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檀葉

藥材名稱:山油麻

名稱出處:《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概況

基源:為榆科山黃麻屬植物山油麻的葉。山黃麻屬全世界約50種,中國有6種。

原植物:山油麻Trema cannabina Lour.var.dielsians(Hand-Mazz.)C.J.Chen(Trema dielsiana Hand.-Mazz.),又名榔樹(《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山腳麻(《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灌木或小喬木;當年生枝常呈紅褐色,密被斜展或平展的短毛。單葉互生,紙質,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5~10cm,寬1~4crn,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上面粗糙,被短剛毛,背面有柔毛,具3出脈,側脈3~4對,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3~9mm,被毛。花單性,聚傘花序常成對腋生;花梗和花被片具毛;花被5裂;雄花有雄蕊4~5,花絲短;雌花子房上位,無柄,柱頭二叉。核果卵圓形或近球形,長約3mm,桔紅色,無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圖見《江蘇植物誌》.下冊.62頁.圖816)

生境與分佈:生於向陽山坡、乾燥河谷,曠地或灌叢中。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

藥性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主治:疔瘡腫毒,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①《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治癤毒。” ②《廣西植物名錄》:“根、葉:清涼,止痛,止血。”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調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誌》:“治癤毒:山油麻鮮葉搗爛,加白糖外敷患處,每天換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