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教育孩子感言有哪些

  家長如何教育小孩?這是當今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感言,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的感言

  1、培養孩子狼一樣的責任心

  狼為了狼群的生存,會努力履行自己的職責。在狼家族裡,每一隻狼都能意識到自己對狼群的重要性,每一位成員都必須對自己的群族負責。它們在同伴遇到險情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上前營救。對於狼來說,履行責任就是它們的天職。

  功勞和責任總是一對孿生兄弟,只有承擔大責任才有可能建立大功勞。“不積矽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應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開始,父母要儘量少為孩子包辦代替,讓他們多動手,多動腦,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可能對社會和家庭負責,並有所作為。

  2、鼓勵孩子像狼一樣關注細節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是由許多細節組成的,忽視細節容易導致“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可連柯說:“孩子智力開發與藝術素質培養固然重要,但生活習慣的教養也絕不能忽視,教育必須從細節開始。”

  父母培養孩子關注細節,應該從日常生活著手,讓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於細微處見真功夫。事實上,許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著手的。

  3、教育孩子像狼一樣不拖拉

  效率是競爭中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拖拉導致我們不僅僅是拖延時間的製造者,而且還是受害者。拖拉不僅影響效率,而且是謊言和藉口誕生的溫床,是滋生懶惰的溫床。父母培養孩子,必須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拖拉的習慣,絕不讓孩子因拖拉而變得懶惰,因懶惰而變得碌碌無為。

  4、培養孩子狼一樣的耐性

  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從很大程度上講,孩子們比拼的是耐性。或許許多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也非常聰明,或許不少考上了大學的孩子智力平平,但是由於彼此的耐性不同,其最終結果也迥然相異。成就最鍾情於那些能夠持之以恆做好某件事情的人,無論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父母教育孩子,必須培育孩子良好的耐性。

  5、訓練孩子狼一般的受挫能力

  父母在孩子遭遇挫折時,不僅要教他們學會正確面對,鼓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甚至可以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和增強孩子面對挫折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習慣培養第一步

  提高認識,或者說,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

  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很多的孩子。一個壞習慣可能使人喪失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對一個學生來說,養成確認的好習慣會終生受益,如平時寫完作業認真檢查,考試時仔細審題,與別人有約的事情要牢記於心並提前落實等。這樣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會好,為人處理也會愛到歡迎。

  習慣培養的第二步

  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學的一個男孩子上課時很調皮,把任課老師惹生氣了,下課了全班同學都埋怨他,這個小男孩很懊惱,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孫蒲遠老師。

  孫老師做過40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經驗豐富,是位全國特級老師。她聽了小男孩的話,對他說:“犯了錯就認錯還是好孩子嘛。那你決定怎麼認錯呢?”小男孩說:“我去給老師賠禮道歉,再給老師鞠個躬。”孫老師說:“鞠躬很好,會讓對方知道你很有誠意。可是你會鞠躬嗎?試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點了一下頭。孫老師搖搖頭說:“這不是鞠躬,這只是點頭嘛,點頭道歉缺乏誠意。”那個男孩愣住了,因為長這麼大,他從來不知道鞠躬與點頭有什麼區別。

  這時,孫老師站起來,給小男孩演示怎麼鞠躬:挺胸抬頭,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向下彎曲與地面平行,再平身,這才是鞠躬。然後,孫老師讓男孩子練習了幾次,才讓他去給任課老師認錯。

  孫蒲遠老師不愧是全國特級老師,她教育學生不光有耐心,還有細心,因為只有細緻入微的指導,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好習慣。甚至可以說,沒有細節的指導,就沒有兒童教育。

  習慣培養第三步

  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少年兒童時代就是榜樣時代和偶像時代,因為孩子的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不要盲目阻止孩子追星,尤其是偶像對青春期的孩子極富吸引力,許多偶像身上具有榜樣的因素,善於發現和引導的父母老師完全可以把偶像變為榜樣。

  家長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不要採取過激的方法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皁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裡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要以身作則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麼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裡,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樑不正下樑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複製品。可見大人的言傳身教真的很重要。

  重視情緒的作用

  不同性質的情緒對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積極的情緒使人生活愉快,充滿信心,心情舒暢;消極的情緒使人生活壓抑,缺乏信心,心情沮喪。同樣,不同性質的情緒對家長的心理和行為也有不同的影響。積極的情緒能激發家長以充滿愛的方式,主動了解孩子,關切孩子的成長,並以民主、科學的方式教育和培養孩子,從而使親子關係密切協調,家庭氣氛和睦溫馨。家長要重視自身的情緒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養和保持積極的情緒,克服和消除消極的情緒。

  大人的意見要統一

  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1.家長鼓勵孩子學習評語大全

2.家長教育優秀心得感想

3.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4.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5.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