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名言警句欣賞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深入瞭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最新

  1 父母要想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鬆和睦的家庭。

  2 父母在自己擔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學習教。

  3 學前教育更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4 平時在家裡,父母和孩子儘量保持一種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5 父母要準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生的事情,或者發現的問題產生的困惑。經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6 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7 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洩父母的急躁情緒。

  8 父母不應把所有的教育都寄託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因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家裡,所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9 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環境。父母要做的事並不太多,只要為孩子提供並維護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就行。成為好父母,就是成為家庭環保主義者。家庭環境好,孩子好;家庭環境出了問題,孩子就成為問題兒童。有時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藥的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10 換一種眼光看孩子,你將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增長點”。——時金林

  11 不讓孩子早產,也不讓孩子過早地入學。孩子不能早產,因為孩子需要在母親的子宮裡獲得足夠的保護,讓胎兒有了足夠的抵抗力之後,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孩子不能過早地入學,因為孩子需要在家庭獲得足夠的保護,讓孩子有了足夠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學能力之後,再出去和外面的他人交往。中醫的說法是:“爭氣記憶體,邪不可幹”。

  12 一個會愛父母的人,將來才會更好地去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趙靜波

  13 學校教育總是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站在“知識本位”那邊;家庭教育必須站在“性格-身體本位”這邊,更重視孩子的性格和身體。家庭的歸家庭,學校的歸學校。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

  14 精神虐待是對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面的摧殘。——章劍和

  15性格好的標準是“文明其精神”,身體好的標準是“野蠻其身體”,學習好的標準是“自學自得”。

  精選

  1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教育。

  2 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3 激發幼兒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4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的意識。

  5 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6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

  7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極力喚醒和鼓舞。

  8 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

  9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10 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經驗,而這些有限的教育經驗又因為祖父母的溺愛和放縱而派不上用場。

  11 父母唯有不斷進取,通過自己的人格力量去獲得孩子的欽佩和敬愛。——姜晶

  12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必須警惕“人窮志短”。

  13 所有紈絝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儘管並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紈絝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14 誰能讓孩子“動如脫兔,靜如處子”,誰就掌握了教育的祕密。

  15 誰能讓孩子有主見又懂得妥協,既果敢又懂得順從,誰就遏住了教育的關鍵。

  錦集

  1 有效的學習是邊緣學習,無效的學習是焦點學習。孩子的學習出了問題,病因卻在孩子的情感或身體那裡。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學習,類似園丁把水分和養料直接拋灑給“枯黃的樹葉”。

  2 學業成績是人的成長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體。性格和身體是學業成績的兩個支點。

  3 人的成長遵循“潛能遞減法則”。生來具備度潛能的兒童,如果從歲就對他進行理想的教育,那麼他就可能成長為具備度能力的人;如果從歲開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也只能具備度能力;如果從歲才開始教育的話,充其量只能具備度能力。這就是說,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能力的實現就越少。——木村久一語

  4 貧窮是教育資源,富裕是另一種更高階的教育資源。更高階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階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高階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5 有修養的父母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耐心地徵求孩子的意見。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扞衛你說話的權利。”

  6 成功的教育是“虎父無犬子”,失敗的教育是“母強子弱”。有修養的父母總是把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學能力當作教育孩子的頭等大事。

  7 讓孩子“自食其力”的祕訣是給孩子提供選擇的自由。自由選擇導致自己負責。如果孩子喪失了自由選擇的權利,如果他所做的事情完全出於他人強迫與指令,那麼,孩子就學會了“應付”與“敷衍”。

  8 作為父母,必須設法贏得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姜晶

  9 瞭解並欣賞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因自己的特長而有成就感。讓孩子因成就感而凌雲壯志豪情萬丈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10 歲前後嚴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長;歲前後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鬆,無效的教育是先鬆後嚴。有效的激勵是朝五晚九,無效的激勵是朝九晚五。

  11 孩子的成長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長。孩子從來不期望龐然大物的成人能夠理解自己,孩子也從來不把居高臨下的成人當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獨生,但不能讓孩子獨長。若既沒有兄弟姐妹,又沒有夥伴,“獨生”子女就跌入雙重的孤獨:不僅獨生,而且獨長。

  12 成功的家庭教育來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深入瞭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呂斌

  13 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盧梭則把“愛彌爾”帶到了鄉村。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力之前,不讓孩子有過多的夥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14 無論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敗,整個人生就失敗。

  15 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16 好母親把兒子當朋友,壞母親把兒子當情人。

  17 人類有兩件事情最難:一是如何“統治”他人;另一個是如何“教育”他人。——康德語

  18 孩子挑食是從父母談哪一個不好吃開始的。

  19 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遇到困惑時可以儘量請教老師鄰居或是教育專家。

  20 中國年輕的父母會花數千元學開車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卻鮮有自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