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名言

藥材名稱:菸草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菸葉(北方俗稱),野煙(《滇南本草》),菸酒(《粵志》),金絲醺(《綱目拾遺》),土菸草(《福建民間草藥》),辣煙、相思草(《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基源:為茄科菸草屬植物菸草的葉或全草。菸草屬全世界約60種;中國有4種,其中藥用的有2種。

原植物:菸草Nicotiana tabacum L.

歷史:原產南美洲,明代中後期傳入中國的經濟作物。《綱目拾遺》記載:“此物自古未聞,近我明萬曆時出於閩廣之間。”方以智《物理小識》謂:“菸草,明萬曆末年,有攜至漳泉者,……崇禎時,嚴禁之不止。其本似春不老而葉大於菜。”《粵志》記:“其種得自大西洋,一名淡巴菰。”另名有淡巴姑、擔不歸、淡肉果之稱,與本種拉丁種名“tabacum”似同出一源,應是本種無疑。

形態: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直立草本,全體被腺毛。莖粗壯,高1~2m,基部稍木質化。單葉互生,葉片甚大,矩圓形、卵形或披針形,長10~30cm,寬8~15cm,葉端漸尖,葉基狹楔形半抱莖,略呈耳狀,葉緣微波狀或全緣。圓錐花序頂生,多花,花梗長5~20mm,花萼壇狀,5裂,花冠淡紅色或白色,長筒狀漏斗形,長4~5cm,為花萼長之2~3倍,裂片短尖,雄蕊5枚,其中一枚顯著較其餘4枚為短,雌蕊一枚,花柱細長。蒴果卵球形,長1.5cm,約與宿萼等長,2瓣裂。種子細小,多數,黃褐色,類圓形,徑約0.5mm。花期8~10月。(圖見《中國植物誌》67卷.第1分冊.153頁.圖39)

生境與分佈:廣植於全球溫帶、熱帶地區,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生藥

栽培:宜高溫溼潤氣候。以排水良好而疏鬆的砂質壤土為好。用種子育苗繁殖,通常在春季進行苗床播種,將種子拌入草木灰或細土中,勻撒於苗床中,覆薄細土後稍加鎮壓,再蓋草澆水。出苗後注意肥、水管理,結合鬆土除草進行勻苗。4月中、下旬苗高10~13cm時,出圃定植,按行株距各50~60cm開穴,深10~15cm,穴內先施基肥,培上細土,然後將帶土的幼苗淺栽,每穴1株,覆土澆水。定植後應勤中耕除草,注意追肥,氮肥用量不宜過多,鉀肥需要增施。花蕾出現時,及早摘去頂端花芽和側芽,以利莖葉生長。

採集:通常於7月,菸葉由深綠色變為淡黃色,葉尖下垂時採摘葉,由於葉的成熟有先後,可分數次採摘,採後晒乾或烘乾,再經回潮、發酵,再幹燥。藥材主產于山東、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山西、四川、貴州。

鑑別:葉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葉柄甚短,有翅,長10~30cm,寬8~15cm;上表面黃棕色,下表面較淡,主脈寬而凸出,多腺毛,稍溼潤則帶粘著性。具特異的香氣,味苦、辣。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

化學性質

從菸草中分離得到60多種雙萜的西松烷(菸草烷,新鬆烷,Cembrane)化合物。其中2個(1S,2E,6R,7E,11E)-2,6,11-西松三烯-4,6-二醇和其4位差向異構體具有抗癌作用。此外,菸草中還含有生物鹼、菸鹼、毒藜鹼、去氫毒藜鹼、芸香鹼、有機酸(蘋果酸、檸檬酸)、脂肪、樹脂、無機質、γ-谷甾醇葡萄糖甙、環木波羅烯醇[2]。

附 近又從菸草花中分離得到(1S,2E,4S,6R,7R,11S)-2,8(19),12(20)-西松三烯-4,6,7,11-四醇和其相應的7位差向異構體;(1S,2E,4S,8S,11S)-4,8,11-三羥基-2,12(20)-西松二烯-6-酮和其相應的8位差向異構體以及(1S,2E,4S,6R,7E,11S,12R)-2,7-西松二烯-4,6,11,12-四醇[1]。

參考文獻

[1] Acta Chem Scand 1990;44(8):814。


[2] 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