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心意拳不僅是回族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華傳統拳種中的優秀拳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意拳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歡迎閱讀!

  心意拳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無不知道“裹、踐、躦”乃為心意六合拳法之要義,但是對於“裹、踐、躦”的真實含義,卻沒有多少人明白。有的人練了一輩子的心意六合拳,也沒有了解其義,結果練了一輩子胡塗拳,功夫總也上不去。又有的人由於沒有理解“裹、踐、躦”的真實含義,為了裝點門面,就將“踩雞步”中的三種手法解釋為“裹、踐、躦”,而且進一步指出這是三種拳法,即裹拳、踐拳與躦拳可是古人在拳經裡從來沒有將“裹、踐、躦”與拳法沾邊。這樣一來,前頭的錯誤沒有改正,後頭的錯誤就已經誤人子弟了,其流毒是很深的。

  實際上,所謂“裹、踐、躦”並非是三種拳法,也不是某一個拳術動作,而是貫徹心意六合拳訓練始終的根本原則,更是心意六合拳巨大技擊威力的來源。可以說不懂“裹、踐、躦”三字的含義,就不懂心意六合拳,而將“裹、踐、躦”練成了裹拳、踐拳與躦拳就是曲解了心意六合拳。練習心意六合拳,一上來就必須練習“裹、踐、躦”,而在以後的學習中,又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找到“裹、踐、躦”,理解“裹、踐、躦”與運用“裹、踐、躦”。那麼,到底“裹、踐、躦”的真實含義是什麼?而且如何又能將“裹、踐、躦”練上身呢?下面我來講一講。

  剛才我們說了,“裹、踐、躦”是心意六合拳的原則方法,心意六合拳的獨特力量就從“裹、踐、躦”當中來。既然是原則方法,那麼就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都能體現出來,而如果將“裹、踐、躦”理解成了三種特定的拳法,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了。因此,我們說“裹、踐、躦”不是特定的某種拳法動作。

  正確的理解是這樣的:所謂“裹”,實際上包括“束”與“存”兩個部分,“束”指上身的收縮;“存”指下肢的沉蹲。是每一個動作發力前必須的蓄力方法。我們知道,無論哪一種拳法,只要它發力,就一定有一個蓄力的過程,儘管這個過程很短暫,但這是必然的。而蓄力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如何利用地球引力與地面的反作用力的方法,因為這兩種力是我們人類向外發放力量所必須藉助的條件。心意六合拳的先賢充分了解這一原理,並且十分明確地運用這一原理來指導訓練。

  所謂“踐”,就是在“裹”的力量的驅動下向前進步踐踏或者不進步的下踩,以前腳的摩擦力驅使地面的反作用力向上支撐起身體,產生類似於汽車剎車時的瞬間碰撞力。

  所謂“躦”,就是身體向前上方斜向挺身與發力,也就是要求以頭上領之力促使挺頸、拔背、提中節,帶動身體向前上方“躦”起,我方的攻擊勁力也就由後下向前上方向發出。此為“進身”之法。我們說“進身”發力與“近身”發力是不同的,一般人大多混淆。所謂“進身”是身體“躦”起之法,而“近身”不過是接近對手而已。可以說不懂“進身”之法,就不可能獲得心意六合拳打人如“拔草”的效果,更無法理解“打人如親嘴”是什麼意思。

  在一個動作中,“裹、踐、躦”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互為因果,共同作用,產生了心意六合拳的獨特勁力——“翻浪勁”。其運動過程的基本模型應該是這樣的:後腿坐實、束身存腿、掖胯收臀蓄勢→蹬地以使反作用力上行於腰胯、前腿虛腿進步跨踩→展後胯頂前胯促使重心由後腿快速移動到前腿、頭上領、拔中節、身子向前上方鑽起、以身勁催動上肢向前上發力。在這裡,由於語言的侷限性,表述是分段的,但是真做起來是不能停頓的。

  我們知道,心意六合拳練的是“三關九節勁”,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整勁”或者“混元勁”。“裹、踐、躦”的身法調配正確了,“三關九節勁”便貫通了,所謂的“整勁”或者說“混元勁”也就出來了。

