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促進高一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那麼《大堰河我的保姆》有關的教學反思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1、在前面教給學生方法的前提下,應該給學生一個訓練的機會,讓學生結合課堂上所學到的方法自己點評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議每一個單元都應該留一篇文章給學生自學。當然教師的引導要求高!

  2、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點評有板有眼,令人高興。也堅定了我這樣教學的信心。

  3、又一遍教學本課,基本還是採用了原來的教學方法,那就是學生根據自讀思考題自讀自學,然後討論分析,然後課堂交流、教師指導。我的認識是:①還是應該在每個單元選一課讓學生學著讀書。②但是這次我設計了具體的思考題,明確了學生的思考方向,這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減少了學生漫無目的放羊式的自學。③其次自讀課的教學並不是說放手給學生教師就輕鬆了,恰恰要完成自讀課的教學任務,教師對教材的準備往往更多才可以。因為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相對自由的思考做到“有備無患”,而且還不能讓學生牽著教師走,要時時扣著教學重點難點來駕馭學生的相對“自由”,同時還不能打擊學生在自學中的積極性,那麼這個分寸就對每位教師的要求極高,要心中有數,有備無患,收放自如吧。認為自讀課教學就很輕鬆,可以完全放手給學生的想法是幼稚的。④自讀課要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學生的自讀成果,這時那些課堂愛發言、思維活躍的學生就容易得到突出的鍛鍊,這樣就容易忽略一些內向不愛發言的學生,也給一些有了偷懶的機會,如果盯著這些學生,課堂往往因為他們的不準備而拖延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這個問題在講讀課上也存在,而自讀課就更明顯。一方面要在課下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檢查督促,一方面也要多鼓勵不愛說的同學,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

  長期以來我們語文老師一直關注著語文的工具性,忽視了語文的人文性。這節課我有意地關注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至少我在進行一種嘗試。我認為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勇於嘗試。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於感受大堰河對作者濃濃的愛,感受大堰河的形象。於是我大刀闊斧對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對文字進行了細緻地取捨。教學思路就是通過體會詩歌語言來感受詩歌傳達出來的愛。

  為了渲染一種母愛的氛圍,我用了兩節課來上課,第一節我用多媒體給同學們聽了小說《瘋娘》。小說大約播了25分鐘,我和同學們就在靜靜的聽著,不由自主地流淚。從這個小說裡我們體會到了一個“瘋子”母親對他的兒子愛到骨髓。大家都沉浸在悲傷之中,同時也都在想著自己的母親。我知道時機成熟了,這時候可以進行詩歌教學了。於是首先我說“大家眼裡噙滿的淚水,讓我想起了我最早最感動的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媽媽是最善良的,今天我們來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

  然後請同學們談感受,談母愛,談真情。幾位同學分別說出了自己的內心感受。這個環節很感人,讓在座的各位老師也很感動。

  接下來我給大家範讀全詩,這個環節很是重要,尤其在詩歌單元,教師範讀更是重要,好的範讀的確可以設定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同時可以提高教師的威信。最重要的是教師用情地範讀可以鼓勵學生來讀,

  會起到提高他們閱讀能力的效果。韓軍老師的新語文理論裡面談到的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誦讀,本學期我有意的進行了嘗試。自己覺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學期同事們在進行詩歌教學的時候,一般都會採用放名家錄音的方式,我認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互動的,教師範讀對於節奏的把握,重音的控制,聲調的抑揚都能表現出教室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的外部技巧,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傳遞的重要資訊。哪怕教師的朗讀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都能比錄音更好的傳情達意。

  在範讀的時候,我借用了二胡曲《江河水》,曲調低沉悲傷,對於理解詩歌的主題有很大的幫助。

  在分析鑑賞詩歌的環節,我從語言入手,抓住細節之處的語言進行賞析,引導同學們體會其存在的意義。我對文字進行了選擇性地講解,主要挑選能最有利突出人物形象的語言,另外文章中運用了多處的對比造成反諷,在這裡我引出《賣炭翁》裡面的詩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啟發學生感知老人的艱苦,完成了既定目標。詩歌中色彩的運用也很有特點,但由於時間關係沒有深講,留給大家作為作業。

