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的神遊物外和意念誘導

  意拳又名大成拳是中國傳統功夫中上乘的功法之一,源於心意拳。意拳無固定的招法跟套路,在練習過程中以站樁與意念誘導為主,注重臨敵時本能反應的訓練,注重實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姚宗勳:

  神遊物外

  力在自然

  形似有無

  意含宇宙

  當年,姚宗勳先生在王薌齋先生創立“意拳”的基礎上,用畢生心血發展了意拳理論和意拳體系。這是他老人家用精闢的語言,從宇宙生命的高度概括了意拳心法。

  姚宗勳先生說:要掌握一門運動技能,不單單是靠肌肉的運動,而是要注重精神。只有精神與肢體達到高度的統一,才能算掌握了這一運動技能……。

  我認為學好任何一門技能,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而是每一個一朝一夕積累的過程。它是改變我們生活態度的過程、是改變世界觀的過程、是由低階質量向高階質量發展的過程、是低能量向高能量轉化的過程。

  “神遊物外”的含義,說出了當物質能量提高到一定層面時,自自然然的就具備了“水到渠成”的條件。從概念上說,就是讓練功者不要執著於己身,不要為現狀感覺所限,神意始終要放開。是讓意識和肢體與自然界達到自然和諧的統一。

  要做到自然和諧的統一,首先就是怎樣改變認識,來加強運動能力的問題了。意拳教學是個科學體系,姚承光先生在教學過程中常說的一句話“精神假借,意念誘導”表達出在意拳訓練中以意為先的重要含義。假借和誘導,都闡述了用主觀意識,調動全身的神經系統,逐漸建立和強化身體各個方面的統一,重新構築身體運動系統質量的過程。

  “精神假借”在初級訓練中是主觀誘導的過程,是“神遊”狀態的一種。但達到了更高階段“精神假借”就是自動誘導的過程了。身上的感覺通過練功時日的增加其狀態與日俱增,越來越強。即,形成了與原先初級時完全不同的感覺。

  這就是向良性方面進行了改造,是生理和心理相互良性影響的過程,是質量提升後能量高於質量的現象“水到渠成”的過程。在訓練中,強化了身體運動系統狀態,增強了心裡感覺狀態。如同,貓和老虎身上的感覺狀態是相差甚遠的。

  質量決定能量,老虎的質量遠遠大於貓,其身上的力量感覺強過貓多的多。這讓它對其它動物的征服力從內心就非常強悍。力量感覺的強弱直接左右其本身的行動能力和行為。當然,這只是個比喻,只有它們自己知道自身是什麼樣的感覺。

  意拳基礎功法一一站樁功,就是用主觀意識,進行創造性的參與運動形式的過程,使之建立起新的結構。它利用大腦景像思維的能力,誘導和統一身體不斷把內與外聯絡起來,在自自然然之中,培養出良好的條件反射意識。在這種方法貫穿下,運動神經始終處於被刺激狀態,肌肉在意念的支配下進行鬆與緊的重複過程,經過適度調整對神經系統的刺激強度,掌握好身體肌肉的鬆與緊的狀態,達到清晰明白的訓練過程,順其自然,循序漸進的進行鍛鍊。

  如果比喻意念是鋼筆的話,精神就是鋼筆水。兩者相依而並存。

  在站樁過程中的“精神假借”就是形容人雖不在其境,如同置身於其境的一種心裡感覺。他讓你頭腦中逐漸創造起一個美麗的、廣闊的、如臨實地的景象來影響和建立身體新狀態,達到良性調節生理和心理狀態,使機理在良性的自然中培養加強精神能量狀態。王薌齋先生曾言“遊物之初”的狀態,就是假借後誘導至某種“真空”感覺的概念。

