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估算教學設計
事物的數量作大約推算,初步估算。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年級下冊估算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讓學生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2、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和意識。
3、培養學生的數感,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靈活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教學準備:
課件、口算卡片、每個小組每人準備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一複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麼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麼把蔬菜運走呀?
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了:你們能提出什麼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麼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麼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後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後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 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結: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麼方法很快地幫李叔叔解決難題的?估算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麼知識?學生髮言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並說一說為什麼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後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後進行全班性講評。
五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遊戲:神運算元
遊戲的規則:
1、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牙籤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籤後放到一邊,先數出根數。接著再快速地算出該平均分給組內每個成員多少根牙籤。
3、每人一次機會。看誰算得又快又好。
4、最後評選出組內的神運算元。
板書設計:
三年級數學下冊估算教學反思
現實生活是學習數學的歸宿,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學時應注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指導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只有給學生自由探究的空間,自由摸索的時間,自由發揮的舞臺,自由展示的天地,他們的潛能才能最大地得到開發,個性才最大地以得到張揚,創新意識才能最優化地得到培養。有意識地採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如:在估算一打白紙的張數這一活動中,我先讓每個學生自己估計白紙的張數,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通過量一量、數一數、算一算等操作實驗活動,來驗證學生最初的猜想。從而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探究”的過程,同時讓經歷了知識的產生過程。
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要學會各抒己見,敢想、敢說、敢問;要學會認真傾聽對方的思路和想法;要學會交流與合作。學生學會了交流與合作,會讓探索知識的過程充滿了精彩,會讓數學課堂成為百花鬥妍、百鳥爭鳴的學習樂園,成為學生充分表現和發揮個性才能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