  這一個過程的動作形態猶如海浪撲打礁石一般,形成了一種明顯的起伏弧旋發力的所謂“翻浪勁”。這種勁力巧妙地包含了螺旋、開合、起落、升降、收縱、反側等各種不同要素,在一個動作中同時展現出來,構成了一種極其科學的力量運作方式。這種方式確定了心意六合拳的的外部特徵。所以,過去心意六合拳被稱為“翻浪拳”,蓋由此而來。我們說,“翻浪勁”是心意六合拳的基本特徵,無論你怎麼練,也無論你能練出多少個“真形”,有了“翻浪勁”,你練的就是心意六合拳。如果你根本沒有將“翻浪勁”練上身,那麼你會的動作再多,也不是心意六合拳。

  “翻浪勁”是一種整體勁力,也可以說是一種整合身體各部分運動的整體性動作,所以它是一種身法勁。心意六合拳的身法勁是很有特色的,這種特色在一般拳法體系中很難看見。所以,過去許多門派的拳師都說心意六合拳的身法好,現在看來的確是好,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好,是特色明確,是一“絕”。

  以前,老拳師教拳時總是強調:“不要用手勁,要用上身勁”,那麼如何用上身勁呢?一般拳師未必就知道,所以教的人胡塗,練的人更胡塗,結果大家一味地晃著身子猛發力,無非是蠻練而已,實不足取。如此這般,將先賢智慧練成了蠻俗之法,真是對不起創拳的姬際可老夫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裹、踐、躦”不明也!

  如果我們把話說回來,被世俗拳師誤認為裹拳、踐拳、躦拳的“踩雞步、搖閃把”的拳勢,實際上是先賢為練習“裹、踐、躦”而設計的針對性的練功方法。在這一把拳勢中,我們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裹、踐、躦”的運動方法與過程,長期練習以達到使“裹、踐、躦”在身上動力定型的目的。剛開始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必須反覆練習與體會這把拳勢,所以它有“母拳”之稱,並非過譽與虛妄之言。而且,過去人們說心意六合拳是“打遍天下老雞形”,也並不是說練習了心意六合拳的雞形就可以打遍天下,而是說“踩雞步”的練習包含了“裹、踐、躦”的根本之法,練好了它,才能得到心意六合拳的高深功夫,才能藉此打遍天下。

  當然,過去也有一些並不明確“裹、踐、躦”真義的人,也練出了較深的心意六合拳功夫。這隻能使我們佩服先賢的智慧,因為他們發明了能夠使“裹、踐、躦”定型於人身體的巧妙方法,使那些不明“裹、踐、躦”真義的人由於來練習了歷代拳師一貫相承的某些正確的動作,而無意之間獲得的“裹、踐、躦”正確方法,因此掌握了心意六合拳的真功夫。但是,這些人畢竟是胡塗的,於心意六合拳的拳理是無法貫通的,由於他們理解上的偏差而使心意六合拳逐漸失真,給後人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而且因此註定了他們永遠無法達到一流高手的境界。

  練拳貴在明理,只有真正理解與掌握了正確的拳理,並且使它牢固地定型在自己身上,才能說我們學到了真東西。拳法是否正確,檢驗的標準應該是拳理是否正確,而不是盲目地按老師的要求,這一手應該放哪裡,那一手應該放哪裡……等等等等。我們說“不求形骸似,但求拳理明”,而拳理也有真偽之分。有的人名氣不大,但拳理明確,那他就是一位“明師”。有的人名氣大,但拳理一知半解,充其量不過是“名師”而已。我們追求的是拳術中的真理,而不是誰誰的名氣大、誰誰的資格老。名氣大、資格老大多與拳法修為無關,當然不能代表真理就在他手中。好在現在的武術愛好者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於拳理之良莠真假一般都能判別,留給層次不高的“名師”之流的空間是愈來愈小了。

  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無不知道“裹、踐、躦”乃為心意六合拳法之要義,但是對於“裹、踐、躦”的真實含義,卻沒有多少人明白。有的人練了一輩子的心意六合拳,也沒有了解其義,結果練了一輩子胡塗拳,功夫總也上不去。又有的人由於沒有理解“裹、踐、躦”的真實含義,為了裝點門面,就將“踩雞步”中的三種手法解釋為“裹、踐、躦”,而且進一步指出這是三種拳法,即裹拳、踐拳與躦拳可是古人在拳經裡從來沒有將“裹、踐、躦”與拳法沾邊。這樣一來,前頭的錯誤沒有改正,後頭的錯誤就已經誤人子弟了,其流毒是很深的。

