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要文化和技擊同時推進
中國傳統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明的哺育下,納百家之長為我所用,融合了中國古老的傳統哲學、兵法學、軍事學、理學、醫學、倫理學、美學、等,將攻防技擊與健身娛樂、身體運動與哲學理念完美、自然的結合起來,逐步發展成為古老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和獨具中國特色的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體育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目前國內,很多人都認為武術的沒落是沒有體現出技擊性,可能並不盡然。正如網友剛剛轉帖的帖子所言,眾多的國外選手前來參加傳統武術的比賽。
根據我們的接觸,外國人被中國傳統武術所吸引,並不是看上其能表演的花架子,在外國人有關的中國傳統武術的論壇、討論組裡,大部分集中在討論技擊性上。與此同時,他們還十分關注傳統武術的禮儀和陰陽等國學內容,比如師傅應該如何發音、師叔、師兄等等都是什麼關係,比如如何抱拳行禮等。而我們比較熟悉的柔道、跆拳道,都是對技擊功能弱化之後的拳術,其稱為道,就是首先教禮儀。那麼在自由搏擊、散打、巴西柔術、跆拳道、柔道等等盛行的地方,能夠有眾多的中國傳統武術的fans,說明傳統武術的魅力要以國學、武學為根基,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單純強調技擊是不足以維持發展的。
傳統武術的八綱:踢、打、摔、拿、跌、撲、滾、翻,已經涵蓋了所有的武術技擊要求,現代武術的那些擂臺對抗也無一能超越這八綱的要求。衡量一門拳術是不是完整,就用這八個字為標準,能夠全面體現出來的,就是一門完整的拳術。衡量一個武術者練得怎麼樣,也是這八個字。因此,在技擊上不是傳統武術不行了,是參加者有沒有按照這個要求去練了,有沒有練成了的問題。
要想練成武術的八綱,就與傳統武學的內容分不開,一招一式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那樣,與陰陽、經絡、八方密不可分。離開傳統武學的內容和理論基礎,就不是傳統武術。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截拳道,雖然ms很剛猛,但倡導者卻英年早逝,其道也無更大發展。究其原因之一,是沒有以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沒有達成內外兼修的武學要求。看現在保留下來的拳種,有沒有傳統文化為底蘊,有沒有武學理論的依據,也是看一門拳種是否完整、能否生存和發展的依據。
國人對傳統武術的輕視和不解,是沒有深入其中的緣故。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必須回到以八綱為技擊標準,以傳統武學文化為理論內涵的形式上,才能長盛不衰。
傳統武術概況
傳統武術中的許多功法都己被證明具有較好的醫療保健效果。傳統武術中的基本動作、基本組合、徒手與器械的各種套路運動、搏鬥運動中的散手和推手等,都可通過它們各自特有的運動特點和方法,使人體的速度、力量、靈敏度、耐力、協調性、柔韌性等多種素質得以鍛鍊。傳統武術還講究調息行氣和意念活動,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息、改善人體機能十分有益,真正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傳統武術是武術之源,是武術發展的基礎。中國人民自古就有習武練拳的好傳統,至今創編流行的拳種、門派、拳式不計其數,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
中華武術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以攻防技擊為主要內容特徵的民族自衛術、健身術。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獨特、運動簡便、行效顯著、老少皆宜.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長期進行武術鍛鍊,可以強筋骨、健體魄、長精神、廷壽命,在當今的全民健身運動中再次顯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使鍛鍊者有廣泛的選擇餘地。無論是青少年、還是中老年,無論是何種職業,都能在武林中找到適合自己特點和興趣的專案進行鍛鍊。武術活動簡便,不需要特殊的場地和服飾,器材來像豐富,花錢少,易於開展.特別是在基層單位體育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廣泛開展全民武術健身,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明顯效果。因此,無論在工廠、機關、學校、軍隊、沿海、山區,都能因地制宜,開展武術活動。
傳統武術近況
現代全民健身的發展需要傳統武術發揮促進作用
全民健身運動需要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健身價值高、適宜進行社群開展的體育專案,傳統武術是最佳選擇。從歷史上看,我國的群眾性體育,主要是開展具有良好健身作用的傳統武術太極拳、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運動專案,傳統武術是主要的健身專案。一方面因為傳統武術所特有的健身功能,另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武術的練習強度和練習密度可以隨意控制,並且沒有激烈的對抗性活動,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適合老年人蔘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