  最後的小結部分,我告訴同學們不要給自己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就這樣結束了這堂課,我認為我這節課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我有效地整合了教學資源,兼顧了詩詞的誦讀,對詩歌語言實行了卓有成效的分析。這就是我上了這節課的收穫。

  ***三***

  初春,乍暖還寒。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被譽為“卓越的民族詩人”艾青的著名敘事詩——《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中大堰河悲慘的身世、深深地摯愛乳兒的真摯而淳樸的情懷,如瀟瀟春雨輕輕地打溼了學生的心靈,學生被深深地震撼了。我見到學生的臉上盪漾的是感動的光影。我知道本課收到了較理想的效果。

  首先,讀為主線,以情感人,營造濃烈的詩境。詩歌是情感迸發的藝術。教學中我播放鋼琴曲《神祕園之歌》,這首曲子旋律舒緩、低沉,略帶淡淡的憂傷,很快將學生帶入詩境。由於我讓學生課前預習,因此,課堂上我沒有給學生自由朗讀的時間,直接入題,我與學生同讀這首詩,本詩共13節,我自薦讀前四節,餘下八節每組選一名代表讀,最後一節齊讀。學生入情,才能入境。

  其次,理解詩意,喚起情感,走進大堰河的心靈。大堰河有怎樣的身世呢?“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媳” 詩人捨棄了大堰河的許多遭遇,而寫她的名字,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細節,卻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壓迫下貧苦婦女完全喪失人的尊嚴和價值這種觸目驚心的事實。這喚起了學生對大堰河的同情。大堰河卑微的身世,絲毫沒有影響對棄兒“我”的深摯的愛。強烈的對比,充分地體現了大堰河善良、淳樸、寬厚的美好品質,表達了詩人對大堰河深深地眷戀和感激之情。

  有人說,課堂教學永遠存在著遺憾。是啊,本課不足之處有二:

  一、時間安排不合理,沒有按計劃完成課堂教學內容。由於白板顯示器出現故障,調整課件虛擲了時間,導致教學很重要的環節——“當堂訓練”內容沒有完成。這可以說是一處顯而易見的敗筆。

  另外,個別教學環節時間安排得不夠緊湊,造成了課堂教學節奏欠穩定的現象。如學生對本詩的寫作背景知之甚少,課堂上對我準備的課件上的內容讀得不夠熟練,延誤了時間。

  二、吟詠不足,詩味趨淡。詩歌需要反覆吟詠方能讀出詩味。由於學生對詩人的身世及寫作背景瞭解得較少,因此對詩歌的解讀遇阻甚至失偏頗,勢必要擠佔課堂有效時間。而第四節寫大堰河“厚大的手掌”做了很多事情,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每個動詞的用法之妙,對解讀大堰河的形象起了重要作用。教學中此處處理得草草。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髮問:“生活中你見到一般的女人的手具有什麼特點?而大堰河的手具有什麼特點?重要寫用意何在?”

  基於以上對本課詩歌教學優缺點的反思,我想如何實現現代詩歌的有效課堂教學呢?

  首先,設定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如設定背景音樂、播放樂曲等,指導學生正確把握詩歌情感,給學生廣闊的空間朗讀詩歌,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

  其次,引導學生仿寫詩歌,滿足學生積極創作、展示自我的願望。然後,讓大家在班級讀給大家聽,並評價。我在教學《樵夫,別砍那棵樹》一詩中,我給學生出了幾個題目,讓學生仿寫,如“小妹妹,別踩那片芳草地”“老爺爺,別將髒水倒入遼河裡”“獵人,請放下手中的槍”。學生奮筆疾書,大家樂此不疲地寫著。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