  實際上,所謂“裹、踐、躦”並非是三種拳法,也不是某一個拳術動作,而是貫徹心意六合拳訓練始終的根本原則,更是心意六合拳巨大技擊威力的來源。可以說不懂“裹、踐、躦”三字的含義,就不懂心意六合拳,而將“裹、踐、躦”練成了裹拳、踐拳與躦拳就是曲解了心意六合拳。練習心意六合拳,一上來就必須練習“裹、踐、躦”,而在以後的學習中,又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找到“裹、踐、躦”,理解“裹、踐、躦”與運用“裹、踐、躦”。那麼,到底“裹、踐、躦”的真實含義是什麼?而且如何又能將“裹、踐、躦”練上身呢?下面我來講一講。

  剛才我們說了,“裹、踐、躦”是心意六合拳的原則方法,心意六合拳的獨特力量就從“裹、踐、躦”當中來。既然是原則方法,那麼就必須在每一個動作中都能體現出來,而如果將“裹、踐、躦”理解成了三種特定的拳法,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了。因此,我們說“裹、踐、躦”不是特定的某種拳法動作。

  正確的理解是這樣的:所謂“裹”,實際上包括“束”與“存”兩個部分,“束”指上身的收縮;“存”指下肢的沉蹲。是每一個動作發力前必須的蓄力方法。我們知道,無論哪一種拳法,只要它發力,就一定有一個蓄力的過程,儘管這個過程很短暫,但這是必然的。而蓄力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如何利用地球引力與地面的反作用力的方法,因為這兩種力是我們人類向外發放力量所必須藉助的條件。心意六合拳的先賢充分了解這一原理,並且十分明確地運用這一原理來指導訓練。

  所謂“踐”,就是在“裹”的力量的驅動下向前進步踐踏或者不進步的下踩,以前腳的摩擦力驅使地面的反作用力向上支撐起身體,產生類似於汽車剎車時的瞬間碰撞力。

  所謂“躦”,就是身體向前上方斜向挺身與發力,也就是要求以頭上領之力促使挺頸、拔背、提中節,帶動身體向前上方“躦”起,我方的攻擊勁力也就由後下向前上方向發出。此為“進身”之法。我們說“進身”發力與“近身”發力是不同的,一般人大多混淆。所謂“進身”是身體“躦”起之法,而“近身”不過是接近對手而已。可以說不懂“進身”之法,就不可能獲得心意六合拳打人如“拔草”的效果,更無法理解“打人如親嘴”是什麼意思。

  在一個動作中,“裹、踐、躦”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互為因果,共同作用,產生了心意六合拳的獨特勁力——“翻浪勁”。其運動過程的基本模型應該是這樣的:後腿坐實、束身存腿、掖胯收臀蓄勢→蹬地以使反作用力上行於腰胯、前腿虛腿進步跨踩→展後胯頂前胯促使重心由後腿快速移動到前腿、頭上領、拔中節、身子向前上方鑽起、以身勁催動上肢向前上發力。在這裡,由於語言的侷限性,表述是分段的,但是真做起來是不能停頓的。

  我們知道,心意六合拳練的是“三關九節勁”,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整勁”或者“混元勁”。“裹、踐、躦”的身法調配正確了,“三關九節勁”便貫通了,所謂的“整勁”或者說“混元勁”也就出來了。

  這一個過程的動作形態猶如海浪撲打礁石一般,形成了一種明顯的起伏弧旋發力的所謂“翻浪勁”。這種勁力巧妙地包含了螺旋、開合、起落、升降、收縱、反側等各種不同要素,在一個動作中同時展現出來,構成了一種極其科學的力量運作方式。這種方式確定了心意六合拳的的外部特徵。所以,過去心意六合拳被稱為“翻浪拳”,蓋由此而來。我們說,“翻浪勁”是心意六合拳的基本特徵,無論你怎麼練,也無論你能練出多少個“真形”,有了“翻浪勁”,你練的就是心意六合拳。如果你根本沒有將“翻浪勁”練上身,那麼你會的動作再多,也不是心意六合拳。

  “翻浪勁”是一種整體勁力,也可以說是一種整合身體各部分運動的整體性動作,所以它是一種身法勁。心意六合拳的身法勁是很有特色的,這種特色在一般拳法體系中很難看見。所以,過去許多門派的拳師都說心意六合拳的身法好,現在看來的確是好,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好,是特色明確,是一“絕”。

  以前,老拳師教拳時總是強調:“不要用手勁,要用上身勁”,那麼如何用上身勁呢?一般拳師未必就知道,所以教的人胡塗,練的人更胡塗,結果大家一味地晃著身子猛發力,無非是蠻練而已,實不足取。如此這般,將先賢智慧練成了蠻俗之法,真是對不起創拳的姬際可老夫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裹、踐、躦”不明也!

