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運動的固定論與活動論

[拼音]:Kennidi

[英文]:John Fitzgerald Kennedy (1917~1963)

美國第35任總統(1961~1963)。1917年5月29日生於波士頓城郊的布魯克萊恩,其父為美國著名富豪J. P.肯尼迪。194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41年9月加入美國海軍,曾獲中尉軍銜,亦榮獲紫心勳章。

早期政治活動

1946、1948、1950年,肯尼迪以民主黨人身份連續當選為馬薩諸塞州國會眾議員。在此期間,他的政治立場屬溫和自由派,有保留地支援杜魯門政府的國內外政策。1952年,他擊敗著名共和黨參議員H.C.洛奇,進入美國參議院。1953~1960年任參議員期間,對J.R.麥卡錫參議員採取中立立場。1953年9月12日與J.L.布維爾結婚。1956年,競選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失敗。1960年又競選總統,並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在接受提名演說中,他宣稱“我們今天正站在新邊疆的邊緣”。從此,“新邊疆”就成為肯尼迪競選和執政的綱領性口號。在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R.M.尼克松展開的競選活動中,他強調美國面臨新的挑戰,許諾進行新的社會經濟改革。他以微弱多數戰勝尼克松,成為美國最年輕的、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總統。

總統任期

1961年4月,肯尼迪批准執行流亡在美國的古巴旅入侵古巴的計劃,製造吉隆灘事件(即豬灣事件,見吉隆灘戰役),結果遭到慘敗,受到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為避免衝突升級,他未派兵增援。在兩個月以後的柏林危機和1962年10月的加勒比危機中,他採取較強硬措施,迫使Н.С.赫魯曉夫退卻。

豬灣事件後,肯尼迪意識到爭取第三世界的重要性。他同古巴以外的拉美國家建立了爭取進步聯盟;承認寮國中立;建立了“和平隊”,派遣志願人員到第三世界國家服務;他實行糧食用於和平計劃,利用美國剩餘糧食為美國政治服務。但另一方面,他又向南越增加軍事援助和顧問,使美國日益深入地捲入印度支那戰爭,而且繼續執行敵視中國的政策。

由於西歐、日本的復興,西歐的聯合趨勢和美國實力相對下降,肯尼迪試圖調整美國與西歐、日本的關係,彌合50年代以來的某些分歧,但成就很小。

在國內新邊疆計劃方面,肯尼迪屢遭國會阻撓。為促進經濟發展,他在1962年採納了美國凱恩斯主義新經濟學派的赤字減稅主張。1963年初他向國會提出的 100億美元減稅法案,在他任期內一直未被國會通過。他關於稅制改革、資助教育、老年醫療照顧、設立城市事務部等法案,也都在國會受挫。不過,在1962年3月反通貨膨脹活動中,他以行政、司法等手段壓服美國鋼鐵公司等6家大鋼鐵企業放棄了擅自提價的決定。

1963年上半年,在美國民權運動的壓力下,他放棄了一貫堅持的溫和立場,於 6月11日向全國發表電視演說,稱美國正面臨一場“道義危機”,不能用警察鎮壓行動去解決,也不能用象徵性言行去平息。同月19日,他向國會提出一項民權法案。雖然此法案到L.B.約翰遜時期才正式成為法律,但使許多人稱他的任期為第二次重建時期。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遇刺身亡。11月25日肯尼迪遺體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他著有《英雄傳略》(一譯《勇敢者的畫像》)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