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查多兄弟

[拼音]:Zhongguo Qingnian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於20年代出版的機關刊物。週刊,1923年10月發刊於上海,後遷廣州、漢口等地出版。創辦人與編輯者為惲代英、林育南、鄧中夏、蕭楚女、任弼時、張太雷、李求實等。因受國民黨政府迫害,1927年10月停刊,共出170期,最高發行量達3萬份,在青年中產生過重大影響。1939、1948年曾兩度復刊。

《中國青年》是“五四”以後最早提倡“革命文學”的刊物。它的前身《先驅》,早在1922年2月就設定“革命文藝”欄。《中國青年》創刊後,陸續發表有關文學問題的文章近30篇,引導文藝青年關心社會現實,接近工農群眾,投身革命鬥爭,培養革命感情,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反對個人享樂與頹廢悲觀的傾向。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如:秋士《告研究文學的青年》,代英《八股?》、《文學與革命》,澤民《青年與文藝運動》,中夏《貢獻於新詩人之前》、《思想界的聯合戰線問題》,楚女《藝術與生活》、《〈中國青年〉與文學》,張刃光《中國所要的文學家》等。這些文章把文學看作是“儆醒人們使他們有革命的自覺,和鼓吹人們使他們有革命的勇氣”的一種“最有效用的工具”(《貢獻於新詩人之前》),對革命文藝思想的傳播起了積極的作用。但一些文章也存在著對初期新文學否定過多的缺點,發生過某種“左”的偏差。該刊還載文揭露封建文化勢力的反動本質,並出版“泰戈爾特號”,批駁“東方文化”派利用泰戈爾來華之機所作的有害宣傳。除譯載高爾基等俄蘇作家的作品外,《中國青年》也發表過一批較好的革命文學創作,如瞿秋白的《那個城》,朱自清的《贈友》,趙聲的《遺詩》,紹吾的《我站在喜馬拉雅山的山巔》,吳雨銘的《烈士集》(組詩,共65首),一聲的《奴隸們的誓言》、《十月革命》、《誓詩》,光赤的《瘋兒》等。第 144期還以《論黨的出版物與文學》為題,譯載列寧《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一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