  如果我們把話說回來,被世俗拳師誤認為裹拳、踐拳、躦拳的“踩雞步、搖閃把”的拳勢,實際上是先賢為練習“裹、踐、躦”而設計的針對性的練功方法。在這一把拳勢中,我們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裹、踐、躦”的運動方法與過程,長期練習以達到使“裹、踐、躦”在身上動力定型的目的。剛開始練習心意六合拳的人,必須反覆練習與體會這把拳勢,所以它有“母拳”之稱,並非過譽與虛妄之言。而且,過去人們說心意六合拳是“打遍天下老雞形”,也並不是說練習了心意六合拳的雞形就可以打遍天下,而是說“踩雞步”的練習包含了“裹、踐、躦”的根本之法,練好了它,才能得到心意六合拳的高深功夫,才能藉此打遍天下。

  當然,過去也有一些並不明確“裹、踐、躦”真義的人,也練出了較深的心意六合拳功夫。這隻能使我們佩服先賢的智慧,因為他們發明了能夠使“裹、踐、躦”定型於人身體的巧妙方法,使那些不明“裹、踐、躦”真義的人由於來練習了歷代拳師一貫相承的某些正確的動作,而無意之間獲得的“裹、踐、躦”正確方法,因此掌握了心意六合拳的真功夫。但是,這些人畢竟是胡塗的,於心意六合拳的拳理是無法貫通的,由於他們理解上的偏差而使心意六合拳逐漸失真,給後人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而且因此註定了他們永遠無法達到一流高手的境界。

  練拳貴在明理,只有真正理解與掌握了正確的拳理,並且使它牢固地定型在自己身上,才能說我們學到了真東西。拳法是否正確,檢驗的標準應該是拳理是否正確,而不是盲目地按老師的要求,這一手應該放哪裡,那一手應該放哪裡……等等等等。我們說“不求形骸似,但求拳理明”,而拳理也有真偽之分。有的人名氣不大,但拳理明確,那他就是一位“明師”。有的人名氣大,但拳理一知半解,充其量不過是“名師”而已。我們追求的是拳術中的真理,而不是誰誰的名氣大、誰誰的資格老。名氣大、資格老大多與拳法修為無關,當然不能代表真理就在他手中。好在現在的武術愛好者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於拳理之良莠真假一般都能判別,留給層次不高的“名師”之流的空間是愈來愈小了。

  心意拳的四個名稱

  心意拳,自古就與太極拳和八卦拳並稱為中國上三門拳法。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形意拳,是一個拳種不同的四個名稱。此拳由山西永濟尊村姬龍峰始祖開創以來,歷經四百六十多年的發展,名稱按序有:神拳、守洞神技、無手拳、守洞塵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名稱。

  無論各種名稱的心意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嚴密的師承關係下,一脈相傳,而形成了同一拳種而不同的風格。看各家的師承圖譜,就可以證明這一觀點。正由於歷代傑出人物和傳承風格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修煉方法,以至產生了不同的名稱。綜上所述,心意拳各種不同名稱,都是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各派傑出人物的習武心得而產生的。

  心意拳的修煉含義

  《心意拳六合譜》內的所謂"守洞",從心意拳的技擊角度來說,"守洞塵技"是"鷹熊競技"而引發出此名稱,所以一般人會單純地認為"守洞"即為"熊守洞"或者"虎守洞"。因為心意拳的形法是"鷹熊鬥智",或者說是從"鷹熊競技"而創造出來的拳術,當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故《拳譜》中有:"山麓精靈熊守洞,兩掌且防鷹熊爭"、"為要提防不勝心,好似猩猩出洞門"、"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出洞入洞勁隨身"等,這就是從心意拳的技擊上來說的。上面已經說過,心意拳術裡熊為顧、為守、為退;鷹為打、為攻、為進,這是心意拳的一般攻守之道和拳義,是心意拳術內涵的一個方面。而心意拳術的另一個方面,或者是說從心意拳術修煉的角度來說,"守洞"則是"閉口扣齒,舌頂上顎"。而實際上,"守洞塵技"是從道家的理、義、法、功、術等修煉方面借鑑過來的,我們不能平淡的、淺顯的去理解心意六合拳"守洞塵技"的高深和玄奧內涵。