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式教學

[拼音]:kaocha

明代考核文官的方法。又名大計。包括京察、外察兩種形式。洪武四年(1371)命工部尚書朱守仁廉察山東萊州諸郡官吏;六年命御史臺御史及各道按察司察舉有司官有無過犯,奏報黜陟,此為考察之始。弘治年間考察制度臻於完備。萬曆中葉漸趨敗壞。京察,亦稱內計,考察物件為京朝官。洪武十四年定京察之法:五品以下聽本衙門正官考驗行能勤怠,五品以上及近侍、御史等則由皇帝自裁。十六年又對此制稍加裁酌,改由吏部核考。弘治十七年(1504)規定:京官考察每六年舉行一次,在巳、亥之歲。屆時,四品以上官員具疏自陳,聽皇帝裁定去留。確定去留後,而居官行為不當即有遺行者,再由科道官糾劾,謂之拾遺。被彈劾而列入拾遺的官吏,一般很難獲免。五品以下官吏則由吏部會同都察院考核後具冊奏請。由於明代實行南、北兩京制度,所以京察又有南察、北察之分,以北察尤為重要。外察,亦稱外計、朝覲考察,考察物件為地方官,始於洪武十一年。洪武初,地方官每年一朝。二十九年規定三年一次,即醜、辰、未、戌年為朝覲之期。朝畢,隨以察典,方法如京察之制。京察和外察皆由吏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考功司郎中主持,並密託吏科都給事中、河南道掌道御史諮訪。被察官吏分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謹八類,稱之“八法”。處分有致仕、降調、冠帶閒住、為民四等。洪武至萬曆初年的考察,雖有弊端,但不失為考核文官的一項較為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整飭吏治,穩定封建統治,如弘治六年考察被罷官的官員達一千三百餘人。萬曆以後,官僚集團內部互相攻訐,結黨營私,考察成為黨爭的工具。東林黨人居官多清廉,主持察典也較公正,而反東林者多贓私狼藉,黨同伐異,考察因之益敗。

參考文章

考察蜂群的經濟性狀有哪些方法?蜂去南極考察以什麼時間最合適?地理學核桃調苗多考察果樹園藝水稻新品種Ⅱ優5105通過現場考察鑑定糧食作物公司的實地考察股票基金員工出國考察取得國外票據能否稅前扣除?財務稅務對水產示範戶進行考察,並與他們面對面交流心得。水產/漁業水產局組織漁業考察學習水產/漁業公司員工出國考察期間取得的國外票據,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財務稅務河北省保定市糧食專家顧問組進行夏玉米穗期考察糧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