習教學設計

  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保姆?作者利用什麼手法去描寫這位保姆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匯入 新課

  1.背誦《水調歌頭·游泳》。

  2.提問:《水調歌頭·游泳》和《沁園春·長沙》這兩首詞在抒情方面的特點是什麼?《大堰河——我的保姆》和這兩首詞相比,不同點在哪點?

  明確:借景抒情。先寫景,後抒情,情由景生。這種抒情方法,可以稱為間接抒情法。《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樣是抒情詩,但是抒情的方法與《詞二首》大不一樣。它們的不同處:

  ***1***《詞二首》主要運用間接抒情的方式,《大堰河——我的保姆》除了運用間接抒情外,也運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如詩歌的最後兩段,詩人直抒胸臆,直接表達熾熱的感情。

  ***2***《詞二首》主要是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則主要通過記事寫人來抒情,邊敘事寫人,邊抒發感情。

  ***3***《詞二首》通過想象、聯想以及藉助神話傳說等抒情,增強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排比、對比、反覆等手法抒發感情,強調了對大堰河深深熱愛和對舊世界憤恨的感情。

  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時,要牢記這些特點。

  3.播放本詩朗讀錄音帶,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

  指導預習:

  根據課文《預習提示》和註釋自學,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把難懂的字、詞、句寫到黑板上,引導學生查閱工具書,儘可能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研習新課

  1.作者介紹

  艾青,原名蔣海澄,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縣畈田蔣村。艾青出生時難產,一位算命先生胡說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去撫養,5歲被領回家中開始讀書,但依然受冷遇,不準稱自己的父母為爸爸媽媽,只准叫叔叔嬸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在“冷漠和被岐視的空氣里長大”的。

  艾青寫這首詩,既是對保姆大堰河的感激,也是對黑暗世界的詛咒。同時表現出作者背叛地主階級,向勞動人民靠攏的真誠願望。

  2.學生試讀。

  除要求準確、清楚之外,還要注意表達出本詩的節奏和旋律。

  讀後要進行正音。

  3.理出本詩的抒情結構。

  這首詩比較長,詩人憑藉自己的激情任意揮灑,奔騰起伏,不拘一格。為了準確把握本詩的思想感情,必須理出它的抒情脈絡和結構。

  提問:全詩共13節,根據詩人感情和思緒的發展脈絡,可以劃分幾個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麼?

  回答: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3節***,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以及她與我的關係,表現了詩人對乳母的深切懷念和痛悼。

  第二部分***4─8節***,回憶大堰河辛勞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畫了大堰河勤勞、善良的品德,抒發了詩人對她深切的眷戀與尊敬。

  第三部分***9─11節***,寫大堰河死後的淒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詛咒和控訴了黑暗的社會現實。

  第四部分***12─13節***, 是詩人呈給大堰河的輓歌和讚美詩,抒發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情的懷念和由衷的讚美之情。

  這4部分中有一條貫串始終的感情線索,那就是詩人對大堰河的摯愛以及對舊社會的痛恨。有了這條感情線索才使本詩成為一個藝術整體。

  4.深入研究、體會本詩的構思特點。

  詩人在構思本詩時,把自己起伏的思緒,奔騰的激情作為最主要的依據,時而記人寫事,時而直抒胸臆;時而回憶歷史,進而直面現實;時而寫保姆,時而寫詩人自己;時而詳寫,時而略寫,任意揮灑,無拘無束。請學生舉例說明。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可作如下的歸納:

  第一部分,詩人告訴我們,由於看到雪才想起保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這是寫本詩的導火線。在具體安排上,卻一開始交代大堰河與我的關係,她沒有姓,沒有名,缺少獨立的人格。這樣的安排是為了突出詩人強烈的感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在激情的推動下,回憶大堰河對我的撫愛。為了充分地表現這種愛,詩人不惜筆墨進行鋪排,又寫她在自己家裡的陌生、忸怩之感襯托大堰河的可親可愛。

  第三部分,用敘述方法,寫大堰河死後的淒涼和一家人的悲慘遭遇。這是詩人最感痛苦的事。他用舒緩的筆調,邊敘述,邊嘆息,更顯得沉痛。

  第四部分,用呼告的手法,直抒胸臆,把詩中的感情推向高潮。詩人的感情到了極致,往往要拋棄具體的敘述或描寫,藉助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洩自己心中火山噴發似的激情,第12、13節便是明證。第13節,感情最強烈,語句卻最少。詩人的選擇是正確的,語言嚕囌,就難以充分表現自己心中的強烈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