  “神遊物外和意念誘導”之間,是自然法則和矛盾的關係。一個自然巨集觀,—個人為具體。

  站養生樁時,構想自己置身於一個清澈廣‘闊的天地之中,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水碧天藍、鳥語花香,清澈的湖水碧波盪漾,水天相接。自己舒適的站立在清澈的湖水裡,享受著空氣、陽光和水波帶來的快意;神意要空間立體的放大放遠、氣閒神清、心無牽掛、呼吸自然,全身內外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無不隨湖水旋律而輕盈盪漾;全身肌肉、骨骼、毛髮、面板無不感觸水的阻力和慣性。

  上述這段形容,就是精神假借出來的環境。這是大腦有效支配植物神經下對交感神經和運動神經有效結合。這種積極主觀意識我們在上述假借的條件下再深入就開始進行“意念誘導”的過程了:身體在湖水的盪漾中從遠方與身體有眾多細線、皮筋相系,在自己的微動中牽拉著身體前後左右上下等各部,要在身體的微動中體察各個方向細線、皮筋牽拉的彈力和湖水的阻力,讓自己在牽拉和阻力之中有意識的進行順力方向、和逆力方向拉動的運動,做到每一個動作都是整體的運動。要達到“一處動而百處動,一動無不動的狀態。

  這是一個不怕細緻的功法,在細緻中去體察每一個動作中每一組肌肉群、每一個關節、每一個細小神經和每一個細胞的工作狀態,全身無處不在自己的意識支配之中。假借和誘導是起著兩個不同方面的作用,它們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並存於練功過程的始終。

  有精神就會有意念,精神,是指身體的綜合機能自然條件下的運動形態,是身體綜合能量的再現。

  “意念”是指大腦運動的支配形式和支配過程的行為。

  王薌齋先生是這樣闡述意拳的:讓力產生的源泉不是力而是意念,是精神。這充分說出了意念和精神的重要性。

  姚宗勳先生在此基礎上,從運動科學的角度進行了深化概念的論述:“骨骼是槓桿,關節是樞紐,肌肉是動力,收縮肌肉的是神經系統,而神經系統又受大腦的指揮”。這就讓我們更加容易認識到整體之中的關係。這就是意拳,微觀再微觀,巨集觀再巨集觀,巨集觀和微觀的並存。這是在抑制中結合、在結合中抑制、在矛盾中發展的高階運動,是意識與物質相互融合影響過程。它在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矛盾中逐漸完善和統一。

  神意來自於身體就要為身體去服務。人的身體中如,骨骼、肌肉、器官、血液、神經甚至毛髮等等一切的一切均為物質,它們是意識的載體。用不同的意念誘導來達到神經系統不同的狀態和達到不同的作用。鍛鍊的過程不能違背自然生理規律,不能蠻幹。要在意識感覺中,有而不執、無而不執、自自然然、渾然一體,“形似有無”讓有形意識與無形意識共存。

  姚承光先生說:意拳是動腦筋的拳術,習與悟都非常重要,今天的意拳教學體系是讓學習者達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科學方法的引導下,使學習者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更快掌握實踐和認識的統一過程。

  意拳站樁功的鍛鍊-——是規範意識形態統一身體“靜態”的

  過程、是意念能量蓄能的

  過程,是在相對“靜”中求得鬆緊轉換的過程,是在相對“靜”中求得換勁運動的過程,是為進入下一階段打基礎的過程,是巨集觀與微觀完美融合的過程,是改造人體質量發揮最大潛能的過程。用王薌齋先生的一句精闢語言闡釋站樁——“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樁起”。

  “意拳心法”不單單只是在“拳”中,實際上它是自然界,人類生命的科學。“神遊物外,意含宇宙”不是空想、不是幻想,是胸懷、是實際行為能力、是真實的感覺狀態。這是生命中最高階的能量運動,是自然界生命能量完美的體現,是展現生命運動的科學體系。

  讓我們共同去深入探索意拳真理,重新去認識自身,認識生命運動,意拳是我詮釋生命真理的導師。在這裡,我引用佛教中的一句哲言——“深觀、廣行”送給每一位正在學習意拳和愛好意拳的朋友們。祝我們在共同學習的航程上,早日“到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